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美國“稱霸殺器”的真正危機來了?

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被視為美國“稱霸世界”的支柱之一。然而,美國這一重要“殺器”現在正面臨一場危機。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石油巨頭近日接連宣佈,將要求西方買家使用歐元而非美元付款,並在合同中納入懲罰性條款,以防範美國可能對其實施新制裁的風險。此前,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也曾表示,俄羅斯願與歐洲國家展開合作,嘗試用歐元來結算石油貿易。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此舉具有雙重考量:從短期而言,規避美國製裁風險,儘可能減持美元資產;從中長期戰略考慮,俄羅斯欲與其他石油生產大國或主要經濟體通力合作,從根本上擺脫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極化發展。

在應對美元方面,俄羅斯與歐洲似乎早有默契。當前,鑑於全球力量格局變化及歐美關係裂痕漸深,歐盟正計劃提升歐元國際地位。今年9月,歐盟就曾表示,將建立一個向伊朗、中國、俄羅斯等國開放的SPV機制,歐洲企業藉此將繞開“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

長期以來,儘管SWIFT聲稱“中立”,但美國卻利用該系統對許多國家和企業進行制裁,在被歐洲及其他國家詬病的同時,亦不斷消耗自身的國家信用,這些都令外界此輪對美元的“宣戰”在意料之中。

有輿論認為,俄羅斯與歐盟出招不僅將威脅到美元的儲備地位,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也將迎來真正挑戰。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學者孫立鵬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表示,從長期看,美元霸權的基礎將遭受削弱。一方面,美國在“自掘墳墓”。美國要想維護美元霸權,必然要保持經常性項目逆差,貿易赤字不可避免。但特朗普恰恰在全球揮舞關稅大棒,要實現所謂的貿易平衡,實則在動搖美元的根基。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肆意對俄羅斯等國發起制裁,加大其他國家拋售持有美元資產的力度和意願。加之美國聯邦債務已超21萬億美元,不排除形成全球投資者的悲觀預期,共同減持美元資產。這些因素已經成為削弱外界對美元信心的諸多風險點。

孫立鵬進一步指出,另一方面,美國之所以敢如此揮霍美元信用,在於全球尚無其他貨幣可以替代美元,美元資產仍具有吸引力。但未來伴隨新興市場貨幣的崛起,這一現象將出現改變,國際貨幣體系朝多極化發展。最終,美元的諸多風險因素,加上國際貨幣體系多極化的悄然發展,不排除彙集成“完美風暴”、美元跌下“神壇”的結局。

需要指出的是,從中短期而言,歐元若想發揮更大作用仍尚需時日。孫立鵬表示,目前,歐洲深陷脫歐、敘利亞難民、伊核等問題的拖累和影響。政治分歧、缺乏統一財政等問題,制約歐元成為國際最主要貨幣。與美元相比,歐元匯率波動也更為頻繁。鑑於此,維護國際貨幣體系健康發展,依然需要各方做出更多努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