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急救包在抗擊颱風中的應急救援作用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颱風多發季節,容易出現暴雨、山體滑坡、泥石流、房屋倒塌等現象,引發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專業開發安全急救方案的上海備優安全防範科技有限公司的周立安全師認為,在臺風多發地區,應提前做好應急預案,並配備地震急救包等救援工具。在房屋倒塌、泥石流來襲之後,受災人員可用“POLOPA地震急救包”,開展快速自救和互救,減少颱風對人員的傷害,提高逃生幾率。

颱風的英文名為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的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稱為颶風或其他在地近義字。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分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臺及香港天文臺稱呼的強颱風、超強颱風,臺灣中央氣象局的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強颱風往往會引發特大暴雨、山體滑坡、泥石流、房屋倒塌等災害。

山體滑坡是一種嚴重的地質災害。引發山體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海嘯、風暴潮和融雪、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對斜坡坡腳的不斷沖刷;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如開挖坡腳、坡體上部堆載、爆破、水庫蓄(洩)水、礦山開採等都會誘發滑坡。

山體滑坡也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是山區常見的一種地質災害,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

發生山體滑坡後,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採用應急救援裝備,開展現場救援,以減少人員傷亡、挽救被困人員。

地震急救包也叫地震應急包,是應急救援工具的一種,是用於抗震、抵禦山體滑坡、開展救災的一種重要裝備,內含多種物品。在山體滑坡發生後,往往會出現交通中斷的情況,救援人員和救援物資一時進不了災區,災區人員應在第一時間開展自救和互救。

地震急救包是一種組合式救援產品,包內的物品較多,一般有地震頭帽、逃生繩、強光手電、多功能鏟、高頻口哨、求救反光棒、應急蠟燭、打火石、應急食品、醫療用品等,可以幫助地震、山體滑坡災害中的受災人員,開展自救、逃生和求救。

“POLOPA地震急救包”是一種能良好、使用方便的應急救援工具,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製造,可幫助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受災人員進行自救和互救:1.在泥石流發生後被困、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受災人員可食用地震急救包中的水和食品,保持體力、延長生命。2.使用地震應急包中的工具如高頻口哨,受災人員可發出求救信號,節省體力,能夠讓應急救援隊快速找到受災人員。3.利用地震急救包中的多功能鏟,可挖出泥土,拓寬躺臥的空間,或救出被埋人員。4.利用地震應急包中的醫療

急救用品,對受災傷員進行包紮、止血、固定、塗敷藥品。5.利用急救包中的手搖發電筒,進行照明、探路,並可讓救援人員根據手電筒的亮光,快速找到受災被困人員。

我國颱風多從福建、廣東、廣西等南方沿海地區登陸,這些地區又有很多山地,伴隨颱風的特大暴雨往往會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並沖毀道路和房屋,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在臺風季節來臨之前,這些地區要做好防颱工作,配備地震急救包、醫療急救箱等應急救援裝備,以減少後續可能發生的人員和財產受損程度。同時,在臺風季節,遊客也儘量不要前往颱風多發地區的山區、海邊旅遊,以免遭遇不測。

地震急救包在抗擊颱風中的應急救援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