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挖的蝦池稻稈要怎麼處理?

用戶1482485611923


新挖的蝦池稻杆怎麼處理

看意思這是將稻田改造成了準備養小龍蝦的蝦稻田了。如果是這樣的,清水塘有以下建議:

一是要先把稻草曬乾。稻草不要運出稻田,可以用來還田的。在曬稻草的時候,稻田裡肯定是要把水放乾的,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利用太陽光來殺菌。特別是稻田裡面的青苔,可以利用曬稻草的時機大量的殺滅掉,以避免往後青苔大量繁殖。


二是稻草曬枯後要放水進田。這裡主要有兩個事情要做,一是要用生石灰消毒,二是要用水浸泡稻草讓它分解。

生石灰消毒每畝用100公斤的樣子,既殺菌又殺青苔孢子。進水深度以淹沒稻梗即可,進水後3-5天時間水體顏色會變黑,如果水源條件好可以通過換水把黑水排出去。不過,對於新挖的稻田建議最好不要排水出去,可以使用芽孢菌來調理水體,這樣稻田裡的營養成分就不會外流。


三是要對水體進行解毒。由於稻田使用過不少的農藥等,養殖小龍蝦前一定要對蝦稻田解毒一次,可以使用碧水安來進行解毒處理。

所以,對於新挖的稻田用作蝦稻養殖,田裡的稻草不需運出,通過曬乾後浸泡可以用來肥田肥水。同時要注意做好解毒處理。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新挖的蝦池稻稈要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目前有點爭議,有的認為可以用來還田,有的認為會汙染水源,建議清理掉。


下面說下個人的意見,我認為能夠清理掉的情況下,應儘量將稻梗清理掉,因為稻梗稻草是引起蝦田紅黑水的元兇。如果不能夠清理出下,用來還田的話,必須用茅孢桿菌,對稻草進行分化、降解,以防明年四月份高溫天氣出現紅、黑水的發生。

稻梗稻稈在蝦田中是有一定的肥.水和保溫效果,但是稻梗稻稈腐爛,會消耗水中的溶氧,並且會滋生大量細菌,如果小龍蝦幼蝦長期接觸這樣的環境,很容易患病。所以留有稻梗稻稈的田,必須多消毒,並用藥物降解,才有可能維護好一個好的養殖環境。

如果將稻梗稻稈全部清理出去,就不會留下這樣的隱患,而且也比較安心,只要認真用生石灰消好毒,並且肥好水,防止田間的青苔爆發就行。

總之,清不清理全憑個人意見。我的意見是,能清理的儘量清除掉,趁現在曬乾了,清理起來比較簡單。而一旦等蝦田出現紅、黑水,就只能採取補救性措施了,對小龍蝦的生長不利。

本文僅代表作者斤人觀點,大家還有什麼好方法,請在下方留言、評論,一起交流。


壞男人2576


您是準備養殖小龍蝦?要是養小龍蝦的話,如果之前是種水稻的改為蝦塘的話,塘裡的稻杆可不用管它,直接加水就可以了,過一個月左右放蝦種下去,但這種操作方式僅適合比較粗放的養殖模式。

如果您準備精養,可在加水後撒些芽孢桿菌,讓其發酵分解;也可以將其堆放在塘的幾角落,加芽孢桿菌後慢慢發酵分解。

不管您釆用何種操作,在放蝦之前一定要先測試下水質,尤其是氨氮和PH值,確認沒事後才能放蝦進去。

以上為踏火個人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水產、水族類的經驗分享敬請觀注踏火逍遙號,謝謝!





踏火逍遙


稻蝦共作模式是這幾年各地方主力推薦的三農產業之一,在既滿足人們口糧的基礎上,還能為農民創造出更大的收益,使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那麼,新挖的蝦池稻杆要怎麼處理?

根據本題主的提問方式,基本可以鎖定本題主是今年才開始搞稻蝦共作的。新挖的蝦池,其底質不存在淤泥,因此,在改底上面要比老蝦池方便得多。只是新挖的蝦池,其上水後蝦池裡的水體比較瘦,這時就要注意肥水了。

對於新挖的蝦池裡的稻杆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養殖戶可以將稻田裡稻杆全部清理出田,然後搭配其它生物肥進行自然發酵腐熟,最後將其撒在蝦池中進行肥水。但是,在農村裡,依然還有農民焚燒稻杆,直接將草木灰作為底肥施加在蝦池中。但是,這種做法隨著農民禁止燃燒秸稈的力度越來越大也隨之變得困難了。

所以,對於新開挖的蝦池,通常情況下,將稻杆留一部分在田裡,然後上水後,隨著稻杆在水中的時間延長,稻杆就會自然的腐爛在蝦池中,從而為蝦池提供肥力。但是,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風險,那就是上水幾天後,蝦池裡的水質會變黑,散發出一股刺鼻的味道,而且,為了防止其它有害藻類的生長,農民可以用枯草芽胞桿菌進行淨化水質,讓它去分解有機質,從而改善水體。


凡農深一度


小龍蝦養殖中利用基本農田改造的蝦池會面臨水稻秸稈處理問題,尤其在每年10-11月份或之後水稻收割完畢利用稻田進行新建的小龍蝦養殖池塘。


新挖蝦池的稻稈處理法

這需要針對不同養殖模式進行處理,主要看新建設池塘用來進行蝦稻養殖還是池塘精養。


一.池塘精養;

如果新建設蝦池用來池塘精養,不用來種植水稻,可以採取在池塘建設前或者池塘建設好放水之前對稻田進行翻耕處理,將稻茬全部埋在泥土裡。待養殖池塘上水後,利用自然環境中的菌種對秸稈進行慢慢分解,同時配合使用底改產品、消毒等方法,加速秸稈腐爛、分解。並利用水質置換、水體改良製劑等改善養殖池塘水體,確保腐爛的稻茬不會對水體產生影響。日常管理中注重水體改善與維護即可。


二.蝦稻混養;

如果是蝦稻混養模式,可以選擇對秸稈不做任何處理。直接在池塘建設完成後直接上水,利用水體中菌種對秸稈進行分解。秸稈分解過程會導致養殖水體發黑、發臭等問題。此時由於環境溫度較低,不會對小龍蝦養殖產生影響,但也不可放鬆警惕,需要加強水體置換,並利用底改類產品加速秸稈分解、腐爛。


無論什麼模式,都確保在小龍蝦養殖池塘栽種水草,水草也有助於水體淨化,可以有效吸收及分解因秸稈腐敗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利用稻田改造小龍蝦養殖池塘,池塘中有秸稈存在,新手養殖戶也不需要擔心,利用自然腐敗,多注重水體置換即可。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灣塘谷


稻杆就放在池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