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全國18.7萬個失信主體退出“黑名單”

今天,國家發改委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據瞭解,截至7月底,全國18.7萬個失信主體退出“黑名單”,“信用中國”網站已歸集發佈“雙公示”信息超過1億條,全國企業、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個體工商戶存量代碼轉換率達到100%。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全國18.7萬個失信主體退出“黑名單”

發佈會現場(文帝 攝)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兼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介紹了近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的三方面工作進展。

01不斷加強和規範失信主體信用監管

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對失信主體加強信用監管的通知》,對各地區各部門按標準和程序認定的各類黑名單、重點關注名單主體,明確信用監管有關工作要求。

7月份,相關部門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失信黑名單信息新增31.7萬條,涉及失信主體28.3萬個,退出失信黑名單主體18.7萬個,有關情況已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示。全國法院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159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308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486萬人次,299萬失信被執行人懾於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佈稅收違法“黑名單”案件11667件,累計限制政府性資金支持8303戶,限制融資授信8463戶,1255戶“黑名單”當事人因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後從“黑名單”當中撤出。

02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

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指導意見》,將通過一系列辦法,持續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上網公開工作,進一步提升“雙公示”信息質量。

截至7月底,“信用中國”網站已歸集發佈“雙公示”信息超過1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7744萬條,行政處罰信息2543萬條。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歸集各類信用信息231億條。全國企業、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個體工商戶存量代碼轉換率達到100%。

03啟動19項誠信缺失專項治理

中央文明委印發《關於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 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的工作方案》,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和經濟社會領域出現的失信突出問題,在電信網絡詐騙、互聯網虛假信息和造謠傳謠、涉金融領域失信問題,以及互聯網金融風險等19個領域集中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協同推進專項治理工作落地落實。

來源 | 《中國信用》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