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国最气场不和的国家,美国却无所谓,还各种拉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跟沙特结为同盟,从此,两国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蜜月期。

咋一看,这个同盟实在有些奇葩。毕竟美国一直自诩美国西式民主灯塔,文化上更是推崇自由开放,最主要的是,美国还十分热衷于推销这套所谓普世价值与体制,在国际上也以此为标准,对各种所谓“威权国家”大加鞭笞。

跟美国最气场不和的国家,美国却无所谓,还各种拉拢

可就是这样一个民主灯塔,居然会跟沙特缔盟,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地球人都知道,沙特跟美国那是绝对的气质不和——政治上,沙特沿用的是中世纪式的封建君主独裁政体;文化方面,该国非常封闭保守,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种跟“美国价值”截然对立的国家,美国居然会将它当做盟友,实在是让人意外了些

当然,其实抛开虚泛的所谓三观,纯粹从利益角度来分析,美国跟沙特结盟还是很合理的。上世纪70年代初,鉴于越战等因素,美国正处在一个相对低潮期,经济方面,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以美元与黄金挂钩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趋于解体。

在当时的情形下,美国有必要寻找黄金的替代品,作为美元价值的支撑,以确保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江湖地位。这种情况下,作为现代工业基础资源的大宗商品——石油,进入了美国视线。石油美元诞生。

既然要玩石油美元,那就有必要确保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掌控。波斯湾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并且这里的石油多用于出口,在全球原油交易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鉴于此,美国必须确立对中东,特别是波斯湾地区的优势影响力。基于这种考量,美国宁愿自己打脸,不顾自己成天吹嘘的所谓普世价值,跟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王权国结为盟邦,靠他们的支持,成就石油美元,并以此为基,打造出自己的金融霸权。

可是,上述种种,都是从美国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沙特的利益角度来看,它与美国结盟,又是基于什么因素考量呢?

很多人看来,沙特这也是别无选择。毕竟波斯湾对美国太重要了,要是沙特政府不答应,那没准下场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话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并非全部原因。毕竟同盟的建立,尤其是长久维持,必须有能让双方都认可的共同利益基础。倘若这种同盟单单是美国单方面受益,沙特却没什么好处,那它压根就没动力去做石油美元的奠基石——毕竟对封闭保守的沙特来说,跟美国这种国家合作,自己国家的整个上层建筑乃至意识形态体系,都势必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这对他们的伊斯兰王权体制维持并无好处。

跟美国最气场不和的国家,美国却无所谓,还各种拉拢


政治上,当时冷战正处在苏攻美守的第二阶段,而具体到中东这个区域,美国当时的优势其实也很有限——苏联的南俄,特别是南高加索领土,正好跟中东山水相连。真要把沙特逼急了,让他不得不引苏联自固,在中东缺乏稳定根基的美国,还真不见得能把它怎么样。

所以,美沙同盟,其实不光有美国的需要,其实也包含了沙特自身的利益考量。这种同盟,其实也是符合它自身利益的。唯有如此,美沙同盟方有坚固的基础,不然压根就不可能维系几十年之久。

那么,跟美国结盟,沙特有哪些好处?这种好处到底有多诱人,竟然可以让沙特突破体制和意识形态的顾忌?

云石君觉得,这主要是沙特维持国家生存的需要。具体点数哦,又隐含着地缘政治方面的考量。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沙特为什么会坚持君主专制》一文中,云石君曾分析过,沙特所在的阿拉伯高原尽管面积不小,但气候恶劣,基本为一片荒漠,可开发价值不高,所以地缘实力本身其实很差。沙特之所以能爆发,全靠波斯湾及沿岸地区石油的开采。

石油让沙特暴富,也改变了沙特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想法。

首先,沙特靠着石油大发横财,这难免会招人觊觎。特别是像伊朗、伊拉克这些山水相连的大国,都有整合伊斯兰世界的宏图愿景。以前沙特这鬼地方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没太大价值;但随着这地方逐渐暴富,难免招人眼红。

所以,沙特这些海湾王权国在暴发的同时,他们的国家安全形势也相应恶化。

当然,沙特靠石油赚了钱,国家实力自然也今非昔比,有足够的资金来整军经武。不过,虽然沙特鱼跃龙门,但真跟伊朗、伊拉克这些不光有石油,还有工农业体系支撑的传统区域地缘大国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最要命的是,沙特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这里同样也是是沙特、伊拉克、伊朗三国的地缘缓冲,一旦爆发国战,沙特赖以维生石油工业很快就会被摧毁。

当然,在之前《地缘政治77:沙特为什么没有将周边小国给吞掉》一节中,云石君曾分析道:波斯湾周边势力犬牙交错,沙特、伊朗、伊拉克三国彼此制衡,再加上三国在海域及周边都有大量石油工业,故为避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般大家还是不敢在这里玩火的。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像伊朗和伊拉克,一直关系紧张,甚至还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要是两伊博弈结束,甭管谁家赢,只要两河平原与伊朗高原这中东两大板块整合为一体,那一个中东霸主就基本成型。接下来,在两伊基础上形成的新国家再来打沙特的主意,那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只要拿下沙特,用不了多久,战争中受损的石油工业就又可以恢复——甚至还把沙特和海湾小国们的份额搂草打兔子一起拿了过去。

在中东,有志于整合伊斯兰世界的国家还真不少。无论他们中谁上了位,沙特这个揣着金元宝的小娃娃,都免不了被他们下锅煮了。甚至极端情况下,某一家在争霸过程中失血过多,说不定也会铤而走险,拿这些又有钱又没实力的土豪给自家补血——像两伊战争后,内伤严重的伊拉克,就悍然入侵科威特,直接引发了海湾战争。

沙特自然不想坐以待毙。但它孱弱的地缘实力,又决定了,其面对两伊这类强势对手时,注定后劲不足。鉴于此,沙特要想自保,就必须引入外援。

跟美国最气场不和的国家,美国却无所谓,还各种拉拢


而美国,则是相对最好的选择。

虽说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跟伊朗、土耳其乃至于伊拉克等中东大国都有这样那样的勾勾搭搭,不过说一千道一万,美国的中东战略,是保持中东各国的均势制衡。避免任何一家坐大,以威胁到自己这个外来户对中东秩序的主导权。

而中东各本土大国中,论富裕沙特当属第一,但论战争潜力,沙特排名基本垫底。美国跟沙特结盟,首先能将水搅得更混;其次,鉴于沙特自身资质有限,坐大而不可复制的可能性也相对最小——这意味着它相对来说最“安全”最低;最后,在上世纪70年代时,伊朗已经逐渐成长为中东最强本土大国,再发展下去,就很有可能强龙不压地头蛇。而美伊同盟的存在,以及伊朗阻击苏联的重要价值,又导致美国不便直接对付伊朗。这种情况下,再扶植一个沙特,在某种程度上能对伊朗构成制衡。而到后来,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伊反目成仇,这种情况下,沙特制衡伊朗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基于这些政治考虑,再加上石油美元的意义,美国当然需要对沙特另眼相看。

有了美国的加持,沙特的国家安全算是获得了保证。而来自沙特的支持,也让石油美元获得了坚强的战略支撑,美国的金融霸权重新得以巩固。

而美沙同盟成型,还对冷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石油这个武器,美国对苏联部署了新一轮经济反击——长期打压油价,摧毁苏联财政。美沙的默契配合,使整个80年代的国际油价都长期保持低位,这给主要靠出售石油换取外汇的苏联财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并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只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打压油价,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当然是乐见其成。但沙特也是靠卖油混饭吃的。油价长期低位徘徊,这意味着收入也大幅缩水。倘若这种缩水是一两年,那沙特可能还无所谓。可这一缩水就贯穿了整个80年代——这损失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就为了帮美国,沙特就甘愿承受如此惨重的代价?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沙特跟美国的同盟,本身便是建立在二者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哪有放着十年的大钱不赚而去支持美国的道理?故而,沙特此举,其背后也有自身的利益考量。

那么,沙特的这种考量是什么呢?它为什么拼着出血,也得耗死俄罗斯?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98——沙特之第三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