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麵?各種料的比例是多少?

薛俊蓮3


如果和麵,我前幾天就寫了一篇各種麵糰的配方,閱讀和評論都很不錯,今天我就藉著這個問題,再把前幾天寫的那篇文章,其中網友關心最多的幾種和麵配方做法細化一下,希望對看過的朋友能夠有幫助

麵條,餛飩,餃子面

說起來這幾種麵糰都屬於死麵團類型,比如:

(1)餃子: 一斤面,五克鹽一個蛋清,四兩半至五兩左右的水

(2)麵條: 一斤面,五克鹽,兩個雞蛋,四兩半左右的水(鹼一克可放可不放)

(3)混沌: 一斤面,十克鹽,四兩左右的水,鹼二克

相信大家細看,都能看出來,基礎都是一斤面,幾克鹽,然後四五兩的水,然後有的加了蛋清,有的加了全蛋,還有的加入了鹼

(1)那我們為什麼不用同一種配方?

: 其實確實都可以用一種配方,不過效果會有些差距,

比如: 餃子面放蛋清是為了讓他更加有韌性,如果放整個的雞蛋也是可以的,不過由於雞蛋黃的顏色是黃色的,包出的餃子皮會發黃,所以才用的蛋清(當然餃子面裡也可以不用蛋清,只是用蛋清效果會更好一點)

(2)為什麼有的放鹼有的不放?

答: 理論上面皮放鹼,據我個人理解,會讓成品更加容易保存,也會讓成品不容易斷裂,所以比較適合麵條和餛飩,

發麵和燙麵麵糰

(1)發麵: 這幾天有人說你是做麵點師的嗎?發麵不是放五克酵母,那好我請問你不放五克酵母你放幾克?你是放三克?還是放十克,別告訴我你放五十克?

按理說酵母放二克到十克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根據溫度和溼度的不同,酵母也需要隨時調整,不過放五克酵母確是不管什麼溫度溼度都不能出問題的,

(2)燙麵: 燙麵是這些配方當中最簡單的,但是操作難度和製作方法比較複雜的一種

都知道燙麵,一斤面,三十克至一兩色拉油或者豬油,然後用水燙,和麵即可

可是就是這個用水燙,出現了很多分支,比如五五燙,八二燙,七三燙六四燙,還有我最喜歡用的全燙

五五燙就是一半冷水和一半開水

八二燙就是,八分開水,二分冷水,這二分冷水也叫回溫水

全燙就是全用開水和麵

個人習慣燙麵做法

全燙麵做韭菜盒子,餡餅,千層肉餅,家常餅等主食

半燙麵做蒸餃,鍋貼,小籠包等主食,所以雖然是一種面可以做很多品種,但是也要很倔不同的性質去做,比如用全燙麵做的小籠包麵皮發黃,用半燙麵做的韭菜盒子口感稍軟有勁道

今天就給大家總結到這裡,今天寫的都是一些個人看法,不代表本人多麼符合教科書,只是做這些年麵點,客人反應還不錯,喜歡就看看,不喜歡就當個笑話看,感謝理解

對了本人最近正在研究下面圖片裡這個蘋果烤花捲的做法,初步做法已經瞭解,不過有會的朋友還希望能夠,提點提點

花捲就是饅頭配方,然後和麵比饅頭面稍微軟一點就可以

這個南瓜花捲就是饅頭配方中把三分之二的水換成南瓜就可以了,所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做什麼都是有一個基礎配方,然後根據基礎配方去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