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翁牛特大米是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特產。

翁牛特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地處大興安嶺山脈與七老圖山脈匯接地帶東麓,科爾沁沙地西緣,北隔西拉沐淪河與林西縣、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通遼市開魯縣相望,東與敖漢旗、通遼市奈曼旗毗鄰,南與赤峰市松山區接壤。西與克什克騰旗相連 ,屬中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這裡氣候溫和、水草豐美、宜農宜牧,被稱為西遼河的“金三角”。這裡盛產出的翁牛特大米,獨具特色、香飄四溢。翁牛特旗的富硒香米最具特色,品質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元代王禎《農書》卷7《百穀譜·早稻》中記載的小香稻:“一種有小香稻者,赤芒白粒,其米如玉,飯之香美,凡祭禮宴賓,以為上饌,蓋貴其罕也”。翁牛特左翼旗第四任扎薩克多羅達爾汗貝勒額勒德布鄂齊爾從未見過此等好米,說道:“此米珍貴,非平民所食者。”遂下令:“我蒙土產米,屬祖恩天賜,概不允外傳。”貝勒又發令:“有朝鮮族人求入旗為貝勒府種稻者,昭准入旗境。”並且為朝鮮族種稻人劃定了50頃西拉沐淪河南岸最好的洪水淤積的黑土地,專門為貝勒府種植水稻。這樣一來,先來種稻的朝鮮族人又陸續從家鄉帶來了族人族親,到翁牛特草原聚族而居,為郡王府種稻,久而久之,繁衍生息,成為一個屯子,稱之為“王爺稻子把”。這一專用地名,在民間一直被沿用到“0”後期。當時,翁牛特草原上種出的“小香稻米”,被貝勒進貢到了京城。康熙膳罷,香飄四溢,龍顏大悅,諭令:“此米匿跡已久,可酌量入宮”。從此翁牛特草原上生產的“小香稻米”也叫“翁牛特香米”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宮貢米”。此後,除了清皇宮使用翁牛特“貢米”外,就是在康熙北巡,或駐蹕避署山莊,或圍場狩獵時,食米也必用“翁牛特香米”。翁牛特草原上特產的“翁牛特香米”遂成為清代宮廷的貢米,時間距今已經300多年。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翁牛特旗發展有機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產業資源優勢,旗委、旗政府早在1998年,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科學地提出了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翁旗農牧業的主導產業。從1999年到現在,翁牛特旗的有機農業異軍突起,發展勢如破竹,從東到西,遍地開花,翁牛特旗的有機農業在全市、全區乃至全國漸漸有了名氣。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目前, 翁牛特旗旗已有8個龍頭企業的18個品種獲得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認證,全旗有機水稻認證面積達到3萬畝,有機雜糧面積達到5萬畝,中草藥及林果面積1500畝,飼草料基地1萬畝,天然草場達到4萬畝,有機牛羊總頭數達到7.8萬頭只,有機肉蛋禽達到20萬隻。已具備年產有機富硒大米12000噸、有機雜糧5000噸、有機牛羊禽肉1000噸,有機禽蛋1500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全旗220萬畝耕地全部被自治區認定為“無公害生產基地”,是自治區唯一一家“全區有機農業示範旗(縣)”,也是全國以旗縣為單位、整體推進有機農業的第一旗(縣)。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內蒙古地理標誌產品——翁牛特大米

實用功效:

大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雖不是很高,但因人們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

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亦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湯衝奶粉或給嬰兒作輔助飲食都是比較理想的。

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認為多食能令“強身好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