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記者 | 董怡虹 卞英豪 汪鵬翀

進博會,海內外賓客齊聚上海,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吃喝玩樂哪裡去?嘗過了上海美食,遊遍了大街小巷,大家又會帶些什麼特產回到自己家鄉?

東方網•縱相新聞今天推出“滬遊好感”系列報道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我們來聊聊“買”,上海能否令老外開啟“剁手”模式。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提起上海,大家一定會想到“繁華”二字。夜色中閃亮的霓虹燈,鱗次櫛比的商鋪。

從開埠伊始,這兒就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無論時代變遷、興衰起伏,商業始終是上海的招牌之一。

今天,就請大家跟著我們的鏡頭,去瞧一瞧老外給上海的商業打幾分,什麼東西成了他們眼中的“緊俏貨”。

1

“上海讓我老婆買得停不下來”

自“霞飛路”誕生之日起,一百多年的淮海路始終是高端時尚的代名詞。

從黃陂南路到陝西南路一帶的高檔商品消費區,成就了淮海路放之世界也毫不遜色的商業氛圍。

上海廣場、香港廣場、中環廣場、巴黎春天、百盛、K11等等等等,數不盡的去處,看得見的熱鬧。

在黃陂南路地鐵站口,我們偶遇了剛從國家會展中心來此的本(Ben)。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本(Ben)

“這次我全家都來了,上午剛在展臺忙完。”來自新西蘭的本就職於當地的生鮮公司,他指著身上的公司標誌說,

“上海吃的東西太棒,我也想把新西蘭的大蘋果推薦給大家。”

提到購物,這可把本樂壞了。

“我老婆來了兩天,買得停不下來,還有就是帶著三個孩子到處逛。在上海購物太棒了!”

本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自己上午忙完進博會,下午去陪老婆“買買買”

記者看到,不少外國友人都自備專業相機,在街上走走停停,邊逛邊拍。熱衷定格美景的他們會不會無心購物?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史蒂夫(Steve)

從英國遠道而來的史蒂夫(Steve)對上海的地標如數家珍:

“黃浦江邊一定要去,外白渡橋、東方明珠、南京路步行街我都拍了個遍!”

而關於買了啥,史蒂夫表示暫時還沒,這是為什麼?

“我住在肯特郡,那裡離倫敦很近,中國貨其實不用特意在上海買,因為平時在家鄉能買到許多‘中國製造’,日常就已離不開中國貨啦。”

不過,史蒂夫還是打算買些小禮物帶回去給家人,“我在上海看到一些特色的小飾品,可以買回去給孩子。”

來往熙攘之間,夜幕悄然降臨,各大商場亮起彩燈,專賣店內人頭攢動,雖然天黑了,不過“夜上海”的魅力才剛剛顯現。

2

老外偏愛的特色產品,你猜得到嗎?

採訪中,記者碰到了不少老外,在他們的必買清單中,華為手機成了一個高頻詞。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大衛(David)

作為商務人士,擁有一款適合自己的手機必不可少。大衛(David)來自愛爾蘭,在中國待了三年的他一直用華為手機。

“這就是我的華為手機,”只見大衛用夾子把屏幕和機身固定在一起,儘管用了很久但他仍不想換,

“別看用成這樣,功能全都正常使用,產品質量我很滿意。”

像大衛一樣的忠實擁簇絕不是少數。這不,走到淮海中路上的華為專賣店,有兩位剛從裡面出來的外國友人就買到了心儀的手機。

“在裡面選了很久,還是買最新的mate20,”文森特(Vincent)給記者介紹起國外的行情,

“我來自瑞士,你不知道嗎?在歐洲,華為一出新款就賣斷貨了,有點像蘋果手機過去的勢頭。”

其實從淮海路商圈出發,步行就可以去到新天地和田子坊,這兩處都是集“吃玩買”於一體的城市地標。

愛逛的外國年輕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兩個好去處。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安德里亞(Andrea)和卡梅拉(Carmella)

在田子坊,從法國陪家人來上海的安德里亞(Andrea)和卡梅拉(Carmella)正享受著漫步於弄堂中的甜蜜時光。

“我的姐夫來參加CIIE(進博會英文簡稱),所以就一起來了,”對於自己無法進會場參觀,卡梅拉有些遺憾,但每天還會關注進博會動態。

當然,吃喝玩樂並沒有令這對情侶失望。

“我和姐姐一起買了許多的中國綠茶,因為在全世界中國的茶葉都很有名。”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米婭(Miya)

而來自瑞典的米婭(Miya)一口氣把上海誇了個遍,“OH!上海簡直太棒了!地鐵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那什麼東西令這位美麗的姑娘愛不釋手,想要擁有呢?

“你看就是這個,fan(扇子),fan(扇子)!”

米婭邊說邊用手比劃,在她看來,製作精緻的香扇是女生的心頭好。

3

服務到位令人逛得開心,買得舒心

正如米婭所言,上海的地鐵,上海的設施,上海的服務令每一位到此的外國友人賓至如歸。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保羅(Paul)一行人

提著大包小包的保羅(Paul)一行人準備結束上海的行程回加拿大。

“進博會很順利,我們昨天簽約完成,今天買了一些特產準備帶回去。”

保羅口中的“一些特產”就是他們人手一袋的茅臺酒。

“很喜歡這個酒,特別香。”不過眼看時間已經晚上9點,這麼晚出發不會耽誤行程嗎?保羅哈哈一笑,“不會的,進博會期間酒店有班車往返機場,十分方便!”

除了方便的交通,上海的開放與熱情也令外國友人動容。

“在上海買東西真的方便,你看這些商場,蘋果,卡地亞,阿瑪尼,國際品牌樣樣俱全,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

上海服務+中國製造,外國人在這裡也忍不住“剁手”

邁克爾(Michael)

邁克爾(Michael)拿上海與故鄉美國紐約比較:

“上海的人們真的很熱情,很友善,服務很到位,也不需要很多小費!”

在和記者握手致意後,邁克爾頗有感觸,

“你看,上海走到哪裡都彬彬有禮,剛才向別人問路,對方也主動和我握手。”

四方商客雲集,上海因商而興。如果外國友人來上海,你會推薦他買些什麼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至此,東方網•縱相新聞滬遊好感系列告一段落。今年的進博會即將結束,但上海的熱情不散,海納百川的氣勢永在。

在2050年,上海要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這樣的城市離不開在這裡的你我,離不開將要來這裡的大家。歡迎外國友人再來,我們相約明年此時,

Welcome to Shanghai Again!

英語:WELCOME TO SHANGHAI AGAIN !

韓語:상하이에 또 오세요 !

日語:また上海へようこそ!

德語:Willkommen nach Shanghai wieder!

法語:Bienvenue à shanghai!

意大利語:Benvenuto di nuovo a Shanghai!

俄語: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в Шанхай еще раз!

西語:¡Bienvenida a Shanghai!

製圖:劉嘉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