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出於《易經》中的“厚德載物這一”中華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

一凡養生S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鬼谷子和老子眼裡,“德”是指所有萬事萬物的屬性特徵狀態等等。到了孔子探索研究社會公共道德產品規則規範的儒家哲學以及咱後人的學習理解,才逐漸把“德”用來專指高等級人類所特別具有的品質修養和文明人類屬性。

“厚德載物”既類似於“上善若水”強悍適者生存特有屬性對客觀規則規律的掌控運用,也類似於“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特有屬性對各種客觀運動規律屬性狀態所進行的兼容磨合。

學習掌握運用更多有益的屬性特徵,才能順應紛繁複雜的萬事萬物的各種運動變化,才能做到上應天道,下利民生。


竹筒夫子的鋼筆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流傳甚廣,但兩千年來,知之者多,能解者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

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的品格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崇尚美德,容載萬物.



我們可以參照《道德經》,就更容易正確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何謂“自強”?《道德經》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只有自勝,方可稱強,“自強”便是自我超越。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可以生生不息。



何謂“厚德”?《易經》全書共闡述各類“德”有十餘種,包括“文德”、“懿德”、“崇德”、“謙德”、“龍德”、“君德”、“居德”、“育德”、“天德”等,並且對應闡述了具有這種美德會有何種好處,比如“無咎”、“乃亨”、“富有”、“有終”、“不辱”、“不去”、“天佑”等。如果德行淺薄,就會“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行深厚,就能承載外物。外物是什麼呢?就是“名、利、位”,統稱之謂“福”。

所以,厚德載物的意思就是,修行自己的品德,讓德行深厚,才能承載更多的外物(福)。



以上這兩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人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會越混越差直至完蛋(息);人如果不修德行、道德敗壞,就會承擔不起外物(福),甚至惹禍招殃,就如《道德經》裡說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所以,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相輔相成的,自強和厚德不可偏廢。


楚澤平


關於厚德載物,古往今來,無數次被人提起和引用,亦有許多人把此四字立於廳堂之中央。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就我的理解來說,厚德載物它首先強調的就是一個

“德"字,人無德不立,就像我們常說的做事先做人,

強調人要有寬廣的道德胸懷和處世原則。在有“德"

的基礎上,才能像寬廣深厚的大地那樣承載、滋養和包容萬物。

而就歷史而言,厚德載物表徵著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承載力和寬容謙和的品格精神。當然,在現在厚德載物又被人們常用於教書育人上,它往往指向於用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來培育學子成才。

綜上所述,筆者很贊同您之所述,厚德載物是一種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它是一種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一個精神支柱。

區區拙見,不知您以為然否。



小劉的春秋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對坤卦的描述。

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為大地寬厚和順,因而承載萬物;君子也應如此。

坤為地,地大而廣博,厚而處下。《彖傳》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意思是:大地偉大,滋養萬物,順承天道變化。大地厚實,承載萬物,大地的美德,廣大無垠。

可見,大地的德行主要在於:1.滋養萬物;2.順承天道。


那麼君子如何“厚德載物”呢?

第一,要審時度勢,順承天道。坤卦卦辭說:“元亨,利牝馬之貞。”與之相比,乾卦是“元亨利貞”,而坤卦只是“利牝馬之貞”,像牝馬一樣順從才會有利。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人們堅持操守,各安其位,不要犯上作亂,不要桀驁不馴,破壞社會秩序。引申過來,便是應認清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道德義務。

第二,要寬以待人,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大地寬厚,才能滋養萬物;人寬厚,才能容人。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君子寬和待人,厚德濟世,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佩與支持,進而取得巨大成功。



《孟子.梁惠王上》描述了孟子所謂的“王道”:“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在儒家看來,

一個人的德行是可以不斷積累的,內心有德,必然顯示在行動上,他的行動又會使他人受益,從而轉向親近他、支持他;漸漸地,在不同人之間,會形成一種“德行落差”,德行低的追隨德行高的,這德行高的人追隨者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足以改造社會的政治力量。

《周易》各卦之間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互相轉化的。當具有順從的“坤”的品格的人力量不斷積累,其境遇會不停轉變,所體現卦象會轉向更加積極主動的方面。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仍舊對商朝稱臣,正是由於他堅守“坤德”,但這種順從不是一味地軟弱退讓,而是不停地積累力量的過程;到了周武王即位,周的“德行”終於達到頂點,此時正是坤卦-上六所顯示的卦象:“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原來處於順從、從屬地位的力量,終於發展到足以與處於主體地位的力量匹敵的地步,於是龍戰於野,改天換日的時刻到了。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周易》所說的“厚德載物”並不是完全靜止的佛教徒般的“做好事、樂於助人、慈悲心腸、救人於水火”,而是一種融合了發展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成就事業的方法論。

它指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當我們初入社會、正處於無力改變世界的地位的時候,應該順從這個世界的規則,並儘量增加自己的德行,造福於他人,從而爭取更多的支持,提升自己的實力;當自己力量強大到足夠改變世界時,才能試圖更積極地、以乾卦“自強不息”的德行參與到改造世界的運動中去。



斯拉法葉




先解讀《易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意思是坤卦的現象如大地一樣,坤卦即是大地,代表大地,是大地的符號。做人要效法大地,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要效法大地之厚重,尤其是要包容,更能負擔責任,“厚德載物”是儒家道家最高的學問。

大地之德:順承天,大地永遠順從天道規律;厚德,大地又以自己寬廣的胸懷與敦厚的品性,承載並養育萬物,使萬物在其上而生生不息,無怨無悔,無私付出。

所以君子就要“厚德載物”,厚是深厚、厚實,德是品德,修養。厚德和載物是因果的關係,因為厚德,所以載物;只有厚德,才能載物;如果厚德,就能載物。厚德是前提,是最重要的,君子要以自己深厚的品德與寬廣的胸懷去容育萬物。

這句話,影響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華中的精華,是個人修養、進德修業的不二寶典,人有厚德才能有厚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清華大學把“厚德載物”這四個字作為校訓。古語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載就是承載; 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這是我們最早的因果、哲學觀。


心念自在


“厚德載物”原文出自《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翻譯成白話: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該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首先,做人要以寬厚為懷,這是基礎。君子應效法大地,以寬厚的德行,負載萬物。而厚德的基本原則是直率、方正、寬大。直是公正無私的正直;方是處事有方的才幹;寬是寬大為懷的度量。這是每個人處世必須具備的人格魅力。

其次,做人要懂得包容,這是準則。君子擁有了寬厚的德行,還要學會包容。包容的體現在為人處世的態度上,就是溫和、溫柔。《易經》裡的溫柔是一種美德,是人生的價值取向,它鄙棄的是針尖對麥芒和綿裡藏針,是一種禮儀。包容是立身之本,創業的藝術。包容別人也包容了自己,讓社會變的和諧美滿。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也會讓人的心情愉悅,生活中多了一份美好。

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當今社會更應該發揚光大。每個人擁有了寬厚為懷的胸襟,海納百川的氣魄,祖國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愛玩的老沙頭


厚德載物,《易經》言坤之卦也。坤屬陰屬地,故能承載萬物。又因地寬廣無邊,深厚,所以能容納萬物。以人事而言,德行深厚的人,能有“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近代中國人常以祖國與母親比似。其實我們現在的祖國就如坤德,厚而載萬物。一帶一路,無論是富的國家,還是貧困的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主要願意加入,中國都以誠相待,帶協他們走向繁榮昌盛。在國際紛爭中,無論是美國的無理挑釁,奧大利亞的反覆無常,印度的風吹牆頭草…。我們的祖國在國家主權,領土,尊嚴不受到損害的前題下。對他們曾經的不雅舉止,都能夠一笑置之。這就是坤德-→厚德載物。



前塵懶人


此題目確實值得很好討論。正確認識“厚德載物”不僅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有好處,對深入學習易經也有好處。

厚德載物出於易傳,說出於易經本身就不太準確。易傳只是對周易的解釋。將易傳列入易經,本身就有爭議,是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的結果。嚴格說周易也是對古代易經的解釋。卦辭和爻辭只是對易象的說明。

坤厚是坤卦的卦象,將坤厚可以載物轉變成厚德載物,本身和老子說的“天地不仁”就相矛盾。老子的道德經和易傳都是對易經的繼承和發展。後人應當分析這個矛盾的根源。

伏羲八卦產生在原始社會,當時階級尚未形成。更多的是對自然界的尊重。孔子的年代已經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克己復禮是孔子的主張。孔子思想既受當時社會的影響也服務於當時社會。孔子對倫理道德的研究,有其進步意義,社會學和倫理學是由社會傾向的。

易經的德是指道之行,德服從於道,易經的道是天之性。孔子的德是人之德,是人之性的表現。孔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是孔子思想的文化起點。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很好的理解孔子的思想。

厚德載物對中國人影響很大,中國人的性格寬厚仁慈,包容性強就與此有關。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非常迅速,競爭更加激烈,只講人性善的一面,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要忘記豺狼永遠跟在羊群后邊隨時都想享受美餐。


老梁139490047


答:厚德載物,是一個比喻句。在易經後傳中,乾卦,有天行健,君子有自強不息的形容,樣太陽永恆東昇向上至中天的徵照。坤卦,有地勢坤,似月亮一樣天亮了自行落西處下方之理念,就有厚德載物的比喻,象大地一樣能生萬物的本能。這就是儒學視為《人道》中的觀道德觀念,以乾是陽又以日髙為主,代表天之象和日已中天為南高不極的方位。坤是陰又以月為次,代表地之型和月圓滿之形,正是道德經中“高下相盈”之時的方位。

但在'《道德經》中的人文觀念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的順序。顧有陰先陽後的天理認知。地勢坤,君子有厚德載物之本能。意指新紀元,開端是陰元在先,一定要有崇賢禮讓,天下為公的道義美德,才有象大地一樣厚德載物的本能。才能得到追求陽元者的尊重,可用圓滿九齒白月為陰性之核。這就是厚德載物之天理來由的比喻。才有天行健,君子有自強不息的光輝之徵照。有了地道在先屬陰,天道在後屬陽的認知。就有《人和》之道崇尚光明的和合道義理念,顧有陽和日都可排在首位,陰與月都在次位的視角。


夢仙曲


此語出自《易傳、象上傳》中對坤卦的解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取大地為象,而大地又有什麼優美的品德呢?眾所周知,在自然界中,大地能靜靜地居於天之下,任你四時變化,風行雨施,陰晴冷暖,它總是毫無怨言地滋承天道的變化,載負,包容,養育萬物!做人就要像大地那樣,具有寬廣的胸懷。集思廣益,從善如流,宅心仁厚,大度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