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搭建政府採購信用監管“一張網”

2018年6月,廣東省財政廳正式上線運行廣東省政府採購信用監管系統,探索實施以激勵守信和失信聯合懲戒為主要內容的政府採購信用監管;廣州先行先試探索建立綜合型信用評價體系,將信用指數運用於政府採購公開招標項目的評審過程,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有

1809個項目運用信用指數進行評標……

為深化財政監管領域“放管服”改革,規範政府採購參與主體的政府採購行為,廣東省財政部門積極創新政府採購監管模式,加強政府採購誠信體系建設,搭建起了政府採購信用監管“一張網”

廣東搭建政府採購信用監管“一張網”

實現“三化”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廣東省財政廳介紹,廣東省政府採購信用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後,直接對接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充分運用權威的信用信息,通過“三化”加強對政府採購的事中、事後監管。

一是簡化信用查詢使用。將“信用中國”信用信息嵌入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政府採購系統(以下簡稱“省政府採購網”),實現省政府採購網與“信用中國”直接對接,信用信息全部來源“信用中國”。

二是固化信用必查環節。改變以往查詢使用信用記錄需當事人自行查詢、紙質打印的做法。現在,通過“信用中國”信用信息嵌入政府採購網,在政府採購環環相扣的流程中固化必查環節。

三是強化信用結果運用。查詢和使用的信用信息結果直接推送“信用廣東”網站,實現與相關信用使用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增強聯合懲戒威懾效應。

探索建設交易信用體系

廣州先行先試探索建設交易信用體系,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為加強跨行業跨區域信用平臺建設,推進各行業信用評價應用,著力解決行業信用分割管理、“交易市場”和“履約現場”管理脫節等問題,廣州市財政部門聯合廣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政府採購交易主體信用評價體系,評價範圍涵蓋採購人、供應商、招標代理、評審專家四類主體,並將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理論成果運用於信用管理實踐。同時,為促進誠信體系的標準化管理,廣州還探索建立與之相適配的適合多行業、多地區應用的綜合型信用評價體系,其中以信用指數為抓手,實現信用資源互聯互通

據廣州市財政局介紹,信用指數平臺立足於交易中心企業庫,充分依託廣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可獲取廣州市信用辦、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和市檢察院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政務大數據;並對接市水務局、市園林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的行業信用數據以及異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用數據,實現信用資源互聯互通,並用於信用指數的計算,每日更新。

目前,信用指數在政府採購公開招標項目的評審過程運用,佔評審權重的5%。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有1809個項目運用信用指數進行了評標。

來源 | 金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