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鴻詞第一,詩賦溫泉龍氣

彭孫遹,浙江海鹽武原鎮人,生於明崇禎四年,卒於清康熙三十九年(1631—1700)。清初官員、詞人,字駿孫,號羨門。據《大清一統志》、《浙江通志》等書記載,彭孫遹(yù)少年穎悟,曾經步行到蕭寺,當時寺中僧人剛剛製成一盞琉璃長明燈,請彭孫為此事作賦,僧人退下煮茶以招待客人。茶水未開,而賦文已經寫成,其文思敏捷如此。順治十六年中進士,授官為中書舍人。

博學鴻詞第一,詩賦溫泉龍氣

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奏銷案”落職。

順治十八年,為打擊江南士族勢力,清朝廷製造了江南奏銷案。奏銷案是發生於江南地區的政治事件,其公開理由是追比人們以前欠下的錢糧,實質是藉此來打擊反對清政府的官員和讀書人,尤其是江南士人。順治十六年規定江南縉紳拖欠錢糧者,必須要予以嚴懲。順治十八年,朝廷嚴催,江寧巡撫朱國治造欠冊清查。六月三日,僅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的進士、舉人、貢監生員就有13517人,以抗糧的罪名被黜革,其中葉芳藹只欠一文錢,就被裭奪探花,以至有“探花不值一文錢”的說法。當時的江南名士徐元文、韓炎、汪琬、秦松齡等都被處罰,並且有不少都是冤假錯案。彭孫遹也因江南奏銷案而被落職。

康熙十八年(1679),召試博學鴻詞,在當時參試的人員之中,施閏章本來名列第一,但是因其所作的《省耕詩》中,誤將“旗”字書寫為“旂”字,被康熙帝下詔,降為二等。彭孫遹名次由二等升為一等,奪冠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編修。自此以後,彭孫遹文章聲價頓時暴漲,以至於一時洛陽紙貴。詩以五、七言律為長。著有《柏悅堂集》、《南淮集》、《香奩倡和集》、《金粟詞》、《延露詞》等,流傳於世間。四庫全書編者稱:彭孫遹“才富學贍,詞采清華,館閣諸作,尤為偉麗,其獨邀睿賞,領袖群儒,信非偶然幸致矣!”

博學鴻詞第一,詩賦溫泉龍氣

國子監前門的學童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充會試同考官。二十四年(1685),遷國子司業,旋授翰林院侍讀,進侍講學士。二十七年(1688),特簡內閣學士,教習庶吉士,充《政治典訓》、《平定三逆方略》兩館總裁,又充任國史館總裁。三十年(1691),為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彭孫遹選拔官吏,杜絕請託。充經筵講官,敷陳明暢。因明史久未修成,特命為《明史》總裁。賜專敕,與元老同。康熙三十六年(1697)告老還鄉,康熙賜其居“松桂堂”匾額,遂以名其詩文集。

彭孫遹作有《溫泉賦》和《湯泉》詩,雖然其寫作時間不詳,但是此詩、此賦是為遵化湯泉而作則是確切無疑的。其《湯泉》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榮光似鏡環辰極,王氣如龍拱孝陵。自是醴泉非愛寶,源從天漢發休徵。”從詩中所描述的內容來看,可以證明這些都是為遵化湯泉所作。

博學鴻詞第一,詩賦溫泉龍氣

清孝陵石像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