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天貓成交額2135億,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

在今年天貓雙11完美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作為一個“做了十年雙11”的人,對雙11的未來做了新的預言:1萬億成交額。他表示:“雙11的未來,在今天2000億的臺階上,再往前走,一定會變得越來越不一樣。只有越來越不一樣,才能走向3000億、走向5000億、走向1萬億。”

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落下帷幕,全天總交易額突破2135億元,完美收官!

“雙11”天貓成交額2135億,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

“如你所願,前所未見!”22小時28分,雙11成交額順利突破2000億,再一次樹立了新的里程碑,記錄在不停被刷新,2019即將到來,更多期待,更多驚喜... ...

“雙11”天貓成交額2135億,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

雙11全面破紀錄,在滾動的數字大屏中,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巔峰:

2分05秒破百億,比去年用時短了近1分鐘;

1小時47分26秒破千億,比去年快了7個多小時;

8時8分52秒,成交總額突破1207億,一舉超越2016年雙11全天的成交總額,用時比去年再快5小時;

15點49分39秒,成交總額突破1682億,輕鬆超越去年雙11全天的成交總額,僅用時15小時49分39秒,創造了雙11十年來的又一成交記錄。

就連剁手都剁出了愛你的數據:

雙十一,我愛你!截止2018年11月11日0時28分41秒,2018天貓雙11總成交額超520億元!

58分56秒,2018天貓雙11總成交額超666億元。

“雙11”天貓成交額2135億,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

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天貓店的會計核算要點:

對於天貓,與其說是一家網店平臺,不如說是一家品牌店平臺,近年天貓修改了入駐規則,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入駐天貓了,要有品牌,又或者說你代理某個品牌。而且保證金也比較高,普通經營類目最少也要10萬元,所以並不適合小公司去進駐的。剛開業的小公司,我不建議馬上入駐天貓,因為除了保證金外,每年的年費最少也要6萬元。

天貓建賬比較簡單,如果你是新開辦的企業,基本的建賬流程如下:

1、 辦齊三證一照,開具銀行基本戶。

2、 上傳證照,入駐天貓網;

3、 預計銷售規模,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或一般納稅人。

4、 購領金稅盤(開具發票專用)

5、 選擇記賬軟件

6、 開通財務後臺【賬房】

7、 開通支付寶;

如果你的企業已經有點規模,你只需要開通財務後臺和支付寶就行了。

“雙11”天貓成交額2135億,作為會計,阿里的這筆賬你會算嗎?

如何對發貨進行的核算

對於一家天貓店來說,估計除了交開辦費用和保證金外,第一筆業務是估計就是發貨了。

在天貓,發貨不是指物流上面的發貨,而是商家點擊“發貨”按鈕的動作,這個很重要,計算退貨日期是按這個來確定的。例如,我發貨給賣家,物流單上面的日期是10月1日的,但我點擊“發貨”按鈕的日期是10月2日的,那麼天貓是按10月2日來認定發貨時間的。

在財務的角度來看,雖然我點擊了“發貨”,但我的交易還沒有成立的,因為我還沒有收到錢。

10月2日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如果客戶退貨,我只需要做一筆分錄就行了。

借:庫存商品

貸:發出商品

這兩筆分錄,一正一反。運費要分開核算,這裡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還需要將運費從產品價格中分離出來,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運費

貸: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即使是退貨也好,運費也是不能退的,就算是重新發貨,運費也需要重新支付。

發貨後收到錢的核算

在天貓,每交易一筆是要按類目扣佣金的,3C類的為2%,女裝類的為5%,就是每交易100元就要扣5元的佣金,當然,如果你的銷售是達標的,那麼該佣金是會返還的。

所以這裡分錄和普通的企業有點不一樣:我舉個例,我賣女裝一件,交易價格是105元。成本80元。

借: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100

其他應收款——天貓佣金 5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5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 14.5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

貸:發出商品 80

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收入不是105元麼?即使扣除5元的佣金,收入不是100元麼?為什麼收入是90.5元呢?這個簡單點來說,會計入賬的收入是不含稅的,因為稅金會在月末的時候申報到國稅局,所以在一開始,收到的錢不等於收入的錢。由此可知,天貓東西是比較貴的,除了有2%—5%天貓佣金之外,還有6%—16%的增值稅。

雙十一、雙十二等的節日促銷活動的會計處理

無論是雙十一、還是雙十二,促銷打折的商品都是按打折後的價值開具發票的,也就是說,你原價賣100元的,現在雙十一賣50元,你只能按50元來開具發票的,如果你按100元開具發票,不好意思了,你多交稅了。

如果有天貓優惠券呢?“買滿100送20,買滿300送80”之類的呢?

和上面一樣的,都是按客戶使用優惠券後的金額開具發票。

這裡有人覺得,我可不可以設一個“預計負債”之類的科目,等到有人使用優惠券再去衝減“預計負債”。這個,我覺得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方法,這個方法除了增加核算時間之外,最後得到的收入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大的意思。而且有可能會多交稅。

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3]154號)規定:“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的,可按折扣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額。”

反正你記住一個原則,無論是什麼樣的折扣和營銷手法,支付寶收到的金額才是你開發票的依據。那怕是買二送一之類的,收到的款項你都要按銷售了三件貨物進行入賬。

所以,大部份的雙十一優惠,很多都是玩一些數字遊戲,不一定真的打折。畢竟,斷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做,盈利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轉自知乎作者甘德東,知乎中國店寶寶,業天勤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