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状态,目标PB,拼出自己马拉松最好成绩

跑马的人按追求成绩与否分两类,一类对结果非常看重,比赛很认真,不断追求好成绩 ,一类是健身快乐跑,甚至都没想过要跑马拉松,跑着跑着被跑友“诓骗”,才开始马拉松。

前一类人,跑一次马拉松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PB(personal best)。如果是首次跑马拉松,最终能完赛,无论快慢,都创造了自己的PB。

调整状态,目标PB,拼出自己马拉松最好成绩

我2004年跑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前半程使劲跑,后面自然跑崩,走走停停,最后4小时07分完赛,算是自己的一个PB。第二年3小时37分,还是PB,训练方面并没有改进,能力也和首马差不多,仅是稍微有了第一次跑马的经验,当然后半程也是走走停停,跑完再次瘸着走路。

基本上,跑马的人,认真跑过几次马拉松后,再想PB,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永远划上句号。业余马拉松跑者大部分都是成年工作后才开始跑马拉松,年龄逐年在增加,肌肉、激素、骨骼各方面都在自然退化,要不断取得PB,本身就难。不过正因为难,一旦达成,更振奋人心。

调整状态,目标PB,拼出自己马拉松最好成绩

取得一次PB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

1、训练有素。马拉松和短距离跑步不一样,短距离跑步就算平时没有训练,凭天生的爆发力也能完成,跑完不过是屁股疼、大腿酸,或个别跑到呕吐的反应。马拉松则离不开长时间的训练,要PB,需要更认真训练,堆积跑量是基础,还要讲究训练技巧,用更多方法比如核心训练来进阶水平。

2、赛前良好的身体调整。有人一到大赛就吃不好,睡不着,休息不好,这样的状态很难发挥实力。睡眠是世界级的难题,这个没人有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基本就是要放得下,平常心对待,说的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3、敢拼。有选手比赛过程中有比较多的顾虑,毕竟全程马拉松距离很长,需要防范各种风险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担心越多,越难跑好。我的经验是比赛前30分钟提前进入状态,热身,活络筋骨,评估身体状态,大脑里再过一次比赛中如何跑。一旦比赛开始,专注于跑步,前几公里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后程想办法激励自己,努力不要掉速,拼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调整状态,目标PB,拼出自己马拉松最好成绩

对业余跑者来说,PB容易的地方就在于业余,运动成绩起步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相对专业选手的优势。PB,成为跑马者生活中通过努力可以有希望能实现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