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圖/網絡 侵刪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春秋時期越國名將范蠡在隱退前寫給好友文種的。他們在越王勾踐的復國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范蠡認為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於是急流勇退。文種不聽范蠡之言,果然被殺。歷史上,凡是戰功赫赫的名將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一、白起。戰國後期,東方六國相互攻伐,元氣大傷,趙國成為秦滅六國的最大障礙。秦趙兩軍在長平對峙兩年,趙國國力有限,不得不換上敢於出擊的趙括,秦國則換上了武安君白起。白起不負眾望,在長平一舉殲滅45萬趙軍。白起本欲乘勝滅趙,卻被秦相范雎阻攔,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秦國發動第二次滅趙之戰時失利,白起認為滅趙時機已經錯過,於是稱病不出。秦昭襄王大怒,將白起賜死於杜郵。


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二、韓信。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全靠張良、韓信、蕭何三人。張良是總設計師,蕭何是後勤部長,韓信則是戰略執行者。論戰功,韓信的功勞最大,戰必勝,攻必取,未嘗一敗。從皇帝的角度來說,武將的威脅是最大的,因此張良、蕭何都得以善終,韓信等一干武將卻遭了毒手。韓信縱橫天下半生,攻滅敵軍不下百萬,沒想到最後卻被一群宮女殺死。


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三、檀道濟。檀道濟是劉裕麾下的一員悍將。劉裕兩次北伐,檀道濟均為先鋒,攻滅後秦、南燕,收復關中、河南、山東等地,一度攻克洛陽、長安。劉裕死後,他的兒子彭城王劉義康自毀長城,將檀道濟一家處死。檀道濟死後,南朝失去了劉裕打下來的大片土地,在軍事上轉為守勢。北魏大軍南征至長江瓜州,宋文帝嘆道:如果檀道濟還在,怎麼會到這個地步!


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四、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也是他最信任的人。玄武門之變,長孫無忌力勸李世民發動政變,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殺掉李建成、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後大賞功臣,長孫無忌以擁立之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獨攬朝政,權傾朝野,被李治賜死。


戰功赫赫卻慘遭殺害的五位功臣,果然是功勞越多死得越快


五、岳飛。靖康之變後,金兵大舉南下,一度打到長江以南,險些生擒趙構。岳飛率領岳家軍奮起反擊,經過十年的征戰,南侵的金兵十不存一,元氣大傷。1140年,岳飛大舉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故土。就在即將進軍開封前夕,趙構連發十二面金牌將岳飛召回,十年之功,毀於一旦。金兵無力南侵,與南宋達成和議,條件是先殺岳飛,然後議和。在趙構的授意下,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慘死於風波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