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區塊鏈遇上貨幣03」自下而上的革命:單央行與多央行

撰稿人:國際工業區塊鏈標準化組織(IIBSO)理事;工業區塊鏈(DIPNET)社區理事,Tokenclub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孫航

和穩定幣一樣,E-SDR也面臨著兩個最現實的問題:

●首先,在認可程度方面,無論是SDR,還是其背後的IMF組織,它在國際市場缺乏一個去中心化的認同。尤其是IMF,雖然掛著“國際”的名號,但實際上距離凱恩斯所預想的國際大央行相差甚遠,在美國的影響之下,其缺乏推動超主權貨幣的威信與魄力,所以自誕生幾十年以來,SDR只作為一種類似於“國家級空投糖果”的儲備資產存在,與作為全球貨幣的黃金和美元相比,顯得非常邊緣化。

●其次,即便是SDR獲得了人們的信任,它在分發的決策上也很難做到真正的“去中心化”。從聯合國的經驗來看,這種超大型議會的機制,其權力最後一般都會集中到幾個主要國家手裡,最終成為大國之間的博弈場,而一些小國的利益則會被犧牲。畢竟,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週期,對國際貨幣政策的訴求也各不相同。一個寬鬆的全球貨幣政策,對處於經濟低迷期的國家是好事,但卻不利於那些經濟處於過熱狀態的國家,反之亦然。

結合諸多現實因素來看,即便是作為目前成熟度最高的一種區塊鏈貨幣方案,E-SDR在短期內也沒有太大的可能去在上面兩個方面實現突破。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基於區塊鏈的貨幣將會發展受阻,恰恰相反,對於中心化貨幣而言,區塊鏈這個新生的挑戰者,可能會以另外一種意料之外的方式來蠶食自己的市場份額。具體來看:

■在去中心化認可方面,和貴金屬類似,區塊鏈技術在未來需要像互聯網一樣,通過自己的產品來贏得人們的認可,讓人們意識到,基於區塊鏈的資產確實是有價值的。

■在去中心化發行方面,可以看出,即便是一個去中心化決策的央行,實際上也會存在一系列問題,歐元的例子已經證明,即便是讓每個成員國的央行行長都參與到管理委員會當中,也無法制定出完全符合預期的貨幣政策,這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因於“國際大央行”理論提出者凱恩斯所提倡的“干預經濟”的侷限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區塊鏈貨幣的發行者們很可能會以此為鑑,轉而嘗試倡導“自由主義”的奧地利學派當中最為特立獨行的一系——也就是非國家化的私人貨幣。如此一來,“去中心化的央行”將會被進一步去中心化:也就是不僅僅決策去中心化,連行業格局也呈現出去中心化的分佈。

表:與穩定幣和E-SDR相比,“多央行競爭”的模式儘管並不太成熟,但卻可能是區塊鏈與貨幣最可能的結合方案

「當區塊鏈遇上貨幣03」自下而上的革命:單央行與多央行

對於現有的偏中心化貨幣來說,“多個去中心化央行同時競爭”固然聽上去似乎不切現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計劃現在既具備一定的理論依據,同時相關的基礎設施也已經初現端倪。具體來看:

●一方面,在理論依據上,區塊鏈資產的信仰者們很多都以哈耶克的《貨幣的去國家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與傳統的凱恩斯主義要求央行“熨平經濟週期”不同,哈耶克認為:央行在自然壟斷狀態下,無論決策是否去中心化,都會由於一系列因素而引發貨幣價值的大幅波動,從而導致通脹與通縮。與之相比,面臨市場競爭的私人央行為了拉攏到更多的用戶,將會極力維持穩定的幣值,從而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通脹與通縮的發生頻率。

●另一方面,如果說哈耶克的想法在過去由於金融管制的原因,始終沒能得到哪怕是實驗性質的執行,那麼隨著區塊鏈資產的出現,“貨幣去國家化”、“私人央行競爭”的想法,通過架構底層主鏈的方式,已經具備了落實的條件——金管部門不僅對主鏈的搭建無法管制,而且對超出HTTP/TCP/IP協議棧的區塊鏈通證也難以進行攔截,可以說,每一個底層主鏈,都是一個天生的央行,發行的則是無視外匯管制的超主權貨幣。對用戶來說,這樣的貨幣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如果哪家央行的幣值不能保證相對於商品價值的穩定,那麼大幾率將會被用戶所拋棄。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穩定幣和E-SDR的光芒所掩蓋了的、看上去似乎不夠實際的“多央行競爭”,反而是未來最有可能成為真正“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貨幣”的選項。然而,即便實現了上兩點之後,區塊鏈貨幣也依然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切入到國內與國際貿易中的清結算環節?畢竟,如果僅僅說符合上兩個特點的物質,實際上種類頗多,人類早年進行物物交換時所使用的、包括糧食、肉類、皮毛在內的資源,都屬於這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