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的河:在伊洛河邊上看到大白鵝

路過的河:在伊洛河邊上看到大白鵝|十蹠·鄉鎮

鞏義市芝田鎮北石村的伊洛河段。

這段河水,叫做伊洛河,系洛河的一部分,河段從河南偃師市支流伊河河口楊村起,到鞏縣南洛河口入黃河止。

伊洛河,上古時期河洛地區的洛水。

溯源而上,就是著名的洛河。古稱雒水(南洛河),系黃河右岸重要支流,也是陝西省東南部唯一入黃河支流。這條河源出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與藍田縣、臨渭區交界的秦嶺海拔2028.4米的龍鳳山東南側箭峪嶺側木岔溝(岔溝腦),即洛南縣洛源鎮的龍潭泉。《水經注》顯示,“洛水出京兆上洛縣灌舉山,東經熊耳山北(今河南盧氏縣境),《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即此。

南洛河東南流入洛南縣,橫穿中南部,經洛源、眉底、尖角(縣城正北)、柏峪寺、靈口及廟灣等鄉鎮,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盧氏縣境;經洛寧縣、洛陽、偃師等縣(市),由鞏縣東北注入黃河。

史料顯示,洛河在中華文明的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與黃河交匯為中心的地區被稱為“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河洛文化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路過的河:在伊洛河邊上看到大白鵝|十蹠·鄉鎮

北石村種植園裡的小鹿。

路過的河:在伊洛河邊上看到大白鵝|十蹠·鄉鎮

伊洛河邊上的大白鵝。

咱們現在看到的是河南鞏義芝田段伊洛河,目前河道已變窄,水質也說不上好與壞。河岸百年儘管沒有最初的鬱郁蒼蒼,但翠綠還可見。因河道更改,當地村民充分利用水上資源,修築河堤時,留出了河邊湖,養了大白鵝,也為農業新經濟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路過的河:在伊洛河邊上看到大白鵝|十蹠·鄉鎮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