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醫院看病,開藥的時候,醫生都會說,這藥醫院沒有,你到外面的某某藥房買吧?

峰峰藍玫


醫院的存在是為了接收生病的患者。每個人生病了,正常的第一反應都是去醫院看病。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進行判斷,隨後開出相應的藥物。一般情況,我們從醫生手中接過藥單,只要到相應的位置取藥便可。有些人也會遇到特殊的情況,比如說,醫生告知他們醫院中沒有這樣的藥品,讓他們到外面的藥店購買。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一陣發懵,不知是為什麼。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 購買的藥物屬於自費藥物,醫院的價格更高。

為貫徹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減輕民眾的負擔,我國的醫療改革進程不斷推進。即便國家醫療正在不斷完善,但是仍有部分藥品還未納醫保的行列。對於要購買這些藥品的人,由於無法得到報銷,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商品。醫生正是知道這個原因,覺得醫院中藥品價格相對高,因此建議患者去外面的地方進行藥物購買。

也不排除因為醫院暫時此藥用完,還未來得及補充,出現斷貨的現象。此時醫生建議患者外出買藥也是讓他們獲得心安的行為。

3. 藥品不適合患者

有時候醫院中有藥,卻因為藥品更換的情況,出現了以前的用藥不適合,需要更換新的藥品的事情。此時醫生也會建議患者去醫院外面去買藥。且部分疾病用藥的劑量不同,可能醫院中只有這一劑量的,若是患者需要別的劑量,醫生也會建議他們去外面購買。

4. 醫生的牟利

若是醫生讓患者到外面買藥,也有可能是一種私心表現。受金錢利益的驅使,部分醫生可能與外面的藥店達成一種協議——通過讓患者去那裡購買安排,進而獲得部分利益。

備孕、溼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眼睛裡面有個出血點,不疼也不癢,就到人民醫院掛了眼科,醫生看了一下眼睛,然後開了藥,又用另一張紙開了幾種藥,說:醫院現在沒有這種藥,你到醫院對面的藥店去買。到醫院交了錢,就拿了一種藥是十塊錢,然後去了醫院對面的藥店,一共四種藥,兩百多塊錢,我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保鍵類的,當時心裡很不舒服就不想買,覺得上當了,又怕是對眼睛好的就買了,過去很久了,現在那二百多的藥還在家裡沒動過。

其實,那個出血點醫生開的十塊錢的藥吃了就好了,為什麼要多開二百多的保鍵類的?你開一點我也能理解,關鍵在醫院才花了十塊錢,那二百多能提成多少?


田田不甜1


我家裡是醫學世家,我來說說這個問題吧,因為我專門去問了叔叔和堂哥,他們是這麼給我回答的!現在的醫院對於醫生開藥是有規定的,一個月開的藥不能超過規定的總價錢,一是保障患者以優惠的價格看病,二來如果開的藥太貴超了總價格,醫生是會被扣獎金的,大家互相理解!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去外面的藥店買,不會指定到哪裡買,因為這裡面沒有什麼玄機可言!藥物零差價,醫院沒賺了,所以有些比較貴的藥就不進了,但是效果又比較好,醫生自然會建議去外面買!我們叫病人去外面買藥,可沒指定過藥店!隨便去哪裡買都行,只要買得到,跨省買我們都不管!除非某些藥比較少見,只有少數幾家藥店有,我們才告訴病人去那裡買,省得病人多走冤枉路,而且這也是一些病人買了之後告訴我們那裡有我們才知道的!至於你說得那些我都沒聽說過,難道是我們這太落後了人家看不上?再不就是我太孤陋寡聞了!




我堂哥說確實會有時候讓家屬到外面買藥,但不是拿回扣的。天下醫院那麼多,從來沒指定,讓你去哪兒買藥。第一,醫院確實沒有,但有時候病情需要。第二,有些口服抗生素,有時候也會讓家屬到外面藥房買,不是為了紅包提成,而是因為嚴控抗生素比例。誰讓我們這是個屁股決定腦袋的社會呢。



上週兒子肺炎住院,出院的時候醫生叫我去外面買頭胞克肟(沒有指定藥店),1次25mg,一天兩次。我說醫院沒有這個藥嗎。她說有,但醫院的這種藥是100mg每包,寶寶一次25mg,要4次才用得完一包,對我來說分得也麻煩。藥店買的是50mg每包,這樣我一包分兩次就可以了。


一顆愛你的心


這個情況,我也經歷過,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經歷的故事。

有一次,老媽血壓高就到醫院裡去輸幾天液,到了醫院醫生說有醫保卡吧,那就辦個住院手續吧,最後可以報銷,於是就辦理了住院,剛開始輸液挺順利的,沒有其他的事情,但是當了第二天,可能是營養不良,老媽就開始出汗,而且挺厲害的,醫生看了後說,這樣吧,我給你開幾個藥到外面藥店買,外面便宜,回來吃吃看看怎麼樣,我就照著藥名到藥店買個幾盒,吃完後覺得挺好的,覺得藥也挺便宜的,當時心裡覺得醫生挺好的。後來回來後,只要有什麼不舒服都會去找這個醫生看病。



我覺得很多醫生都是很負責任的,都是為了能儘快把病治好的目的,而需要到外面去買藥的情況,我覺得應該有這麼幾個情況吧

1醫生負責任,為了能儘快治好病,會推薦一些醫院裡沒有的藥給病人吃,並不是說醫院裡沒有這類藥,只是可能以前給其他的病人吃過這個藥,所以現在也推薦去買來試試。


2儘量給病人減少負擔,很多醫院裡藥肯定比外面的貴,而且就算是有醫保卡也無法報銷,所以醫生就會給病人開些藥到外面買,這樣也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名聲,以後看病肯定還來找他,我就是這麼想的。

3當然也不排除有的醫生和外面的藥店掛鉤拿提成,或者藥店是自己親戚朋友開的,於是就說沒有這個藥,到某某藥店去買,聽聽,連藥店名都告訴你了,目的就太明顯了,不過這樣的醫生太少了,你想啊,醫生開藥,在醫院肯定有提成的,何必再去拿其他的提成呢,在說了,醫院裡哪一類的病沒有藥呢,何必懷疑醫生呢!

不過比起那些一到醫院就開化驗單一大把的醫生好多了,我記得最受不了一次就是,和老爸去查個血糖,居然用排除法,把沒病的化驗了,剩下的就是有病了,哎!

所以真有要是需要到外面去買藥的,我覺得都是為了治病,也不要太較真了,畢竟還是有很多好醫生好大夫的,不是嗎?


農家小哥哥


這事我也遇到過,幾天前到利川人民醫院看病,檢查完後醫生說你這個是個小間題,我給你開點藥你到外面藥店去買就好了,臨走時還特別囑咐到醫院門口的藥店買。當時我那個激動的,誰說醫生坑人?你看多為患者考濾。結果我到那個藥店去一問,說要一個療程一起買,一種左氧膠囊和頭飽膠囊需各5盒,我問多少錢,說2百多,我當時一想,反正離這裡很近,先買兩盒試哈,吃完再來買也不遲,一問價格是63塊5角。當時還想就兩盒膠囊就60多,怎麼它麼貴?等我吃了兩天後再到別的藥店一問,兩種藥一共才十幾塊錢,並且藥店的人告訴我就其實兩種藥的功效是一樣的,你就買左氧氟沙星膠囊就行了,我也就只買了一盒左氧氟沙星膠囊,才8塊錢。現在病雖好了,但我的心裡一直有個疑問,現在醫院的套路又深了一層了。


萬福賓館黃利明


你的問題是:“為什麼到醫院看病,開藥的時候,醫生都會說,這藥醫院沒有,你到外面的某某藥房買吧?”

其實,你的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

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會讓病人去外面的藥房買藥。

讓病人去外面藥房買藥,常見於這3種情況。

不同的醫生對同一個疾病的治療方案有可能不一樣,所用的藥物也就不一樣了,有的藥物不在醫院的採購範圍內,醫院就藥房沒有,如果用到,只能讓病人去外邊的藥房購買。

第二種情況、該藥在醫院的價格比外面藥房賣的價格要高。

雖然在醫院已經實行藥品零加成,藥物比以前便宜的多;但是,由於進貨渠道不一樣、或者為了營銷的需要,有些藥品在外面藥房賣的更加的便宜。

說實話,為了省幾個錢,我也經常在外面藥房買藥。

醫生為了幫病人省錢,推薦病人去外面藥房買藥,這是醫者仁心的體現。

第三種情況、利益的驅使。

某些醫生為了一己私利,與外面的藥房達成協議,通過賣藥而獲利。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我是醫生。歡迎關注“漢中陶大夫”!也歡迎大家點贊、留言!


漢中陶大夫


我也遇到過,不知道什麼原理?

前不久有一天去樂山市中醫院開藥,恩替卡韋分散片,一種長期服用,抑制乙肝病毒複製的西藥。我已經服用幾年了,病毒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每次都是開處方在便民門診處買藥領藥。

這天,以前給我治病的好醫生不見了,只有另外一位女醫生和女徒弟在坐診。先說開多了不符合規定,我信。一會兒又要我到醫院外面的藥店去買藥,我不信任。

我堅持要在中醫院便民門診買藥,便民門診有藥,但沒有醫生處方不準擅自賣藥,而這個女醫生又不給我開處方。

又不敢擅自停藥,我只好在指定藥店買了藥。價格都是88元一盒,都是每盒7片。品牌與規格都是一樣。

每個病人進醫院就只接觸了某個醫生,這個醫生就代表了這個醫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以前給我治病的蘇醫生非常善良,我就覺得中醫院很親切友好。突然換了醫生坐診,又讓我在外面藥店買藥,一下就顛覆了看法。

但是價格又相同,恕我愚蠢,不知道有啥原因?


邊河靜靜流1


父親做肝部介入手術。但是。醫院沒有。乙碘油。要我們去本省排名前三某醫院對面的大藥店購買,醫生開了處方,具體讓我諮詢對床病友。病友詳細講購買過程。來回出租20元,一支乙碘油要978元,囑我帶夠錢。醫院有班車可直達。持續高溫天氣出了病房就掉入蒸爐裡坐為了省錢,坐班車到分院,跑步直向藥房,臉上汗水滴嗒,以為藥店人不多,拾級而入,大吃一驚,不大的店站了六七排人,每人手裡都棒著藥房,我發現那家知名醫院開的藥方居多。也有和我同一醫院的。入口左側有諮詢臺,裡面坐著一個年輕穿白大褂的服務人員被好幾個包圍著,看來是真累了,耷拉著眼皮,左手託著側歪的頭,右手拿筆在紙上敲著,嘴裡噴出不耐煩的可能重複又重複的回答。入口對面牆上有說明排隊交錢憑小票右面櫃檯拿藥。排對中似有知情者,在他們言談中說此藥店乃對面大醫院院長開的,醫生給開的藥,醫院買不到,別的藥店居然也沒有,真真大怪事。


上好佳853


說到底是各行各業的一些灰色地帶,或者說是潛規則,你尋常人注意也就罷了,不注意也就過去了,我們不能否認任何國家和地方都有不好的一面,在醫藥領域也是如此,只不過說起來是陰暗面氾濫程度如何罷了!我國的醫藥行業可以說自改開後,好的不學壞的是一籮筐的往裡搬。

當然不可否認金錢帶來的衝擊大概也沒有就幾個人能抵擋的住,但是作為醫務人員說到底是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畢竟這個世界上誰不得病,誰不碰到生老病死,在這個上面做文章,是要遭天譴的,每個人都有私慾,在我國現有體制下,醫生開藥出處方讓你跑到外面買,還提醒著你。

這麼大的醫院裡,你聽到這樣的囑咐是一種什麼感覺?荒謬可笑!當然我們不能一竿子打死,說這個藥醫院確實沒有?那麼又有問題了!沒有的藥說明是醫院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進院,那麼必然有替代藥品可以使用,但是醫生往往會說這個藥效果好些,實際上可能是一樣,那麼試問這裡面到底為了什麼?隱藏什麼?


長安小師爺


一個醫生強答。

現在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說是降低了藥價,實際上降價低的基本上沒有人來做,例如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自己可以網上查一下,經常全國性缺貨;還有地高辛片,原來幾塊錢一瓶,100片,現在集招集採了,藥價反而漲到幾十塊錢一瓶;另外,醫院為了降低所謂的藥佔比,每月強行規定藥物的使用量----用到一定量了,就停掉,不能再開,結果是,住院病人一個星期可能要就某一類藥換幾次品種,門診病人,則會遇到題中所說的情況,需要到別的地方開藥。而且,醫院還規定,沒有藥的時候,不能對病人說是沒有藥(咋解釋呢?自己想辦法,反正不能怨醫院),而且,還有專人管理醫生讓病人院外買藥的問題----那麼請問,病人需要的時候,例如鹽酸罌粟鹼注射液,醫院已經缺了一年多了,對於某些專業來說,是必備藥(具體專業不敢說),醫院沒有,不讓病人出去買,還不能對病人說醫院沒

有,我能怎麼辦?很崩潰啊。

醫院藥品集招集採,說實話,病人未必得利,很大可能便宜了某些大的藥品集團(例如……,算了,還是不敢說,行內人都想得到),更給臨床醫生,增加了不小的麻煩……你不敢想象,有時候來個病人,光開具醫囑、挑選藥品,相比原來得多花幾倍的時間,常見的,意味著更快的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