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大漢王朝是我國曆史上非常強盛的時代,有很多著名的帝王,比如“三祖五宗”,其中的“三祖”分別就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光武帝劉秀,蜀漢開國皇帝蜀漢烈祖昭烈帝劉備。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那麼這三位帝王,誰的軍事才能更強,更會打仗呢?很顯然!肯定是光武帝劉秀無疑。這三位皇帝都是馬上皇帝,一生中的很多時間過的都是戎馬生涯,但是領兵打仗的軍事才能上,漢高祖劉邦和蜀漢昭烈帝劉備都算不上出色。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漢高祖劉邦的主要對手就是項羽了,但是他和項羽打仗的時候是每戰必敗,而且他的兵力往往要比項羽多的多,比如彭城之戰,劉邦以60萬大軍坐鎮彭城,然而項羽只用3萬騎兵就把他幹敗了,可以說劉邦完全不是項羽的對手,如果不是在後來的垓下之戰中他把軍事指揮權交給了韓信,誰也不知道他將會和項羽打到何年何月。

相對劉邦而言,蜀漢昭烈帝劉備的軍事才能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讚的地方,劉備和曹操的交手幾乎也是每戰必敗,只是在後來的漢中之戰中由於法正和諸葛亮等人的謀劃幫助才取得了勝利,然而在徵東吳的時候,御駕親征的60萬大軍卻被名不見經傳的陸遜擊敗,而且是土崩瓦解慘敗而歸,並且因此鬱鬱而終,可見劉備的軍事才能沒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但是漢光武帝劉秀就不一樣了,此人的軍事才能完全可以用軍事家來比喻,其一生親身經歷過很多次戰役,但很少失敗,只在河北的時候,有一次對付銅馬軍時被衝散過,但是後來劉秀很快反敗為勝收復了幾十萬銅馬軍,還被其尊稱為“銅馬帝”。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但是劉秀在軍事上的輝煌時刻,卻並不是這件事,而是他主導的昆陽之戰,昆陽之戰的時候,劉秀只是綠林軍中的三流偏將,然而在面對王莽的新朝百萬大軍兵圍昆陽之時,劉秀臨危不懼,高瞻遠矚的佈置了在昆陽城下擊潰敵軍的計劃,他只帶領12個人突圍出新朝大軍的包圍圈,然後借來1萬兵力,之後又藉助天氣和天象事件,愣是靠借來的兵力就打敗了新朝的百萬大軍,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兵力相差最為懸殊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但是我個人認為,劉秀最完美的戰役實際上是收服銅馬軍和赤眉軍,這兩股軍隊實際都是攜家帶口的流民武裝,特別是赤眉軍,數量多的時候肯定在100萬以上,能參加戰鬥的力量都有幾十萬人,但是劉秀感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想用殺戮的手段對付他們,於是在戰略上策劃了對他們的合圍迫降,最終使得這兩支數量龐大的軍事武裝放下武器投降,這樣的舉動避免了嚴重的人口殺傷事件,可以說劉秀以他的一顆仁心拯救了近百萬人的性命,真是做到了至仁至善呀。

漢朝皇帝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他,被譽為“最會打仗的皇帝”

歷朝歷代平定天下都不得不用軍事手段,但是能做到像劉秀這樣的作為卻寥寥無幾,作為一方軍事領袖,卻不以殺戮的手段收復對手,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穫,以保全敵我造福萬民的仁心去打仗,這無疑需要極高的軍事才華,《孫子兵法》中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劉秀就多次做到了,所以他也被人稱之為“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