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见到总书记,深感鼓励与鞭策同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赴张江科学城展示厅考察,在一个个高技术展台前仔细观看,并与科技工作者亲切交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如数家珍地向总书记汇报了近年来上海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研发项目。

当天与在场的科技工作者亲切交谈时,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学习总书记讲话,王建宇深刻地感到,作为科研人员,鼓励与鞭策同在,信心与压力并存。

三次见到总书记,深感鼓励与鞭策同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

基础研究突破是关键

//

王建宇说,这是他第三次近距离见到总书记,但每一次都心潮澎湃。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是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来上海分院调研,明确支持中科院张江科技园建设;第二次是王建宇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此次汇报工作,王建宇感触良多:“总书记平易近人,而且对我们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大飞机(C919)都非常了解。”

三次见到总书记,深感鼓励与鞭策同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上海要勇攀世界高峰,要有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期基础研究的发展。”谈到目前的国际形势,中国正受到西方国家核心技术的封锁,王建宇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短期会对中国科学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看,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倒逼中国作出改变,不断创新。

“目前阶段,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必须在基础研究上突破,别无他法。”王建宇自豪地表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来,上海分院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展示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基本处于第一方阵,部分处于领先地位。”

三次见到总书记,深感鼓励与鞭策同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

成果转化要更进一步

//

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区和国家级科技高地,集聚了一大批科学设施、科学平台和一流创新型院所。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总书记听取科学城发展历程及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参观了大科学设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展区。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分院作为主力军目前正在积极建设张江实验室,聚焦脑智工程、信息技术、光子科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科学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科学高峰意义的前沿学科和设施。“目前张江实验室还处于集聚和筹划阶段,过几年将涌现一大批成果。”王建宇表示。

除了基础研究,总书记还提出要踢好“临门一脚”,王建宇说,上海分院将在技术、产业转化上更进一步,与企业一起解决国家的一些“卡脖子”问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971新药就是这样的例子。药物所党委书记、971新药第一发明人耿美玉博士第一时间向总书记报告了该成果:“中国原创、国际首个抗老年痴呆药物971,三期临床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已经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一旦成功上市,将打破该领域16年来没有新药上市的局面,为全球老年痴呆症治疗提供中国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