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恆大足球場建立在番禺南站附近,對恆大球迷有什麼好處?

Dear7號


拆老家,搬新家,對於拆遷戶來說,都是糾結非常、痛苦非常!更不用說,對一個關係百萬球迷、關係萬千榮耀的天河體育場了。

不過,有弊就有利,新球場對於恆大有三個“好”:

1、位置好:靠近高鐵。

新主場靠近高鐵站,對於大部分球迷來說,即使位置遠一點,40分鐘車程,也非常方便。而且,週末比賽日提前過去,還可以在周邊的商城景點,來個看球郊遊半日遊。

2、感觀好:專業球場。

目前,中超僅有泰達和申花擁有自己的專業球場,權健和上港的專業球場也在建設,而恆大的專業球場也將在2020年正式落成。這對於球迷來說,實在是個極棒的體驗。

3、空間好:超過六萬。

天河體育場很好,給恆大球迷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但是,畢竟球場老了,人數有限,而且交通非常不便。而新球場可容納6萬人,而且規劃設計相當新潮,絕對是不一樣的感覺。

我是“助攻哥”!天河,就像當年的五里河,代表了一個時代,也會永遠留在人心。新球場再好,恐怕中超七連冠、亞冠二奪冠的豐功偉績已不可再來!


助攻哥


這個消息據說已經被刪除了,貌似只是當地相關用於宣傳該區域的價值,但是實際上,還是在規劃原點上停滯不前。球道人個人意見,如果中國不辦世界盃,則廣州恆大很難在廣州建新的球場。原因有三點:

首先,廣州已不願意把地塊給恆大自行操作

有些人說,你看上港都建球場了,上海不一樣地皮很珍貴嗎,一樣批,本來廣州也是有意願,但是中途發生了一件事,讓廣州對恆大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就是恆大把總部搬到了深圳,雖然口頭上說GDP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各個城市的競爭,最明顯的就是GDP,而總部一搬走,不僅產生的GDP算到深圳,連稅收也歸深圳。這跟上港很不一樣,至少上港集團,盈利都是算入上海GDP頭上。

所以恆大獨自取得這塊地去建球場已經不可能。

其次,如果辦世界盃,廣州恆大參與共建的模式更有操作性

但是地塊是規劃了要建現代化球場,這也是事實,這其實就是預留著,萬一辦世界盃用。

如果中國能辦世界盃,那麼廣州也申請作為主辦城市,那麼上面有撥款之下,邀請恆大一起共建新的現代化球場,是更可能的,這樣可以實現球場所有權不給恆大,而恆大又可以有新球場用。

廣州出地,以及拿到部分建球場撥款,然後恆大出資一部分,恆大出資部分作為未來球場的租金,例如花費2、3億共建球場,能租30年、40年這樣。到時候看談不談得攏,如果耗資巨大,還有缺口,說不定還會邀請富力一起。

新建球場的地點不在市中心,交通和周邊遠不如天河,需要重新培育球迷適應

新建現代化球場,去除了跑道,看球體驗肯定更加好,球場更加現代化,設施更加新,能夠更好承辦賽事。

但對比天河體育場處於市中心核心地帶,交通方便,而且四周都是各種消費和娛樂的好去處,吃飯等都方便,配套成熟,估計對於部分球迷來說,更加習慣天河的便捷,畢竟就餐選擇更多、交通來回都便捷。

估計恆大即使有了新球場,還要重新讓球迷適應,否則引來球迷不滿或上座率不如天體,則搬了反而不如不搬。


球道人


官方並沒有認同這個說法,不管是真是假,看到這個消息,我還是挺高興的。

中國只有天津泰達和上海申花有自己的專業足球場,作為中超霸主,建一座自己的足球場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說中超的氛圍有很多球迷都是通過恆大帶動起來的,包括其他球隊也會起到激勵作用。

和歐洲相比,中超的場地設施和建設還是有差距的,這個球迷的現場感受也不一樣,想象一下諾坎普,伯納烏,老特拉福德,那樣的觀賽和氣氛,是國內沒法比的,但是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專業足球場和普通足球場給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賽道,這讓球迷更可以近距離享受比賽。

其次是地理位置,建立在南站有利於外地球迷觀賽,坐高鐵方便,這樣也是挺友好的。雖然偏遠了點,但地鐵便利,也不用在天河那麼擁堵,在市區坐2號線或者7號線可以直達南站,看完順便在附近郊遊,度個週末,吃喝玩樂消費下,看看樓盤,帶動南站周邊發展,哈哈


一個智人


有本事就搬過去,我看看有多少人願意擠著三號線去看球


ZR


南站前景廣寬,交通便利,珠三角中心,恆大球場落戶南站區是好事,但不應稱恆大足球場,而叫南站球場,因為企業有興衰,免日後改名。


番禺之子


國內沒有專業的足球場,基本都綜合性運動場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