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忽上忽下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成績忽上忽下的情況,普遍存在於學生中,這種不穩定有時會成為許多同學心中的痛苦,甚至因此感到迷茫無措。

那麼今天唯唯要和大家一起探討,“忽上忽下”這種情況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們該怎麼辦?

一.首先要理解,不穩定是正常的。

通常情況下,成績不穩定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分數不穩定或者排名不穩定。

造成分數不穩定的情況有很多原因,比如試卷的難易程度,考試的狀態等,一般由於試題較難導致大部分同學成績不理想的情況,比較容易被接受;但如果排名不穩定,特別是像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必然會對孩子的心態造成很大的影響。

現實中,考試成績不穩定是正常且普遍的現象,因為誰都很難保證自己每次考試都處於最佳狀態,決定考試成績的因素也是隨時在變的。除非極個別的有“絕對的優勢”,但誰又敢肯定自己有這個“絕對的優勢”呢?

反之,如果說某學生成績始終處於中間某個位置,那麼這個學生學習情況應該不是太好——至少說明他學習上沒有進步。

二.其次要想明白,為什麼成績會不穩定。

1.態度決定一切

唯唯初中時的成績便是典型的“忽上忽下”,原因很簡單,第一次月考如果沒考好,我自己就會覺得很難受,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便認真學習,很容易就能在期中考試中回到優等生行列;但一旦成績回去了,就又開始疏忽,顯而易見接下來的考試自會一落千丈。

態度決定一切,唯唯認為,應該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性動作,當成生活的重要部分,養成好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如此才能淡然處之。

2.知識點掌握程度

考試是對上一階段學習成果的檢測,涉及到很多知識點和題型,如果學生能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熟記於心,把每種題型的解法都練得熟練,那麼成績肯定不會差。

非中考、高考之外的考試,本身就帶有查漏補缺的任務,如果某次考試中因為考查的都是你的薄弱環節而成績不理想,長遠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把

所有不擅長都扼殺在學習階段,才能在之後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三.最後,如何才能讓成績更穩定?

(1)首先回到唯唯聊到的第一點,排名僅僅是參考,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且忽上忽下十分正常,不要因為某次考試沒有考好,而陷入“學習→緊張→考試→失落→學習→緊張→考試→失落……”的惡性循環。

(2)建立完整的考試日誌,不讓差成績打倒自己,而是從中汲取到可以進步的部分,分析之前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試驗適合自己的、可實施的補救方法,在之後的學習以及考試中一點點改進,比如調整學習計劃、方向以及時間分配等。

(3)正確地看待考試、看待成績。取得好成績不是為了沾沾自喜,沒考好也不是墮落的理由。可以依據自身情況,制訂合適的成績以及排名區間,記住,你的對手永遠不是同班同學,而是你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4)這一點說給家長聽。對於成績一直優秀的孩子來說,偶爾一次考不好,家長應該多鼓勵,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能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

對於成績上下浮動很大的孩子,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歸納一下考試中的得失,屬於自己優勢的地方應該保留下去,屬於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時發現,及時應對。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分析問題,不能一味的抱怨甚至責備。並非所有的考生成績下滑就是基礎不好,或者說是不努力造成的。應該全面分析一下原因出在哪裡,然後針對情況給出意見。

學習本身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靜下心來方能不慌不忙。

最重要的是,很多問題只有成績不穩定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

所以成績不穩定,並沒有什麼可怕的,你的大目標難道不應該是最終的中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