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語:Berlin Wall;俄語:Берлинская стена),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含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柏林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現在柏林牆原址擁有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 英語:Berlin Wall)是冷戰期間民主德國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的邊防系統,以將其與聯邦德國管轄的西柏林市分割開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德居民逃往西柏林。由於柏林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包圍封鎖在民主德國境內,因而也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的櫥窗"(德語: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柏林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衝突導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牆修建之前,約有350萬德國居民逃離蘇聯佔領區以及之後的民主德國和東柏林地區,其中1949年到1961年間約260萬人。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波蘭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視為通往西方的通道,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柏林牆修建後在1961至1989年間這類逃亡被大幅限制下來,約有5000人在此期間嘗試翻越柏林牆。1960年起《開槍射擊令》(Schießbefehl)生效,民主德國邊防軍允許對非法越境者開槍射擊,此舉於1982年通過立法被合法化。據截止2009年的統計,被槍殺人數約在136至245人之間,確切死亡人數目則不得而知。

1989年起,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發生"東歐劇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向聯邦德國和奧地利共和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自由開放邊境,民主德國政局開始動盪,大批民眾途經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外逃至聯邦德國。首都柏林、第二大城市萊比錫都爆發了大規模民眾抗議遊行活動。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最終統一。

摺疊

德國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兩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

個德國的分裂對峙持續了41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為東西方兩大陣營交鋒的最前沿,各為其主,各不相讓。這期間,柏林牆的出現,便具有了標誌性意義,成為冷戰的符號和象徵。

1949年,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設在東柏林(柏林的蘇聯佔領區),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恩--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為止。

美、英、法、蘇簽署的四國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西柏林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由於西柏林的領土完全在民主德國境內,蘇聯為迫使聯邦德國放棄西柏林,開始強行對西柏林實施封鎖,前後共造成3次"柏林危機"。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6月24日,又稱"柏林封鎖",其導火線為蘇聯阻斷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1949年5月11日,蘇聯宣佈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後,危機緩和。第二次發生於1958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6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後來以蘇聯讓步結束。第三次發生於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最後以正式開始修建柏林牆結束。美蘇關係以蘇聯宣佈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摺疊

人員流失

1952年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閉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邊境,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四國分區佔領德國

只有東西柏林邊界仍然開放。大批民主德國公民經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造成大量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嚴重外流。人力資源的流失帶給民主德國的直接損失約為70億至90億美元,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造成民主德國225億馬克的教育投資損失, 教授和其他知識分子的流失為民主德國的經濟建設增加了困難。

柏林牆修築前,約有250萬民主德國居民逃離民主德國,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柏林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衝突導致的,它是二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摺疊

非法越境

1960年起,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被迫開放(1989年)

民主德國邊防軍將其視為非法越境並向越境者開槍射擊。1961年8月24日,發生第一次槍擊逃亡者事件。1982年《開槍射擊令》下達後,槍擊穿越柏林牆者被合法化。截至1989年,共有61人因穿越柏林牆被民主德國邊防哨兵槍殺。

1970年,雖然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之間關係有所改善,民主德國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外逃。1971年9月,美、蘇、英、法四國簽署《四國柏林協議》,允許放棄任何單方面改變柏林現狀的嘗試,給西柏林人一個自由出入城市和在東柏林探親的國際法保證。1971年12月20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4] 簽署《通行協議》,人員往來限制略有放寬。1972年5月,美、蘇、英、法四國又簽署《中轉協議》,以緩解西柏林局勢和方便東西柏林的居民通行。1980年,柏林牆的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

1989年,隨著東歐劇變的發生,民主德國出現大批公民外逃的現象,政局發生動盪。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1990年10月3日,分裂41年的兩德統一。

摺疊

阻止西逃

柏林牆是德國分裂期間民主德國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邊防系統,以將西柏林與民主德國領土分割開來。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柏林牆開始為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2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或"強化邊境",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居民逃往西柏林。 柏林牆修建後,在1961至1989年間這類逃亡被大幅限制下來,約有5000人在此期間嘗試翻越柏林牆。拆除過程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民眾湧向柏林牆(1989年)

1989年,受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宣佈開放邊境和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思想的影響,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89年5月起,大批公民通過匈牙利外逃至聯邦德國。

1989年10月18日,民主德國領導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裡希·昂納克宣佈辭職。萊比錫等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政府放寬出國旅行和對新聞媒體的限制等。新當選的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貢·克倫茨表示,民主德國要在世界開放的形勢下革新社會主義,進行徹底改革。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部長會議決定,在人民議院的有關新的旅遊法規生效之前,私人旅遊和關於公民移居國外的規定立即生效。這項規定的內容如下:

  1. 私人出國旅遊不附加任何條件,公民可隨時提出申請,並在短時間內就可獲得通過;
  2. 民主德國警察局立即辦理長期出國護照,警察局和主管國內事務部門可辦理遷居國外的申請;
  3. 移居國外的民主德國公民可經由民主德國同聯邦德國和西柏林的所有過境站離境。

在當時召開的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由於時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將政府放寬私人出境限制宣佈成柏林牆立即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通過柏林牆進入西柏林,柏林牆開始被人為地拆毀。到1989年12月底,東西柏林之間被柏林牆阻斷的主要街道已重新暢通。

據民主德國官方的統計材料顯示,柏林牆開放的最初10天裡,大批民主德國公民湧向聯邦德國。頭三天就有300萬民主德國公民進入聯邦德國和西柏林"短暫訪問",到11月19日民主德國警察局已簽發1000多萬份私人旅遊證,這個數字相當於民主德國全部人口的2/3,其中批准20000份長期居國外的申請。

民主德國政府開放邊界的決定,在歐洲乃至世界引起強烈反應。

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表示願意把兩國在聯邦德國的軍事基地當作臨時住所,接納民主德國難民。喬治·布什說:"這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事件。這是民主德國,當然也是自由的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他命令美國駐軍和美國駐聯邦德國大使向聯邦德國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

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英國完全支持"民主德國人民關於實行自由選舉和多黨制的要求",稱1989年11月9日是"自由的一個偉大日子",開放邊界是"拆除柏林牆的前奏"。但她同時強調還需要保持"非常清醒的頭腦,做到非常沉著和非常實際",因為"局勢發展非常快,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地走"。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勃蘭登堡檢查站(1989年)

法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我們應當為德國人民感到高興和向理解了這樣做的必要性的當局表示祝賀。"時任法國總理米歇爾·羅卡爾認為,開放兩個德國之間的邊界是"非常巨大的事件",並將"帶來和平:如果柏林牆倒了,那就再就也不會交戰了"。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曼弗雷德·韋爾納在一項聲明中說:"40年來對結束歐洲的分裂和結束德國的分裂所抱的希望,從來沒有像今天在開放柏林牆的消息宣佈之後這樣美好。"

時任蘇聯總統、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1989年11月10日致電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表示"支持民主德國領導人作出的決定"。

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臨時中斷在波蘭的國事訪問,返回波恩召集內閣緊急會議,制定政策。聯邦德國各界紛紛稱讚民主德國的這一決定。科爾表示"對我們德國人來說,現在是極其愉快的時刻","應該感謝世界上一切支持我們、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朋友們。這首先是美國、英國、法國政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就不能經歷這個歷史性的日子。我們也感謝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應該提到的是,蘇聯領導人在1989年6月正式訪問聯邦德國期間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曾重申,尊重各國人民的自決權尤應是建設和平與合作的歐洲的因素。"1989年11月10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統裡夏德·馮·魏茨澤克表示"這對我們德國人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一時刻的到來意味著戰後歷史將揭開歷史性的一頁。"1989年11月13日,裡夏德·馮·魏茨澤克親自訪問了柏林牆波茨坦廣場的檢查站。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1990年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併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和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行政建制改為5個州,併入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主德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東西柏林的道路、鐵道及橋樑在圍牆倒塌後迅速接連在一起。

兩德統一後,雖然柏林圍牆不再存在,但仍有其他無數障礙存在,聯邦德國的資本主義席捲民主德國企業,導致數百萬的民主德國人失業。民主德國人認為聯邦德國人貪得無厭,聯邦德國人覺得民主德國人好吃懶做,此一現象並反映在德東與德西地區之間的社會及經濟現象。[4]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

柏林人曾因推倒柏林牆而大感暢快淋漓。但因為當初毀掉柏林牆太過徹底,以至於如今來柏林的遊客幾乎找不到它的歷史痕跡。[4]

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蹟以作為紀念和歷史見證,不斷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參觀。柏林牆的查哨站,原是東西柏林的通道旁邊建了一座柏林牆博物館。[3]

當1989年柏林牆倒塌時,人們將那裡的石塊連地基都挖出來全部出售,對柏林牆進行了徹底摧毀,藉此消除德國人民心中仇恨隔離的屏障。柏林人對柏林牆是否值得紀念還存在很大爭議,柏林不僅是德國分裂的標誌,也是歐洲和世界分裂的標誌,而柏林牆正是分裂的標誌。[4]

許多前民主德國居民認為,前聯邦德國接管了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而前聯邦德國民眾說,他們已經厭煩前民主德國人對社會主義時代的懷念。儘管大部分柏林牆都被拆除,但許多柏林人心裡依然有一道"心牆"無法跨越。柏林自由大學2008年的調查顯示,12%的前民主德國居民和11%的前聯邦德國居民都表示,如果柏林牆沒有被推倒,柏林的形象會更好些。[4]

2003年,2名德國人經過柏林牆塗鴉"兄弟之吻",這幅由迪米特里·弗魯貝爾創作的塗鴉曾是柏林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的情景。由於柏林牆翻修,這幅塗鴉2009年已被官方擦除。

柏林牆——反法西斯防衛牆

柏林牆

2006年,沿著圍繞前聯邦德國地區,政府修繕了一處長達96公里的柏林牆遺蹟,建成了人行道和自行車道。這也是柏林牆遺蹟恢復最長的一段,牆壁上有號稱"東部畫廊"的藝術繪畫,沿著施普雷河綿延1公里長。除了這樣的一小段柏林牆殘留外,地面上的鵝卵石小路顯示柏林牆的寬度和走向。[4]

在2009年慶祝柏林牆倒塌20週年之際,許多柏林人倒希望,當初應該留下更完整的牆體結構作為歷史紀念。為此,德國也意識到了柏林牆實物對紀念的意義,正努力修復多處現存遺蹟。

2009年6月9日,柏林,模特展示以柏林牆上的塗鴉為主題的時裝,以紀念柏林牆倒塌20週年。這些作品的靈感源於一段1.3公里長的,名為"東部畫廊"的柏林牆遺蹟。[3]

2009年11月6日,在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附近,一排按照多米諾骨牌方式擺放的柏林牆牆體模型被燈光照亮。這排豎立在柏林牆遺址上的牆體模型共有1000塊,從勃蘭登堡門到波茨坦廣場綿延1.5公里,每塊重20公斤,高2.5米,上面由兒童們繪製了色彩鮮豔的圖案。這排柏林牆牆體模型是為了紀念柏林牆倒塌20週年而擺放的。[3]

2014年11月6日,德國柏林,8000只發光氦氣球沿原柏林牆修築路線擺放,11月9日晚,這些氣球將攜帶放飛者的個人信息放飛夜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