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師被其它老師公認上課上得好,但學生成績就是不行,還年年倒數第一?

我上網來看看


通常,被本校其他老師公認上課上得好的老師,學生成績應當是很不錯的,否則,怎麼會被其他老師公認?在一所學校,能被公認上課上得好的老師,首先成績要好,這是前提條件,因為老師的判斷標準更直接更現實,不象某些專家那樣空洞虛幻。


當然,的確有個別老師上課非常“精彩“,課堂氛圍很好,學生聽得也很好,但一到考試,學生的成績就是欠缺一些,甚至成績很差,這部分老師,或許是理想主義者,不在乎考試,不在乎分數,覺得受到學生的認可就可以了,只要學生喜歡就可以了。現實生活中,是有這樣的老師的。或者只顧課堂精彩,沒有真正落實知識點。


但教育是很現實的,對於學生而言,只有精彩的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終究會面對中考高考的檢驗,老師的課上得很精彩固然很重要,學生聽的效果怎麼樣更重要,學生有沒有掌握知識點,有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技能,能不能在中考高考的戰場上實現夢想,這更重要,如果有老師不在乎這些,也是在誤在子弟。


現在全國大力推行教與學方式的專變,要求課堂老師小講不講。這樣的轉換有必要,但不能走極端。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上優質課或公開示範課的老師是教師中偶像,在聽他(她)講課時,那嚴肅紀律,滔滔不絕的標準普通話,抑揚頓挫;提問時學生的活潑開朗使在場領導和師生大開眼界。成了本地同行中名師,又是錄像,又得獎金,真是名利雙收。但是到了期末測試或升學考試他(她)教的學生的成績大部分都不樂觀,在平行班級裡示範課的"專家"不如普通的老師所教的學生考的好…

很多學生家長都不解,以前這樣好的老師怎麼了?而且受到了處罰調離去差點學校"充軍"。

這些只有同事瞭解。

我們大家記得一句民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教師為了領導安排的示範課每天找資料、備課、請同科教師聽課點評…,這樣反覆多次才到時去上場,就迎來一次次掌聲。

古人云"樂極生悲"。

由於示範課老師為了領導的信任去表演,浪費了自己的上課,讓自己的學生陪著自己一次次示演而耽誤正常上課秩序。上級有了政績,而自己成犧牲品。我想這就是所以很多老師不願幹示範課的原因吧。

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不知道對否…


丹青860


學生成績好不好,主要在於知識點的落實,而不僅僅是老師上課好。

與本題相反的,有些老師上課並不精彩,但他的學生考試分數高(在應試教育的標準下,就是成績好)。本人曾經的同事,經歷很複雜,一開始是民辦教師,後來去當兵,轉業後在某工廠做保衛,工廠破產後到我所在的學校做老師,教政治課(現在叫思想品德課)。此人基本不講課,就是要學生背問答題,如果學生不能完成背誦任務,就把這個學生拉倒講臺上一頓胖揍。以至於有些學生畢業後回到母校,要打這位老師。我們當時每學期末都要全區統考,這位老師教的政治課總是全區第一。

但從分數來看,成績的確不錯,他講得不怎麼樣,但通過打罵讓學生落實了知識點,所以考試成績特別好。但從長遠來看,分數高就是成績好的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


非優秀教師


我曾經知道有一個教了幾十年的語文老師,她就屬於這樣的老師。這名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基本功紮實,條理清晰,善於撈乾貨抓重點。但是,課堂氣氛不活躍,比較沉悶,與學生互動較少,沒有激情,不能較好的吸引學生聽課,特別是對於喜歡溜號的學生聽課效果更不理想。她帶班的語文考試成績還不如她帶出來的徒弟所在班級,她教課的方式只是不適應現在學生聽課的需求了,但是,仍然屬於不可多得的好老師。這種老師適合給遵守課堂紀律,學習基礎稍好,能跟上老師講課思路的學生,也適合其它老師去聽課。


微風154663274


公開課要上好首先要做大量全面的準備工作,而且這裡的"好”是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和達成、知識的生成和理解、學生的合作與探究、教師的指導與評價等多方面來衡量的,可以說公開課是搞理論上的素質教育,成績只是學生成長的一個方面。而現今的評價制度唯分數論,加上高考壓力,這就倒逼多數教師和家長只看重分數,其它方面一概不管,在明確的分數目標和充裕的時間保障下,成績突出成常態。而經常上公開課的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持續發展,成績差一些也正常,但也並不會差很多。兩種方式孰優孰劣我們無法判定,但作為曾經的學生,我還足喜歡公開課上的好的、更關注學生全面和持久發展的老師。


大吵吵289


公開課講的好的老師,成績往往不會拿第一,或者說拿第一的機會不多。根據我自己教學體驗談談這期中的因素

教師要講好一節公開課,需要一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靜心準備,耗費太多精力,所以導致對學生知識點的鞏固不到位,拿小學生來講,尤其語文學科,學生自學能力強,即使教師教學設計一般,也不會太多影響成績。

然而當老師沒有把時間用在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鞏固上,學生成績下滑會很嚴重。

去年我為了準備一場公開課,耗費了兩個月,本來計劃十一月份舉行展示活動,後來延遲到十二月份,這個任務讓我倍感壓力大。自己也是精益求精的性格,所以導致我們班成績由第一後退到第六名。後來經過自己努力,上升到第二名。

再就是公開課講的好的老師注重對孩子全面發展教育,然而有些老師只注重做題。而不培養孩子的書寫,也不注重對孩子朗誦和口語交際等方面的提高,寫作文也是讓孩子背熟的例文。

因為公開課講的好的老師把時間分配到了對孩子全面發展,雖然暫時成績居後,但孩子進入高一級學府,會發現,多方面能力一併提高的學生,多方面素養較高,學習成績有很大上升空間。


燕兒fly


不評公開課、表演課。當前的中小學教師,是足以完成學科知識教學的。隨著教學的深入研究大家都已經認可學生主體這一事實,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控制,佔有學生的時間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了。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之大是無關人無法想象的。高中學生每天老師在學生面前上課的時間超過15個小時,29天*18小時的作息時間。長此以往,我想任何的興趣、愛好都會被摧殘折磨,消失殆盡。對於教師而言,佔有學生業餘時間就是佔據成績突出的制高點,老師的競爭對象不僅僅是同學科的老師,還包括本班的其他幾門任課教師。如果兩個老師在課後作業:一個老師精心設計課堂內容,課後精選練習;另一個大量佈置作業,學生為了完成作業需要到夜裡一點甚至兩三點結果會怎樣呢?我想對同一個學生來說,一定是作業多的考試成績要高。當然,也必然有一些老師有極強的個人能力、魅力,足以讓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專研他的學科知識,這種教師無疑是優秀!


笑看雲起FelixFrancisClar


現在的公開課花架子似的太多。往往為了追求所謂的課堂互動,或者是課堂形式多樣化,或者是教學方式新穎等等。就千方百計的運用各種多媒體手段,或者是小組教學等各種的教學方式。但是這個只是外表的一種形式而已,你要是仔細的分析公開課的課堂容量不一定大,有的時候外在的形式掩蓋了內在的踏實。能講好公開課的老師外在的表現力比較強一些,但是可能對學生的駕馭能力或者說對課堂的這個學生的反饋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話,就造成了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之間的一種斷層。也就是說,老師交代學生並沒有領會。

我們把這種課堂叫虛假的繁榮,在我們學校裡講公開課,校長就明確規定不需要多樣的形式,也不需要花架子,只要踏踏實實的讓學生學到東西,老師選擇怎樣的方式都是可以的。所以說,公開課講的好的老師,他不一定在平時的教學中能把所有的這個注意到的地方都講到位,可能在知識的落實上沒有注意到,所以呢,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虛空的,沒有互相形成的關聯,也就是沒有融會貫通,還下來之後對知識的反覆在線也沒有做到。




蘭姐的心靈之旅


1.公開課上的好,而且能得到其他老師讚許的話,說明這個老師的課堂注重孩子的持久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比如思維能力,質疑能力,批判能力等等。內行欣賞的角度不一樣的,教學並不是單純地教知識。但一個人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相信在這個老師的組織下,孩子的素養會有很大的提升。

2.成績只是反映目前情況下學生的一種知識掌握情況,很難看得出學生能力上的提升程度,所以為了體現自己的教學成績,有些老師就用題海戰術等方法訓練,畢竟熟能生巧嘛!但每個孩子之間存在差異,按理來說肯定有高低之分,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千萬不敢揠苗助長。況且錯誤也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的,誰能保證考的差的永遠都差呢?最後能逆襲的都是能力越來越強的孩子!

3.樓主提問很顯然沒有搞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之間不見得都是一致的。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贏得了起跑線,能證明你是勝利者?在這個比賽當中,領先落後都很正常,最終獲勝者必然有他過人之處。


漁夫5238


老師課上的好並不能代表學生的成績就會優秀,就像學生課堂上再怎麼明白老師講的知識點,但是在課下不復習,到最後該不會就是不會。

現在,是很多老師來講,並不是怎樣教學生,而是怎麼管理學生,一個會管理學生的老師代出的成績會比一個教的好的老師代出成績要好。再說,現在大多數老師的教學水平都是相差不多的,在此時,更能體現出會管理學生的老師的重要性。

再說,學生的成績和老師教的好壞關係不大,當然,有一個上課上的好的老師也很不錯,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是真正對學生有益的還是那些會管理的老師。老師教的好不如學生學的好,學生聽的好不如理解的好,學生的成績最後還要看自己。

有些家長就認為自己孩子的成績不好怪老師,總想著給孩子轉班,或報補習班,結果呢?不說大家都明白,有用嗎?

所以,學習靠的不是老師,靠的還是學生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