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的美國進入全國戰時狀態,那麼它能造多少艘重型航母?

吳少洪


這個討論美國戰爭潛力的問題就有意思了,這些年來在媒體的吹噓之下,彷彿全世界的海軍就我們最能下餃子,而美國人的造船業則被不斷唱衰,彷彿連航母造起來都費勁,然而事實到底是怎樣的,我們是否被一葉障目?



先來看這條新聞,2018年10月6日,美國海軍最新一艘伯克級驅逐艦被命名為美國海軍為弗蘭克·E·彼得森號,它是第71艘伯克級驅逐艦,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刷新了我們“下軍艦餃子”的三觀,弗蘭克·E·彼得森號驅逐艦鋪設龍骨的時間是2017年6月21日,在2018年7月13日實現下水,建造時間僅僅花費了一年多,要記住這可是一艘萬噸級驅逐艦。



對比看我們的055驅逐艦,從2014年12月開始建造,2017年6月28日下水,花費了兩年半的時間,是前者的兩倍之多,這恰恰說明了我們下餃子的速度不是太快,而是太慢,未來需要進一步提高速度和效率!


那麼如果現在美國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它能造多少重型航母呢?這個問題其實日本人早就領教過了,從珍珠港事件爆發到二戰結束,美國用151艘航母的產量教了小日本做人,而其他如坦克、飛機、火炮更是以十萬計算,可見美國工業實力之強勁,戰爭潛力之深厚!

如果單從軍事費用上來簡單的分析,美國2018年軍費約6000億美元,而這隻佔了美國GDP總量的不到5%。在二戰最激烈的1944年,美國戰爭機器全開,軍費支出達到791億美元,而當年美國GDP為2198億美元,佔比36%,而2017年美國GDP為19.5萬億美元,按照36%換算,可以達到6.84萬億的鉅額軍費支出。尼米茲級航母價格約60億美元,這些錢可以建造1140艘,福特級航母價格為120億,可以建造570艘。



當然了光看這些數字過癮是過癮,不過卻沒什麼實際意義,有錢並不代表就能造,現代航母建造早已不是二戰時期那種簡單的一個鐵殼子就能了事,它需要有各種配套設施、熟練工人、成千上萬的配件製造工廠,還需要生產艦載機、配套軍艦以及大量的高科技電子產品,即使殼體很快能造出來,配套的東西也不能脫離事物本身建造週期規律,不然不就成了計劃經濟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福特級建造三部曲)

何況美國人再土豪,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拿來建航母,即使把所有的錢都拿來造航母,也沒有這麼多資源和工人來分配,美國現有民用船廠大部分已經瀕臨倒閉,完全不具備改擴建航母的能力,以美國碩果僅存的軍用船廠為例分析,即使火力全開,美國能夠在兩三年的短時間之內能夠建造的航母數量也不會超過10艘!但是就是10艘也已經是相當可怕的實力,我們還必須奮起直追!


軍史吐槽君


當珍珠港的戰火重新燃起的時候,日本人曾高興的認為自己已經一舉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全部力量,美國人沒個十幾年功夫,是回味不過來這樣的慘痛代價,但是此時此刻,日本聯合艦隊統帥司令部裡面只有山本五十六清楚,美國人究竟擁有著什麼樣的力量。

當美國人進攻塞班島的時候,11艘航空母艦一字列排開,2000多艘戰艦圍繞著航空母艦組成了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艦隊,日本人傻眼了,他們想不通,明明站前的時候,已經統計到美國人沒有這麼多艦船,也沒有這麼高的過軍事生產能力,怎麼會在一夜之間美國人會強大到如此地步,是時間過去的太快了嗎?

實際上,美國人為了這次復仇,選擇將自己所有航空母艦的零件全部流水化生產,多家船廠共同負責製造常空母艦,使得這個時候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也就是俗稱的餃子級航空母艦,大量下水,美國人因此可以擺出一副瘋狂的態勢。

有人說美國人現如今能夠生產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只有一家造船廠。但是你清楚美國現如今有多少。船廠擁有製造航空母艦的能力嗎?你不知道?美國現如今又擁有著多麼龐大的技術水平?美國又擁有如何恐怖的戰爭動員能力?

我也不清楚,我也沒有數據,但我從歷史裡面卻永遠都感到一股寒氣逼人,世界前500強的企業裡面一半兒是美國人的。美國人一旦瘋狂起來真的是世界上最瘋狂的國家,即便前蘇聯在他面前也只有瑟瑟發抖的份。

現如今,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中國雖然追近了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仍然很大,我們能做的只能夠埋頭苦幹,進一步地拉近這些差距。如果現如今哪個孫子說現在要跟美國打一仗,那我會一巴掌把你扇死你!這是帶著整個中國去送死。

我不怕打仗,但我害怕的是無意義的戰爭,有人一天到晚口號喊得響亮,但卻如同人民公社化運動裡面,那一幫只知道吃白食!天天喊號子,卻不做勞動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等到國家真的要打仗了,找他捐一塊錢,他估計還哭著鬧著說我沒錢,國家為什麼要我們這些人民的錢等等等等,這種人很多,而且在評論區裡面也很吃香。

有人說美國如此強大,那你爹為什麼不過來救你呢。

一個國家,即便再怎麼強大,這個世界對於整個國家人而言,還是特別的大。他的希望,並不是說將自己所有的力量全部部署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而是在全球建立一種新的秩序。

一架波音747它的零件可以來自於世界各地,現如今經濟全球化,致使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的交流是互利共贏作為一種主題存在的,並不是說我需要全部掠奪你的東西我才能夠獲利,這樣的話無異於殺雞取卵。


漩渦鳴人yy


低估美國是要捱揍的。太巧了,當年有個國家覺得美國造航母慢,還說美國沒錢造。結果最後被美國的150多艘航母給懟翻了。這個國家就叫日本。這個故事教育我們永遠不要低估美國的戰爭潛力。



總有人覺得美國維持11艘航母,就已經是費了吃奶的勁。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白宮並沒有窮兵黔武,美國人民根本壓根感受不到負擔。厲兵哥一貫的風格,用數字說話。數據永遠不會騙人。這次換個角度,用鈔票算一算。看看美軍到底能夠造得起多少航母。

美國今年的軍費約7000億美元。是中國的三倍多,俄國的十倍還多。這個數字看上去來很多,然而對於美國的經濟,根本都不算什麼。軍費只佔GDP的4%左右。連5%都不到。



什麼叫戰爭狀態?美國緊張的是二戰這種世界大戰。伊拉克戰爭這種根本不是事兒,美國甚至用不著去提高軍費。1990年代美國出動大軍攻打伊拉克。軍費不光不漲,反而下降。佔GDP的總量約5%而已。

美國花軍費最多的時候那是二戰的時候,美國在1943年,1944年1945年連續三年軍費支出佔了GDP的37%以上。如果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把軍費翻十倍,也不過跟二戰的時候差不多。美國的經濟並不會因為軍費翻了十倍就崩潰了。



7000億美元乘以十就等於7萬億美元。7000億美元可以維持十艘航母,7萬億美元,難道不能維持100艘航母嗎?就算是現在的航母,極度複雜。但是現在的工業自動化水平進步很多。二戰的時候的兩艘航母,我們就摺合成現在的一艘。美國搞50艘航母毫無壓力。

重型航空母艦建造的速度再慢。讓美國來搞一年兩三艘也沒什麼問題。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強國,那不是吹的。別看美國現在只有一個航母造船廠。一旦全面開戰,搞一坨造船廠都是可以的。


厲兵


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工業製造能力上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1.要想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是一個領土大國。美國擁有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比中國還要大。美國有3.23億人口,因此美國的勞動力充足。美國2016年的GDP是18.5萬億美元也是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

2.很多朋友都會說現在的美國衰落了,因為美國為了建造福特號電磁彈射航母花了十年的時間。美國的造艦速度太慢了。這是因為目前不存在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美國沒有必要花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生產大批量的武器。

3.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現在的製造業衰退了,其實主要是美國人工成本太高,美國不願意做虧本的買賣。美國希望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然後美國再把白紙印刷成美元付給中國就可以了。這就是美元做為世界貨幣的強大之處。



4.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幾乎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給滅了。美國因此參加了二戰。二戰期間美國在短短的四年裡生產了29萬架飛機、10萬輛坦克、建造了147艘航空母艦,這就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能力。而美國二戰的生產能力即使放到2017年,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超越美國二戰期間的生產能力。

5.現在的美國比二戰期間要強大幾十倍,因此現在的美國依然擁有在一年內建造十幾艘航空母艦的工業生產能力,何況美國現在庫存的舊航母就有十幾艘,完全可以維修保養一下繼續用。

6.美國的軍事武器永遠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因為美國的高科技非常發達。每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半兒以上都是美國人,世界500強企業中,一半兒也都是美國企業。

7.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冷靜客觀地看待美國。不要被眼前美國衰落的假象所迷惑。希望我們中國人自強不息,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終有一天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杜達特洛夫斯基


雖然美國擁有世界領先的科技和工業實力,但如果美國“憋足勁”造航母,很可能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建造速度比目前的和平狀態下快不到哪去。美國在船舶工業領域並不算特別發達,雖然二戰時期其驅逐艦、潛艇、護航航母以及“自由輪”的建造數量和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然而這並非是美國船舶工業的常態。

美國有能力建造大型船舶的造船廠並不多,而能建造大型戰艦的更是數量寥寥。目前,美國海軍艦船主要由通用動力和亨廷頓英格爾斯兩大集團承包,其中通用動力的主要造船廠包括通用電船、巴斯鋼鐵、NASSCO,亨廷頓英格爾斯則有紐波特紐斯、英格爾斯、埃文代爾等船廠。

上述船廠中,僅有紐波特紐斯專攻航母建造,其餘船廠中巴斯鋼鐵和英格爾斯主要負責建造大型水面戰艦,通用電船主要負責建造潛艇,NASSCO主要負責建造遠征基地(一種具備有限機動能力的大型水面平臺),埃文代爾主要負責建造兩棲作戰艦船。從技術路線上來說,通用電船、NASSCO和埃文代爾轉產航母困難較大,而巴斯鋼鐵和英格爾斯無論從技術水準還是設施設備條件都比較適合建造航母。然而,對於美國來說,擴充航母建造能力還有著另一個棘手的問題:缺乏有經驗和有技術的造船工人。

由於船舶工業本來就不是美國的強項,同時長期的產業空心化導致大批有經驗的工人轉行、導致青黃不接,目前美國造船工人數量十分短缺,甚至已經開始影響現有造船計劃。美國海軍近幾年建造的艦船多有質量下降和拖工期的問題,這與熟練的造船工人短缺不無關係。可以說,對於美國來說,提升航母產能從硬件條件上來說具有一定空間,但是從技術人員條件上來說幾乎沒什麼可行性,因此即便美國進入戰時狀態,短時期內也沒法建造更多的航母。


軍機圖


造多少人慫也沒用。



邯鄲學步121





美國現在能建造航母的船廠就一家,就是在弗吉尼亞州的 紐波特紐斯船廠(職工約2萬人),就是圖片裡的這家船廠,第一張最直觀,就是紐波特船廠的全部家當,三個幹船塢、一個浮動塢、一個千噸級別的龍門吊(非常重要的造船設備),其中唯有12號船塢可以建造航母,就是後面兩張裡的那個船塢。

首先要說的是現代化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不是二戰期間的那種,如果以二戰期間的航母為標準,世界上至少有20個國家可以建造航母了!現代核動力航母是 高科技的產物,是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超級武器裝備平臺,雖然說米國引領世界航母的潮流,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戰時可以 像二戰期間那樣造了 幾百艘標準航母和護航航母,現代航母的工程複雜性和工程的組織性,理論上來說與阿波羅登月計劃、曼哈頓計劃可以比較!這樣複雜的大工程即使是美國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建造,這是在工程難度上。





美國造船業歷來是其 重工業鏈條上的弱項,製造軍艦在技術上確實要比民船複雜的多,但是造船業本身是 規模產業,沒有大規模的製造的支持,那麼造船設備(冷彎、焊接…)、船塢、港機設備乃至造船需要的大量技師都會缺乏的,圖片上前兩張圖片是 大連造船廠、第三張是 上海長興江南船廠的一角,巨大的廠區面積、十多個10萬噸級別的乾塢(理論上都能建造 遼寧艦級別的航母)、大量的港機設備和十幾萬工人技師,這些才是大規模建造航母的保障!沒有大的規模生產力,怎麼可能在戰時就出現航母“下餃子”的情況?

其二,就是核航母是巨大的吞金獸,本身造價和艦載機價值超過了150億美元甚至更多,這不包括航母編隊其他艦船,就是退役了仍然要花錢,處理這些核反應堆、與核貼邊的設備、管道…都需要大筆的錢,維持十個航母編隊已經讓美國海軍經費緊張了,而所謂“戰時國家產業傾斜”,進入戰時國家經濟體制,在現代世界是並不存在的,海灣戰爭按照美國戰爭等級算是半個戰爭,從航母部署開始一直到 “沙漠風暴”再到最後戰爭結束也就不到半年時間,這在戰後歷次大型戰爭中已經是非常快並且是速戰速決,這類戰爭中美國只派了6艘航母,就解決問題。有人會說,如果與超級軍事力量對抗(戰爭)美國是不是應當建造50艘航母?與超級軍事力量對抗美國也不需要怎麼多!一是沒錢建這麼多,二是與超級軍事力量打仗美國就算贏了,他也半死狀態了!要是這樣,建多少航母也沒用。

所以,沒錢、沒場地、沒技術工人、配套武器跟不上…等等知曉這些美國造船工業能力缺陷,以後就不要想當然的認為 美國航母再現二戰回晃!


皇家橡樹1972


美國可以消滅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這就是美國的能力。

但是美國和一個大國戰爭的時候,美國自己也在不斷的消耗,當然世界上不是隻有美國一個強國大國,世界上有許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在看著美國的一舉一動,這些國家也在強大自己不被美國消滅。

當美國把一個國家滅亡了,美國的經濟損失巨大,人員傷亡巨大,這時的美國已經沒有了震懾世界的能力,世界上會有更加強大的國家起來,取代美國,下一步的滅亡就輪到美國了。

這是美國所顧及的。

由於有這個因數,美國是不可能孤注一擲的。

美國永遠都想做老大,而美國又想在不損失自己的情況下完成統一世界的偉大事業,美國就要用智謀瓦解這個國家,利用這個國家的內奸和弱智來誘導這個國家的內奸把這個國家帶入美國預設的陷坑,使這個國家的弱智愚蠢之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毀滅自己。

這就是美國迫切需要的。

蘇聯的滅亡就是美國世界戰略的實施成功的標杆。

美國還會這樣做,美國已經迫不及待了。


寶樹白石34222787


這個問題太籠統了,沒有給定一個時間範圍,是一天還是一年啊?而且答案又是一個比較小但是很精確的數字,是可以具體到幾艘的,所以標準答案沒有人能具體說得上來,只有真正到了戰時才能體會到美國的造船能力、造航母實力有多強,但是雖然我說不出具體答案,不過我們可以找一些數據來討論一下,然後再大概估計一下美國佬在火力全開的情況下能造多少航母!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首先,美國的軍用艦艇的製造主要由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通用動力公司負責(均是軍工產業領域的絕對巨頭),這兩家公司旗下共有6個軍用造船廠,分別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英格爾斯公司、電船公司、阿馮達爾船廠、巴斯鋼鐵公司和國家鋼鐵造船廠這些造船廠基本上承包了美國海軍80%以上的造船任務,擁有的職工人數更是佔到了美國造船業總人數的90%以上,可以說正是這些造船廠造就了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那麼這些造船廠在和平時期的造船速度如何呢?我只能說人家那才叫真正的“下餃子”,超級大國的底蘊不是開玩笑的,看下圖:

以上艦艇總噸位超過40萬噸,包括一艘重型航母“福特級”在內,這就是有些人認為的造船業已經退化(去工業化的原因)的美國5年時間內的造船速度,如果把時間再拉前到2003年的話,那麼在這15年內,美國佬下水了重型核動力航母3艘、新型導彈驅逐艦1艘(朱姆沃爾特)、大型防空驅逐艦28艘(阿利伯克)、大型全通甲板兩棲攻擊艦2艘、大型兩棲運輸艦10艘、瀕海戰鬥艦11艘、攻擊型核潛艇16艘等,所以,這就是美國佬的“下餃子”速度,而且現在是和平時期,也就是說這是美國軍用造船業在平穩期、低潮期時的造艦速度,如果到了戰時,火力全開之下,這種速度應該要番幾番

▲退役的“企業級”航母

造航母的速度我就不拿二戰時期美國弄出150+航母這樣的例子來說了,畢竟那個時候的航母是什麼逼樣大家心裡都有數,“小鷹級”這樣的常規動力航母也不談,直接從核動力的“企業級”開始,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滿載排水量達到9.4萬噸,其建造工期只有2年零7個月,從安放龍骨到服役時間也才3年零8個月(1958年2月安放龍骨,到1960年9月建造完成下水,1961年10月正式服役),這種速度真可以說是奇蹟了,不過“企業級”也就建造了一艘,計劃中的其他5艘都被砍掉了,因為後面美國佬要造“尼米茲級”了。

“尼米茲級”航母,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目前美國10個航母打擊群的航母均是“尼米茲級”的(最新的“福特級”未形成戰鬥力),而這10艘“尼米茲”航母的平均建造工期是42.5個月,即3年零6個月,但是別忘了“尼米茲級”的排水量可是10萬噸級的,在和平時期有這種造航母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哪怕是美國佬最新的“福特級”航母,其首艦“福特號”的建造時間也只有47個月(3年零11個月),還有一點,目前只有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為美國建造重型航母,也就是說在和平時期美國造航母都是隻動工一艘的假如真的爆發了戰爭,美國要全力造航母的話,絕對可以保證多個造船廠同時動工,哪怕還是以一個造船廠3年一艘的時間去算,美國應該可以保證3年建造3~4艘重型航母吧!



哨兵ZH


造重型航母按一般建造速度得在5年以上才可以造一艘,美國從二戰結束就開始造到2018年加上福特級航母已經造了20艘(不包括在建的倆艘福特級)了既然花了這麼多年也才只造了20艘,那麼問題來了造船廠是全面開弓的嗎?答案當然是不,如果戰時的話我個人觀點是美國可以造5-7艘(十年內)當然如果到那是美國也是養不起那麼多航母的,但戰時不用想肯定是核戰爭,那麼多重型航母在先進的導彈面前也只是活靶子,特別是東風系列導彈,所以要致勝必須發展火箭軍隊(作者個人觀點)但誰都不願發生那一天,美國雖然強大但在抗美援朝時也敗了無奈簽訂停戰協議時隔60多年中國那時的航母夢也實現了!美國如果瘋狂造航母(在戰時)中國🇨🇳和俄羅斯🇷🇺以及幾個大國當然也不會閒著,所以美國造再多的也是沒用的!(以上純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錯誤的地方請寫在評論區謝謝!)當然作者認為美國可能是挑起戰火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