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毒品产地:金三角的前世今生

世界三大毒品产地:金三角的前世今生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该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帮、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海洛因类毒品产地,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鸦片2650吨至2800吨,年产海洛因约200吨左右。 一种相对公认的说法是金三角是全球20%鸦片的供应源头,而每年经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却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两年的消费量。

而这最大毒品产地的兴起源于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

19世纪英国人最先将鸦片带到亚洲的,然后西方其他国家随之而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先将鸦片带到金三角,但是真正令金三角毒品泛滥,让那里的原住民以种植罂粟为主业的,并不是英国人。

一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毒枭英国迫于国际舆论,贩毒行为有所收敛,包括美国也土耳其收缩了罂粟的种植面积。后来没过几年,法越战争打响了。越南这个国家其实就是一条海岸线,从河内市到胡志明市,整个国家地图基本就是沿着海边过的。它的东南是大海,西北与老挝、柬埔寨接壤,延绵不绝的山地。法国要打这样的国家进攻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攻下来守住却很难,山地太多非常适合本地人反抗打游击战。

法国当时也面临这样的窘境,但是他们很快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法国人找到了居住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原住民。那时,当地原住民没有什么国籍概念,金三角周边国家也没有正式测定边界。在法国人策划下,当地人开始种植罂粟,并且鸦片收获时,由法国人全面收购。但是有一个条件,原住民必须从军事上帮助法国攻击越南游击队。在利益的诱惑下,当地人同意了法国人的条件。

世界三大毒品产地:金三角的前世今生

由此,金三角大规模种植毒品的序幕作为法越战争的附属品被拉开。

随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法越战争接连爆发。金三角作为战争的陪衬,其罂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金三角之所以能够为20世纪世界最大毒源地,以至于当时全世界75%的毒品源头,这与美国也脱不了干系。

英国人撤出缅甸后,缅甸刚刚独立,由美国等支持的南越,与北越爆发战争。越南再一次陷入战火,而美国在南越,采取了和法国当初一样的战术,就是联合当地的酋长,对抗北越。但是要想得到山区部落的支持,就必须要与他们达成鸦片收购协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地区在20世纪出现了许多极富盛名的大毒枭,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例如坤沙、罗星汉、彭家声等。这些毒枭为了生产和贩卖毒品,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泰国等中央政府抗衡。

曾经缅甸境内产毒最多的几个地方势力是:第一特区果敢、第二特区佤邦等,这些地方其实为当地军阀势力所把持,但依然臣服于缅甸中央军政府,有很大的自治权利,也为自身供应和贩卖毒品提供了便利。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

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世界三大毒品产地:金三角的前世今生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直到2005年,金三角有关各方才宣布停止罂粟种植,大规模转型生产米、蔬菜和甘蔗。2006年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测量,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面积约20万亩左右。“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已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