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利,壽光人掀起熱潮

□ 本報記者 石如寬 戴玉亮

本報通訊員 丁 波

11月12日,壽光西部的東躍龍河,十多輛剷車正在疏通河道,施工人員正在修建河道防洪設施。

東躍龍河是壽光的排澇河道之一。這次治理將拆除河道內阻水生產橋(涵)及攔河土壩等建築物,根據兩岸交通需求改建為生產橋(涵),工程量共計40座。

“東躍龍河的治理總長度為20.9公里,按五年一遇排澇標準進行設計。”壽光市今冬明春水利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市人大黨組副書記桑文軍說。

11月8日上午,壽光市今冬明春水利建設指揮部、市總工會、市水利局聯合舉辦“創優質工程、建美好家園”水利工程建設勞動競賽活動,並在東躍龍河項目治理工地現場舉行了啟動儀式。

據瞭解,為加快水毀工程修復、提升田間排澇能力,壽光利用今冬明春的時間,啟動了水利會戰,全面展開對境內河流、水利設施的治理和修建。

11月9日,營裡鎮鹿家村村民王耀華正在用剛剛整修完成的溝渠引彌河水灌溉農田。由於歷史原因,鹿家村的田間溝渠不通暢,澆地成本很高。“經過水利建設,現在溝渠暢通了,水直接來到了地頭,接上機器就可以澆,澆地成本節省了40%。”王耀華說。

據介紹,今冬明春水利建設會戰動員會召開以來,營裡鎮掀起水利建設熱潮。截至11月6日,全鎮已治理59公里,佔總工程量的91%;條田溝535公里,佔總工程量的83%。

營裡鎮黨委書記張其振說,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實施,打通了全鎮農田用水“脈絡”,統籌解決了農田水利建設“最後一公里”問題。

紀臺鎮規劃制訂了以“五橫六縱”為框架的四級排水體系。其中,“五橫”是以308國道、濟青高鐵、三場路、青銀高速、寨王路為骨架建設的東西向排水溝。“六縱”是以壽堯路、堠王路、沙場路、姜周路、任尹路、吳陳路為骨架建設的南北向排水溝。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我們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將按照‘築造百年水利工程’的定位,嚴把標準、優化方案,以百折不撓、破釜沉舟的決心毅力,堅決打贏農田水利工程攻堅戰,向5.6萬紀臺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紀臺鎮黨委書記劉玉玲說。

截至目前,紀臺鎮已組織幹部群眾1.5萬人次,出動各類機械1400臺次,拆除蔬菜大棚340個、拱棚375個、看護房206處,開挖溝渠5.8公里,鋪設管道3.6公里,架設過路橋涵22座,308國道全線、沙場路北段已全部完工。

10月12日,羊口鎮召開今冬明春水利建設大會戰動員大會。全鎮通過深化溝渠長制,迅速掀起了水利建設熱潮。“我們確定的五大系統工程中,農田水網工程總工作量是247.52公里,涉及22個村莊。”羊口鎮鎮長張天華說,11月20日,全部完成農田水網工程的土方工作。

目前,羊口鎮在齊家莊子村的水利建設會戰已經結束。齊家莊子村農田水網已經有十四五年沒有集中整治,這次有53條條田溝共2.3萬米的清淤長度。會戰開始後,齊家莊子村迅速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議,開展招投標工作,召集施工隊伍。

“我們將條田溝在原先的基礎上下挖0.5米,深度達到1米多,並與鎮級骨幹水網聯一溝、聯二溝、普三溝全部串聯起來,實現了‘旱時能澆水,澇時能排水’的目標。”齊家莊子村村黨支部書記馬培智說。

水利建設大會戰開展以來,羊口鎮宅科三村村主任馬景華覺得身上脫了幾層皮。

宅科三村是羊口鎮各村中農田水網整治工程量最大的村之一,共涉及74條條田溝,總長3.2萬米。宅科三村的土地緊挨著彌河和老幹河,此次洪災中多數土地進水。

在全鎮動員會召開當天,宅科三村就安排機械上陣。施工中每天最少上陣機械3輛,最多時5輛。每天上陣人力最少30人,最多80多人。馬景華說,全村老少爺們參與水利建設的積極性非常高,村裡凡是能上陣的勞力幾乎都輪流了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