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學生子貢替淪為奴隸的同胞贖身,卻不肯接受補償,孔子為何大罵他?

文史磚家


這裡是逸謙吧唧吧,喜歡我的記得點點關注哦。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

時間:春秋(不是戰國)

地點:魯國

人物:孔子和子貢

事件:子貢贖人

出典:《呂氏春秋·察微》

經過:當時魯王下令:魯國人在外國為奴的,公民可以花錢贖回,到政府報銷。

子貢在外發現了一個淪為奴隸發魯國人,把他贖了回來,回國後卻沒去找政府報銷。孔子並沒有稱讚他,大罵道:“端木賜,這是你的過失。從今往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同胞贖身了。”

這是為什麼呢?端木賜陷入了這樣的怪圈:

我去報銷吧,那麼我的品行人們會質疑;

不報銷吧,那些善良卻沒有錢的人自己白白受到損失,

那麼以後就沒有人會去贖人了,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這樣的迷茫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真的。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孔子並非迂腐頑固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現在就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送還失主丟失的東西要不要收取報酬?

道德有規定,法律不明確。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尖銳了,

一些人,憤憤不平的罵到,

道德淪喪,人心不古!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這些年我們見慣了人情冷暖,原因在於,我們一直認為,道德大於法律!

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東西。

有人見義勇為,救下落水兒童,還沒有上岸,家長就帶著孩子匆匆離去,義無反顧

誰的心瓦涼瓦涼?相必他下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要猶豫一會了,而生命等不起!

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訛詐,法官問道:“不是你撞倒的,你為什麼要扶。”

這時候是誰無語?相必下一次這個人自己撞倒別人也不會扶起來了。

有人拾金不昧卻被失主誣陷,他是小偷,我的東西少了?

是誰該被輿論指責?想必他拾金該昧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正在發生的事,

拾金不昧固然是傳統美德,但是既然是道德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嚴格遵守,

這些天我發現一些人鼓吹,嚴嵩,秦檜,有人說這是洗白,

我覺得倒不如說,那些虛偽的“正派”讓人反感了,反倒是惡人更坦率赤誠。

在道德和利益面前,一味的偏向道德只能讓,不說了。

我記得一個段子是這樣的:

有人撿到一部手機,本想尋找失主,這時候失主打來電話不由分說的罵了起來,

“你這個賊還敢接電話,趕緊還我手機。告訴你我已經報警了,手機定位已經開啟,

你跑步了的,希望你有點自知之明。”

這人怒了,好,好,你有定位是吧,這人把蘋果手機掛在氫氣球上,飛上天了。

讓你定位去吧!

有一個教授這樣說過,“一些人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因為,無論是把整體道德水準無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為“公德”,都很容易釀成同一種結局,那就是讓提升道德水平成為一件尷尬事,令普通民眾聞“道德”二字而色變,進而遠離“道德”,最終反而使整體道德水平大滑坡,實在是得不償失。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

希望世界越來越好吧。


逸謙吧唧吧



此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察微》:魯國有法,魯人在外國,將本國奴隸贖回後。可以到國庫報賬。當時一個奴隸的價格,等於五張羊皮。子貢是大商人。時間就是金錢。他去報賬花費的時間。大於五張羊皮。商賈趨利,子貢當然懶得去報賬。

孔子卻大罵子貢:子貢此舉,以後再也不會有魯人贖回奴隸了。

孔子認為,本國人贖回在外奴隸後。會得到政府和百姓讚頌。再到國庫報銷。財產也不會有損失。

子貢之舉,是對他人的道德綁架。人們做了好事。贖回了奴隸,到國庫報銷後。別人就會把他與子貢對比。說他道德不如子貢。

做了好事,財產受損失,還受批評。以後就沒人再贖回奴隸了。

此故事,說明孔子洞察人性、務實、接地氣。只有做了好事,受讚頌得到好處。人們才會爭相做好事。

此故事後,還有一個故事做對比。子路救了一個溺水之人,其家人萬分感激。送給子路一頭牛。這可是一筆鉅額財產。孔子得知此事後,大讚子路——救人做好事,就要得到回報。將來會越來越多的人見義勇為。

這兩側故事說明,孔子不搞道德綁架。洞察人性。這才是大智慧。

附錄: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己,無私奉獻。儒家的道德是中中,因為孔子洞察人性——人是自私的。墨家的道德規範,必然導致道德淪喪,泯滅人性。最終麻木不仁。過猶不及,此之謂也!


楊朱學派


作為道德典範,做了好事後不要報酬,博得的是自己的美名。

但世人皆有私心。在你的道德典範案例中,大家感覺到做了好事吃虧,雖然嘴上不說,心裡是抗拒的。

就像我本人,坐公交車必坐後排。因為我既不想讓座,累嘛!又覺得應該讓座,因為這是社會公德。於是我選擇坐後排。老人都鬼精,不願走到公交尾,只會在車中間等讓座。於是,我既有位坐,也不必背上不讓座的負面評價,也不會覺得自己沒守公德。

估計很多人都有類似的行為選擇~一些政府正面導向的事情,聽上去是正義,如見義勇為路遇劫匪要幫忙。但誰家媽媽在家不會告訴子女少管閒事?

孔子這樣教學生,就是要學生別做太高大上的道德示範,否則會逼大眾口頭上支持,行為上回避的。倒不如做了好有好報,更能鼓勵大家效妨。

所以可以見得,儒家不是虛偽的道德婊,更注重社會的道德風氣引導手段。


雲出無心David


為奴隸贖身不接受補償本來是件好事,但是為什麼被孔子批評呢?



做好事不求回報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不求回報引發的不良後果,為什麼呢?



因為你做了好事,不求回報,別人會誇讚你的無私奉獻,但是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是自私的,沒有誰願意做無償的事。子貢不求回報,別人如果要回報的話就會被批評,這樣以後誰還會贖回奴隸呢?誰還會做好事呢?



因此,子貢看似很好的作為,卻斷了其他人做好事的路,受到孔子批評。


津城沐雨


做好事不求回報雖然是社會公認的美德,但這種美德卻要限定在個人“私德”範圍內,若要求人人都能如此、都應如此,反而會讓有心做好事的人望而卻步。其實這觀點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有人提出,而提出者正是孔子。這件事,還要從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做的一件大好事說起。



子貢本名端木賜,是春秋末年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子貢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同時又名列“孔門十哲”之中,是孔子最為器重的核心弟子之一。作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子貢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不僅書讀得好,而且還縱橫政壇、商場、外交界,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做得風生水起,屬於全能型人才。不過,孔子貌似並不太喜歡子貢,總是有意無意的打擊他、挖苦他,總讓他下不來臺。


其實,這只是孔子幫助學生成長的另類方式而已,為的是不讓“全能”的子貢憑藉自己的超人能力就自得自滿。當然,這也是有點多慮了,因為《論語》上講得很明白,子貢其實是一個謙虛厚道的人,很會處理與老師和同門之間的關係,孔子之所以能在周遊列國時屢屢免於困厄並最終成功回國,全都是子貢的功勞。



總之,子貢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奇才,不僅能力超群、待人厚道,而且還不居功自傲、“翹尾巴”,綜合素質非常好。然而有一點卻讓子貢多次遭到老師的批評,那就是他做好事時往往不考慮後果(沒錯,是做好事而非壞事),每每給常人制造難以解決的道德困境,往往會使好事有變為壞事的趨勢,其中“子貢贖人”便是典型案例。


在當時,魯國人被販賣到他國做奴隸的現象比較普遍,所以執政者為解決此問題,便頒佈了一條法令,規定但凡有人把淪為他國奴隸的同胞贖買回來,便可以到國庫中去報銷相關的費用,一時間有不少的同胞被解救回來。某次,子貢在他國出使時恰巧也看到一名淪為奴隸的同胞,便將他贖買後帶回國,但卻拒絕到國庫領取相關的費用。



子貢這樣做,無非是覺得自己家境殷實,贖金數量微不足道,不值得去國庫報銷,況且做好事要國家補償,便失去做好事的初心。可孔子聽說此事後,非但沒有誇獎他,反而劈頭蓋臉地狠批他一通。子貢覺得很委屈,便向老師詢問自己哪裡做錯了,孔子長嘆一聲,然後才娓娓道出其中的原因。


孔子說:“你這樣做固然是高尚之舉,但從今之後,恐怕再不會有人願意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想想看,替同胞贖身,然後到國庫報銷,則人人都樂於做好事且不會背上經濟負擔;可你替人贖身卻拒絕國家補償,那麼他人再做這等善事時,便會揹負道德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若覺得無力承擔,那麼他們就算是看到有同胞淪為奴隸,也不會再替他們贖身了。”子貢聽後,心中既慚愧又後悔。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見《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


其實,孔子的憂慮並不僅僅限於贖人不取償這種現象,而是認為若類似的情況一再發生,執政者很可能會對此大肆嘉獎、宣傳,乃至進行全國推廣,呼籲國民學習“先進”,自覺提高個人道德水平。然而這現象貌似能提升國民的整體道德水平和公德心,但其實卻藏有很大的隱患。



因為,無論是把整體道德水準無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為“公德”,都很容易釀成同一種結局,那就是讓提升道德水平成為一件尷尬事,令普通民眾聞“道德”二字而色變,進而遠離“道德”,最終反而使整體道德水平大滑坡,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道德經》上曾說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可謂一語中的!


史料來源:《呂氏春秋》、《論語》、《史記》


文史磚家


好玩的國學來回答這個問題。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人間的智者,他考慮的是人間的哲學人間的智慧和倫理的問題,而不是一人一言的事情。所以,對於子貢做的好事,孔子不僅不表揚,還嚴厲地批評了他,究其原因,就是孔子認為,一種美德和行為,必須可以在社會上推廣開來,讓人人都以做好事為榮,並可以在做好事中獲得榮譽和利益。

子貢作為一個排名古代福布斯財富榜首位的大富豪,錢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他替魯國贖回奴隸,並且不要國家的錢,這固然體現了他的博愛胸懷,但那是子貢自己做好事,這樣的事情,普通人是學不來的,普通人也沒有那麼多錢,所以,這種情況,在社會上無法推廣。

相反,子路救了人,收了人家一頭牛,孔子就表揚了他。因為,幫別人做好事,收取一定的報酬,這樣可以在全社會推廣好事。

這就是孔子考慮的,大境界。


好玩的國學


提問者直接說“怕了道德綁架”和“聖母婊”就是了。哈哈😄

當時,贖回奴隸,是國家出資。似乎,誰在“外國”買回一個淪為奴隸的人,國家給報銷的。

(我竟猜想:是不是剛發生什麼戰爭之類的,國家為挽回人口而“搞活動”?只是胡亂猜哈)

贖回同胞,國家出錢,自己僅僅舉手之勞。一般人是樂意的。

可是,“榜樣”一出來,“標杆”一樹,就不是恁回事了。一面是領過贖金的人們私下裡對自貢的不滿。(人心古今同)一面是對再領贖金的人不免進行比較。於是,大家按子貢的做法要求別人。大家贖回奴隸的熱情迅速下降。

對國家,不好。對子貢自己,大家不願贖奴隸,因自己而起,也不好。


莘縣村民


人孔子已經把理由說得很清楚明白,很精準很要害——以後不會有人再做這出力不討好的事了。這還問啥呢?

但是這些又往“人性本惡”上扯的,是不是就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好吧。

話說子路接受一頭牛的報答,就是自私?就是惡?這誰這麼道德啊?人贈者贈的誠懇,受者受得坦蕩,這頭牛成為了雙方的交流楔子,雙方開啟了後續的長遠友誼,你們把這,稱為“自私”?你們平常說的“自私”,都是這種作用效果?

如果這就是自私,那損人利己性質的自私得咋算?把這兩種性質的行為歸為一類,是不是對雙方都不太公平?

這邏輯是不是說,收受就是自私,只有絕對的只施不受才是不自私?嘖嘖嘖,這道德高地是高出天際了。你們的眼神,也就能看到那頭牛了,是吧?你們的度量標準,是不是隻有那點“眼前利益”?

這世上只有能夠循環往復的系統才是自洽自穩的,只施不受與只受不施都是不可能長遠的。所以華夏才有陰陽平衡,儒家才有禮尚往來。

話說有個答案說墨子取乎上,孔子取乎中。這無私是上,自私是中,那什麼是下?二元世界會有個“中”麼?

最後,這子路也是自私,這子路的自私顯然是正大光明的,那是不是說同屬自私的損人利己也成了正大光明瞭?你們是不是因此就能夠“自私得理直氣壯”了?畢竟,子路也拿人一頭牛麼,是吧?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之謂也。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長風浩蕩


孔子做為老師,這樣教育弟子,也是在告訴他她們做好事得到回報,是應該的。我們不必推辭便是了。當然瞭如果沒有給予回報我們也不必刻求。一切隨緣便好。


吳振革


給人洗腦的時候說 君子重義輕利,涉及到自己就都說了實話。說明孔老二還是有點鄉情。所以不要被表面光鮮的謊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