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鐵路贛南段開工建設

概述:1993年4月15日,鐵道部建築總公司第十三工程局在貢水特大橋施工現場舉行京九鐵路贛南段開工典禮,揭開京九鐵路贛南段建設的序幕。1995年11月16日11時36分京九鐵路在定南縣老城鄉定河江西與廣東交界處特大橋南段鋪下最後一段鐵軌,當天上午11時37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宣佈京九鐵路全線鋪通。京九鐵路全線鋪通後,1996年9月2日凌晨,第一列進京客車深圳至北京106次列車經過贛州站,8時32分,首列237次九江至深圳直快客車駛入贛州站,結束了贛州不通火車的歷史。此後,贛州鐵路建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正在逐步形成區域性鐵路樞紐。

從小京九到大京九

“其實,京九鐵路原來就有,當時的京九鐵路只是從北京到九江,現俗稱小京九。為迎接香港迴歸,國家決定打通北京至香港的鐵路交通,將京九鐵路連接至香港九龍,俗稱大京九。”市重點項目辦公室退休幹部萬和平說。1992年底,原贛州行署成立支持鐵路建設辦公室,次年下半年,萬和平就從當時的贛州市商業技術學校調入該辦工作,直至今年退休,為贛州鐵路事業發展奮鬥了25年。雖然2005年支鐵辦與當時的市重點項目辦合併,但他的工作內容沒有變化。當年的支鐵辦主要圍繞京九鐵路建設進行徵地拆遷、協調服務,京九鐵路建成後,又增加了爭取鐵路項目工作。2008年,我市又組建市鐵路建設辦公室,併成立贛州市地方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全力推進地方鐵路建設。

京九南端曾為“三邊”工程

因小京九鐵路已經從北京延伸至九江,從九江至南昌以及從南昌到吉安,當時都有低等級鐵路,大京九北端採取國家收購原有鐵路後重新提升建設標準。但南端空白較多,無論是吉安至贛州還是贛州至惠州,都是一片空白,當時的贛州,是全省唯一沒有鐵路的地區,對鐵路建設願望非常迫切。當時的贛州行署主要領導曾向京九沿線縣提出要求,要像當年支援紅軍打勝仗一樣支援京九鐵路建設。京九鐵路南端成了“三邊”工程,即為趕進度,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整個過程體現一個“趕”字。京九鐵路在江西全省共702公里,在贛州境內有262公里,佔三分之一,贛州段的建設由原鐵道兵轉制來的中國鐵路建設集團4個局負責,其中十二局負責龍南、定南段,十三局負責贛縣、南康段,十四局負責信豐段,十七局負責興國段。建設過程中湧現出很多先進事蹟,其中興國縣被評為全國支持鐵路建設模範縣,整個贛南段被評為支持鐵路建設模範段。

京九鐵路在興國拐了個彎

“一般來說,鐵路要求線路要直,速度要快,承載量要大,但京九鐵路自北往南時卻在興國縣拐了一個彎。正是這個彎,體現了有關專家對興國這個將軍縣的特別關懷。”萬和平說。當時在規劃建設京九鐵路時,有希望途經的縣市都想要將鐵路修到自己的家鄉,以期更好地促進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當時省領導也考慮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在鐵路走向的選擇上都很為難,於是讓專家團來決定,在參與投票的7名專家中,以4比3的微弱優勢決定取道興國,以體現對興國這個對共和國的成立作出過突出貢獻的關心關懷。包括後來的昌贛高鐵建設,為了關照到興國、萬安等蘇區縣,在線路設計上竟然呈一個“之”字形。

京九鐵路影響贛南經濟格局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京九鐵路在贛南途經當年的六縣一市(興國縣、贛縣、南康縣、信豐縣、龍南縣、定南縣、贛州市),鐵路修好後,對沿線縣市的經濟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在沒有鐵路的時期,贛南基本以農業經濟為主,東邊縣如寧都、于都、瑞金等經濟相對西部縣比較活躍,但鐵路開通後,沿線縣市GDP、工業投資等明顯快於其他縣,基本呈兩位數增長,如南康的“無中生有”,成衣市場迅速壯大,傢俱產業突飛猛進,信豐、龍南招商引資效果明顯增強,贛縣、興國、定南等城市建設、工業投入增長迅速;鐵路的開通不光在經濟上影響贛南,更在區域輻射力、居民的生產生活甚至思想觀念上產生深刻影響。當年贛南有百萬外出務工人員,這些人員外出基本乘坐汽車,平均時速40公里已經算非常快了,從贛州到南昌要整整一天時間。鐵路開通後,贛南務工人員急劇增長,鐵路也成了務工人員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帶動了勞務輸出縣市的經濟繁榮。

京九鐵路是贛州第一條國家鐵路項目,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此後的“十一五”到現在,贛州的鐵路建設由弱變強。贛州市抓住時機,不斷爭取新的鐵路項目,在2001年爭取到贛龍鐵路開工並於2005年建成通車,2009年爭取到贛韶鐵路項目開工建設,還抓住當年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時機,爭取到贛瑞龍快速鐵路建設,還於2009年、2013年分別制定了兩個文件(《贛州市中心城區鐵路建設總體規劃》《贛州至湖南、廣東、福建等周邊省份鐵路運輸通道規劃研究報告》) ,“總體規劃”成為全國第一個設區市鐵路規劃,後一個俗稱“通道規劃”,為落實《若干意見》對鐵路建設要求而制定。自此,在十二五時期,有了贛韶、贛龍鐵路的開通,贛瑞龍鐵路和昌贛高鐵項目的落地;十三五時期,昌贛線將建成複線,在建的有贛深鐵路(對接珠三角)、興泉鐵路(打通一帶一路並客貨兼顧),爭取開工的項目還有長沙到贛州高鐵(渝長廈高鐵)、南豐—瑞金—梅州鐵路等。

隨著鐵路建設的加快,贛州將構建“3322”(北上中西部3個通道、南下廣東3個通道、西出湖南2個通道、東進福建2個通道)對外鐵路通道佈局,市域內形成“三橫兩縱一聯”(三橫指泉州至衡陽鐵路通道、廈門至郴州桂林鐵路通道、柳州韶關至梅汕地區鐵路通道,兩縱指西部縱向鐵路通道和東部縱向鐵路通道,一聯指井贛鐵路)鐵路網布局結構,爭取實現縣縣通鐵路,形成由昌吉贛客專、贛深客專、贛龍、贛韶及贛郴鐵路構成的“才”字型快速鐵路網,贛州鐵路最終形成銜接6個方向、8條鐵路的重要區域性鐵路樞紐。(記者 鍾瑜)

紀念改革開放40年·大事回顧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