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又到了農曆九月,重陽佳節將至。重陽節在中國傳統中,是一個老人節,也是一個孝親節。因此到了九月,不少人都會以各種形式,對雙親等老人表達孝養之情。佛門中人更是如此。

近期,不少寺廟便都舉行了各類活動,以紀念、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出家人荷擔如來家業,捨棄世間榮華,因此他們對父母的孝養更是令人稱歎。

那麼,現代僧人如何對父母表達孝養之情?古往今來,佛門出家人的孝道觀念又有什麼體現?禪風君與大家一起了解。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擁僧優屬,家中有寶,現代僧人孝父母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棄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在傳統觀念裡,孝養父母,必須是陪伴父母左右。而僧人出家後,在外弘法修行,無法總是陪伴,這就讓社會上產生很多誤解,認為出家人不盡孝。

出家人以一切眾生為關懷對象,出家辦道,是為了有更好的環境精進修行,以利益眾生。這當然不會停留在口頭。例如山東省東營天寧寺,從2008年開始發動“擁僧優屬”活動,便是以僧人父母為關懷對象。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十一年來,東營天寧寺對僧人父母的走訪慰問,關懷溫暖從未中斷,對無數生活困難、遭受病苦的僧人父母給予了關懷和幫助。這不僅為僧人家屬提供保障與關懷,更為僧人免去後顧之憂,從而能安心辦道。

而就在今年,東營天寧寺僧團為齊魯僧人父母啟建一堂祈福法會,並邀請僧人父母觀禮參與,現場為每位老人送上1000元慰問金和紀念品。據悉,“擁僧優屬”活動開展後,這是第二次邀請僧人父母到寺廟慰問。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


在我國,同樣以實際行動孝養父母的寺廟還有很多。其中也包括了臺灣佛教界。例如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便於25年前開始推動“佛化聯合祝壽”

聖嚴法師倡導以環保、簡約且溫馨的方式,傳承尊親敬老的美德,並透過法會、奉茶等儀式,為民眾營造闔家為所有長輩祈福拜壽的感動體驗,匯聚歡喜和感恩的心念,建設人間淨土。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在歲月的風霜中,沉澱了豐富的智慧,為家庭與社會做出無數的奉獻。因此法鼓山提倡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佛門的孝親精神擴大到對整個老人群體。

10月7日,今年的佛化聯合祝壽活動先後在金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羅東蘭陽分院、高雄紫雲寺舉行,共有5百多位觀禮親友和義工,以唸佛、供燈、茶會、切壽糕等活動,為今日676位與會長者祈福。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則是親至園區會場,陪伴大眾唸佛祈福,並透過影像向基隆、新北、宜蘭、高屏的與會長輩傳遞祝福。

果暉法師勸請長輩們,如盼望能得到佛法的祝福,就要先把身體照顧好、把生活照顧好、把心照顧好。這樣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精采、最美好的時光,生活也就沒有老的問題。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法鼓山的佛化聯合祝壽,除了為長者別上迎賓胸花、舉辦祈福延壽法會,邀請年齡最長的壽星,代表大眾切壽糕以外,蘭陽分院今年還同時進行百年樹人獎助學金頒發,老少同堂更加備感溫馨。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佛制戒律,應孝父母,孝養雙親古有之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佛教對孝養父母的重視,並非今人才有,實在來說是古已有之。甚至在佛世的時候,佛陀以戒律的形式確定了僧人孝養父母的合法性,應為性。

原來,在佛陀的諸多弟子中,有一位

畢陵伽蹉尊者,因他的父母貧窮,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所以請示佛陀。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佛陀聽後,集合比丘弟子們開示道:

“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

從那時起,比丘乞食所得,分給父母以作孝養,便成為佛所讚歎鼓勵的行為。戒律之中有明文規定,父母不允許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貧窮而無人奉養時,出了家的兒女仍應盡心奉養,否則便得重罪。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中阿含經》中更是提到,有一位迦葉佛時的貧苦工人,叫做難提波羅,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實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為了奉養他雙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寧可做陶器來維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因此六祖惠能提到:“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這便是說,修行中孝養父母正是落實實踐生活禪的一種重要途徑。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到了近現代,虛雲大師曾以種種苦行的方式,報答母親生育之恩,本煥長老也以燃臂供佛的形式,迴向父母。這種精神思想一直延續至今,可見佛門對於孝養父母,一向都極為重視。

對於這樣的佛門孝親思想,聖嚴法師曾這樣開示:

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那叫做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孝養父母,然後再去佈施放生及供養三寶。


重陽節你準備怎樣孝敬父母呢?來看看這些出家人是怎麼做的



禪風君認為,佛教文化中的孝順,比起一般的孝順思想,在深度上,洞見緣起,在廣度上,普及眾生,確實有一般人所未能體會到的殊勝之處。因此僧人的孝親報恩,更加具有佛法的深意。

重陽將至,禪風君也衷心祝願天下一切父母長輩身心康樂,吉祥如意。祝願各位出家人們,都能安心辦道,以實際修行報答親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