軟銀孫正義這個人如何評價?

納蘭談史


關注過馬雲事蹟的朋友,都知道馬雲在發展阿里初期,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的難題。資金的問題極大的阻礙了阿里巴巴的發展,正當馬雲為此發愁之際。突然間的一封邀請信出現在馬雲面前,緊接著故事開始了。這封信的發起者,關注馬雲的朋友或許對他有過耳聞,但關注金融的朋友對他絕對是如雷貫耳。他就是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電子時代大帝"的日本首富:孫正義。他旗下的軟銀公司更是在世界金融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就是這麼一個牛掰的人物,在1999年10月30日給當時默默無聞的馬雲寫信,要見馬雲一面,地點定在北京。馬雲回憶道:"我見孫正義那天,我根本沒穿西裝,就是這麼很隨便的見。因為我心態裡從來沒有想過要錢,我就覺得大家也就是聊聊嘛,然後我就講了五六分鐘。我說我要......做一個事情,是這樣子。"

看完這段話,大家是不是覺得當時的馬雲舉止有點太隨意了。但,就是這麼隨意的舉止,孫正義認認真真的聽著。我們繼續看馬雲的回憶:"孫正義,我覺得他的個有大智慧的人!這個人是我見過這麼多VC,我現在阿里巴巴很多VC在投資我們。"下面這句話是重點!!馬雲"到今天為止,很多VC並不明白我們在做什麼!而這個人在六七分鐘內他就明白了,我想幹什麼。"可見孫正義此人的智慧和眼觀。不過馬雲的心態就現在來看,真的是非常強大,一個人的成功很多時候真的是機遇,但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那再好的機遇也是空談。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孵化的另一獨角獸螞蟻金服也受到了世界的關注,據2018互聯網女皇報告顯示,其市值已超過1500億美元,比百度還高得多,旗下花唄、借唄相信大家都用過,甚至到達主動限制用戶的地步,馬化騰也意識到了這個事情,就上線了微粒貸、“週轉信條”。但是由於微粒貸的硬性條件的限制,很多用戶都去選擇了週轉信條,而他和微粒貸不同的是拋棄了硬性條件,比較符合群眾使用微信的習慣,是非常給力的公眾平臺,主動申請就可以獲得500-30萬不等。它的優點就是放款時間快,只需要10分鐘利息也特別的良心,正常是0.05%,對於需要資金週轉的人非常適合。不過總體來看,在金融金融領域,不管是微信還是京東,跟螞蟻金服都存在很大差距,儘管說螞蟻金服和孫正義無關,但還是能看出他的眼光。

馬雲再回憶起當初自己五六分鐘的自述,這樣說道:"正因為我的心裡的平和,我沒有出於錢和VC去談,我講的是我想做一件什麼樣的事。講完以後,孫正義打斷我,說:你先等一下,你要多少錢?我說我不要錢!但他說你是要錢的,孫正義開始教我怎麼花錢花的快!所以,我跟孫正義的區別,我是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而那哥麼(孫正義)看起來是真不聰明,但他是很聰明的人。真正叫大智慧的!!"當時的孫正義要投資阿里巴巴3000萬美元,但馬雲覺得太多了,只要了2000萬美元的投資。馬雲六分鐘獲得上千萬美元的投資也成為馬雲創業的一段故事。

但每次聽完這段話,心裡對孫正義的感覺真的是智慧(著眼光真毒啊,他的投資不僅是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更多的是對馬雲的投資),高瞻遠矚的孫正義,在很早之前便看到了互聯網這款很少人動嘴的大蛋糕。因為此次的投資阿里巴巴孫正義在之後的阿里登陸美國股市後,個人的財富淨值增長到166億美元,藉此一躍成為日本首富。

不過,孫正義的互聯網傳說在之後的財富劇增後的猛然破碎後也相續破碎了,隨說現在孫正義擁有的財富依舊龐大,但他"互聯網大帝"的稱號早已不再,如今再提起,所知其名著甚少。反觀馬雲,功成名就中國公認的"互聯網電商之父"。


用戶4267337812346


在外界眼裡,他是“下一個巴菲特”、“全球最激進共享出行服務投資者”、“橫掃科技界的冒險家”。然而當離開媒體的種種報道,在身邊人看來,韓裔的身份、極度的自信和賭徒的思維才是孫正義的標籤。

成立軟銀願景基金、投資各式各樣的科技公司,入局滴滴、Uber意圖掌控全球的打車市場,過去一年孫正義動作頻頻。

在外界眼裡,他是“下一個巴菲特”、“全球最激進共享出行服務投資者”、“橫掃科技界的冒險家”、……然而當離開媒體的種種報道,在身邊人看來,韓裔的身份、極度的自信和賭徒的思維才是孫正義的標籤。

《亞洲時報》採訪了孫正義身邊曾經的高管Stanley Chao,解碼真正的孫正義。

Stanley Chao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Kingston Technology的CEO。當時軟銀投資了該公司,Stanley Chao也有了直接接觸孫正義的機會。

(以下為編譯內容)

關鍵詞1:韓裔身份

Chao指出,許多報道並沒有深入研究孫正義的人生經歷,但是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孫正義的世界觀。

重要的一個背景就是孫正義的韓裔身份。孫正義出生於日本九州,他的祖父輩當初從韓國移居至日本,到孫正義正好是第三代。遭受歧視的經歷對孫正義有重要的影響。

Chao告訴記者,這是孫正義心頭的一根刺:“他想要告訴日本人,韓裔日本人可以做成大事,現在成為日本首富也部分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成為首富對孫正義來說並不夠,他還想要在日本、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留下長久的遺產。Chao表示,孫正義想要在這片土地上尋求尊重,這是他背後最大的動力。

報道提到,孫正義的改姓經歷也可以看出這件事的影響。

維基百科提到,由朝鮮移居日本後,為了避免日本人的歧視,孫家改用日本姓氏“安本”,不過孫正義卻在成年後將姓改回了“孫”。

另一方面,孫正義更多的又是一個日本人。

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嘯之後,孫正義以個人名義向災區捐款1.2億美元外,還捐出了他的退休金,超過了包括軟銀在內許多大型日本公司的捐款數字。福島核電站事故後,孫正義投資了風能和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

Chao對記者表示,說到底孫正義更多的還是日本人。“他不會說韓語,對韓國文化了解的不多。說道底還是他一個日本人……他關心這個國家和人,也希望為他們做好事。”

關鍵詞2:極度的自信

孫正義個性中的另一個特點是極度自信。在孫正義看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並不是什麼風險,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Chao對記者回憶了1996年的一次會議,當時孫正義想要收購金士頓科技。在會議中,孫正義只向公司創始人問了一些有關內存和計算機行業的基本問題,沒有盡職調查,沒有律師,就在30分鐘內決定要買下金士頓科技。

自信也讓孫正義全靠自己決定是買入、持有還是賣出。

儘管孫正義在一些訪談中強調他相信自己的團隊,也會向他們諮詢,不過Chao說孫正義從未這麼做過。

Chao告訴記者,孫正義不看報告,也極少諮詢律師,他只是告訴大家 “快點把這筆交易搞定,不惜一切代價”。如果搞不定,那麼他會開除或者只直接說“想辦法”。

對於孫正義的這種交易方式,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Steven Kaplan年初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這種做法能否成功“仍懸而未決”。

不過在Chao的眼中,孫正義已經成功了。孫正義白手起家,即使輸光了所有,他依舊是成功的。

關鍵詞3:缺乏耐心的任務家

Chao向《亞洲時報》的記者表示,和孫正義開會,無論討論的話題有多麼重要,都要迅速。有一次他與孫正義開一個15分鐘的短會,當他闡明自己的觀點後,孫正義只用幾句話就給出了指令。

在Chao看來,孫正義從來不是真正想要知道細節,他只是想知道重要的部分。孫正義通常是看到一個願景,然告訴別人去實現。Chao認為,對收購的那些公司的所有者,孫正義也是這麼做的。

關鍵詞4:對數據的野心

如今,孫正義還想擁有並控制全球的數據。

Chao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孫正義曾經制定過一個“300年商業計劃”。這個計劃的內容關於全球統治,這是最終的超級公司。而孫正義多年來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投資都最終通向這個宏大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