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珠海銀隆自爆家醜,原來的管理層非法侵佔公司10億元?

小車說理財


沒有大機構投資經驗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基本就是給人看你是菜鳥而已。

1.高科技企業投資最怕什麼?

最怕投的企業的高新技術是假的,這個假是指投資時的一些關鍵技術數據檢測數據是假的,那麼這個企業可能就沒有啥價值,或者經濟性,成本是不可能盈利的。那麼銀隆呢?

2.出現技術欺騙問題的通常解決辦法?

有對賭就執行對賭,或者讓創始人外面再弄錢來回購使投資人體面退出。這些方案很多但都必須創始人主動配合。但是魏老闆如果是關聯交易轉走企業的錢,同時人呆在香港滯留,不來參加股東大會,那麼說明什麼?

3.當開始經偵介入並公司官網公告 那說明什麼?

說明企業已經嚴重到自己無法解決,也不可能讓資本市場認同價值,現在是作為不良投資資產考慮,能收回多少就多少,已經不是考慮賺的事了。

綜上:懷疑是董老闆接手後本來以為是管理問題,後來發現原來還是個偽高新。只能報案能挽回多少損失就多少。

以上完全是文學手法的創作,謝腰。


你是逗碧嘛


這件事情,不能盲目下結論,確定誰一定是壞人還是好人。回顧董明珠投資珠海銀隆以來的一系列事件,可以大致做出兩種猜測:


一是,這是一場董明珠徹底掌權的“清理行動”,董明珠扮演了一個“野蠻人”的角色。


眾所周知,珠海銀隆是由魏銀倉、孫國華等人創立起來的,而且在董明珠投資之前在業內已經有很高的名氣,有比較強的技術積累(不然董明珠也不會去收購它)。最開始,董明珠是想讓格力作為一個戰略投資者進去,但被股東大會投票否定,強勢的董明珠決定自掏腰包投資銀隆,投資超過10億元。同時,董明珠還依靠自己的個人聲望,拉來了萬達、京東和央企中集集團。



董明珠2016年年底進入銀隆之後,其實銀隆創始人魏銀倉就逐步被邊緣化。2017年年底,魏銀倉的就從董事長的職位卸任下來,接替他的是他長期以來的左膀右臂孫國華(當時還擔任銀隆的總裁)。但是到了今年3月,孫國華也從董事長的位置上下來,僅僅待了幾個月時間。在此時,有格力背景的賴信華和李志則分別當上了銀隆新任總裁、董事會秘書。


雖然魏銀倉、孫國華從銀隆的管理崗位退下來,但他們實際控制的銀隆控股,還是對珠海銀隆構成重大影響——因為它仍是銀隆第一大股東。


那麼問題來了,珠海銀隆2008年就已經成立,為什麼十年經營沒問題,到今年就曝出了魏銀倉、孫國華的問題?魏銀倉仍然通過銀隆控股持有大量珠海銀隆股份,銀隆發展得好,他也才能獲得更多回報,需要通過這種非正常的方式謀取私利嗎?從個人理性思維的角度出發,這一點是不太容易想得通的。畢竟魏銀倉這樣的精英,不缺理性思維的能力。


當然,目前案件還沒查明,就此判斷魏銀倉、孫國華無辜也太過草率。所以,這裡就存在第二種可能性,即在董明珠入主珠海銀隆之後,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慾望,魏銀倉這位創始人覺得自己會喪失銀隆的控制權。既然珠海銀隆最終不是自己的,那麼何不自己再多撈取一點利益?


不管怎樣,目前自曝家醜,對珠海銀隆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它全國各地投資數百億,資金鍊非常緊張,甚至被曝出供應商上門催債的情況,這會進一步打擊它在供應商那裡的信譽,在地方政fu那裡的信譽,對於它的經營、人員穩定(老的銀隆人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清洗)必然也是一個重大打擊。


孔方財經


最近財經圈除了美股大跌A股大漲的新聞外,最吸引眼球的新聞就是董小姐巾幗不讓鬚眉衝冠一怒為了錢怒告大股東創始人違法挪用資金!而且金額還不小俚,好傢伙10個億呢!


當初董小姐主導格力電器跨行業收購銀隆新能源,就不被看好幸虧被股東否決了,否則想想萬一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現在踩雷了那格力電器的散戶可就慘嘍,董小姐會被吐沫淹死!後來董小姐帶著王健林一眾大佬收購銀隆新能源,這十個億咱老百姓看著是天文數字,對於這幫大老闆來說就是輕鬆愜意的小目標九牛一毛的小錢。



董小姐入主銀隆新能源也有兩年多了,10億這麼大金額一直都沒發現嗎?這財務會計水平也不行啊早該解僱了。現在開始撕逼主因還是和行業不景氣了公司運營出問題了。國家財政收緊新能源汽車補貼,尤其是新能源客車補貼是下坡式的減少,看看上市公司新能源客車龍頭宇通客車和中通客車,業績是一年一降,股價也是一路走低窺一斑而知全豹。

董小姐入主後銀隆新能源後,全國開啟拿地模式這是萬達房地產套路啊,高管也是清一色換人,銀隆創始人遠走香港,創始團隊全部被掃地出門,一朝天子一朝臣。重用從格力帶來的嫡系部隊,用得順手,用的安心。



不過隔行如隔山,無論是房地產拿地開枝散葉模式,還是格力的家電運營管理方式,很明顯不適合銀隆的造車行業,為什麼不用格力的工匠精神改變銀隆新能源存在技術缺陷,以技術戰勝對市場呢?董小姐入主後傳出的不是拖欠供貨商的錢,就是銀隆園區發放不如預期全是負面新聞,馬有失蹄董小姐也有搞不定的時候。


銀隆新能源目前距離新能源第一梯隊是越來越遠,董小姐做主後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加大。銀隆新能源技術上的病根無法根治這個體虛多病就好不了。兩年多了董小姐一氣兒的折騰也沒能妙手回春,這個節骨眼上爆出10億資金挪用和原元創始人對簿公堂的鬧劇,怎麼好像很眼熟?對了樂視網的套路不就是這個嗎?創始人大股東就是不回國,白衣騎士接盤俠追著喊著讓還錢。


董小姐這次對簿公堂是非曲折誰對誰錯,紅竹求生欲強不敢胡說亂說,搬個板凳吃瓜看戲,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北京紅竹


【銀隆新能源股東內訌,銀隆創始人魏銀倉:已起訴董明珠】針對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發佈的該公司原董事長魏銀倉等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10億元的說法,魏銀倉回應,“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當再追問具體起訴董明珠的原因與目前進展時,未得到魏銀倉的回應。

如果要做股權投資或者說長期的價值投資,除了行業和經濟週期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管理團隊,尤其是創始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了。

前邊有賈躍亭,用夢想窒息了孫宏斌和恆大集團,最近又有銀隆新能源把格力的董大姐給坑了一把。不管背後的原因孰對孰錯,但實際上必然會影響公司團隊的穩定和經營。一個處理不好,現有的業務分崩離析也並非不可能。

也不排除,雙方為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因為經營理念和戰略方向的不和形成齷齪。其實,對於咱沒啥影響。只是給董大姐長個教訓。

愛崗敬業,安心吃瓜!靜待後續吧


張貴傑


珠海銀隆。

又一個新能源汽車公司出了問題。

事件:賈躍亭的FF公司餘熱未消,近期珠海銀隆被爆家醜外揚。該公司實際控制人以及前高管非法侵佔公司10億資產,被新管理層舉報,目前經偵已經介入調查。

分析:

為什麼這個新聞會被髮酵?原因有二,一是該公司處於當前最熱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二是該公司的股東里面有個名人——格力集團的董明珠董小姐。

珠海銀隆是2009年底創立的,主要研發和生產鋰電池、發動機等新能源汽車配件,近些年也在研究整車的設計和生產。2016年12月15日,這家公司迎來了高峰,與五家企業和個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有董明珠和萬達集團,去年4月6日,珠海銀隆的股權結構被曝光,董明珠個人以1.93億元佔據17.46%,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值得提出的是,董小姐是以個人名義投資的珠海銀隆,並非是格力集團所為。個人出資1.93億元,可見董小姐對珠海銀隆的看重,以及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看好。

講真,董小姐是上一代企業家中最認真之一,一直致力於中國製造,從空調到手機,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都立足於民族製造。但是她的眼光確實不太好,手機已處於紅海的時候,殺了進去,無功而返;她看好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又出現私吞財產的狀況。如果她在這場博弈戰中戰敗,那她將被踢出新能源汽車領域,與這個領域無緣了。

董小姐的造車之路,會否就此終結,我們不得而知,靜等經偵的調查結果。

以上拙見。

願你我終將富有。by戴少然。


少然懂財經


從當年股東大會否決議案,一路發展到今天,說明一個問題:葛大爺說的對,還是要相信群眾。


說不得58362071


董明珠是在拯救銀隆,魏、孫出局,是銀隆長久發展的唯一出路。懂的人自然懂!!


軒轅猴


二股東以公司名義發文狀告大股東,很奇怪的遊戲


南方的風123


事實如何靜待觀察。以董小姐一貫的作風,應該是雙方有了分歧,先張大嘴巴引人注意。創始人把姑娘養大,嫁入你家,除了彩禮,要點下車錢,茶水錢也不為過。


用戶5323442220037


大股東侵佔公司資產的行為在國內是個頑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