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陽明《心學》教我們驅除“心賊”,讓每一天都充滿陽光

國學智慧:陽明《心學》教我們驅除“心賊”,讓每一天都充滿陽光

王陽明在贛南剿匪時,在發動總攻之前,給他的弟子薛侃寫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話這樣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這句話反應了當時陽明先生複雜的心情。

王陽明對剿滅山中的土匪已經胸有成竹。這些良知被慾望矇蔽太久的山賊,他們的內心世界,一舉一動,都在先生的掌握之中。對付他們,對先生來說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但先生此時已經是悟道的聖人,聖人對天地萬物都有一顆仁慈的心,山賊雖然作惡多端,但也是人,先生不想輕易的放棄他們。因此,先生想用《心學》來挽救他們被遮蔽的良知,使他們的良心發現,重新做人。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賊寇,我們每個凡夫俗子,內心的良知都或多或少被私慾矇蔽。

良知就像天上的太陽,私慾就像天上的烏雲,私慾越重,太陽的光被遮蔽的就越多。當私慾的烏雲完全遮住了良知的光,那麼這個人的內心世界就是極度陰暗的。相反,當良知完全呈現的時候,這個人的內心就是無比光明的,他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

大部分人的良知是在遮蔽和呈現之間徘徊。此時表現的狀態就是雙重人格。一會善,一會惡。善念、惡念常常在內心中會起衝突,此時的內心是糾結的,就像一場戰爭。如果你的良知取得了勝利,此時你就是聖,如果你的私慾佔了上風,此時你就是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要想真正“破心中賊”,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格物”。"格物"就像去除花園中的雜草一樣,把遮蔽在內心上的私慾一一去除。但這非常不容易,需要極強的意志力和決心,陽明先生把這個過程叫“事上磨”。事上磨,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都會半途而廢,一般人的良知被遮蔽的較淺,比較容易格掉,而這些山賊的良知已經被私慾遮蔽太久、太深了。因此,會非常難以格除。想到這些,陽明先生才發出這樣的感慨:“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若樸論道”,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