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原本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參加新車上市發佈會了,但這個“慣例”還是被北京奔馳GLC L長軸距版本給“打破”了(P.S.其實就是其他同事活動都排滿了,自己也得親自出馬下)。所以藉著久未參加新車發佈會的興致,來跟大家分享下我對這臺GLC L的看法。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一、加長對GLC來說是剛需麼?

這個問題GLC來回答可“不算數”,因為是否加長,更多要看競爭對手們的腳步是否緊逼而定的。GLC屬於“豪華中型SUV”行列,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自然也是同屬德系豪華品牌奧迪Q5L和寶馬X3。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而以我自己近兩年比較頻繁的試駕和對比各種豪華中型SUV的感受來看,後排空間確實是這些身價不低的SUV當中,需要改變的一個短板,否則絕大多數同價位SUV的後座空間和後排舒適度體驗,相比20多萬的主流緊湊級SUV,談不上有多大的優勢。跟同價位的各種加長軸距的“中大型轎車”,比如寶馬5系、奔馳E級和奧迪A6L們存在明顯的“代溝”——要知道對於手握40萬元至55萬元預算的消費者來說,大多數人的選擇無非就是豪華中型SUV或者豪華中大型轎車,如果廠家們真想提高SUV的銷量,加長軸距貌似還真少不了。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再來看看對手們的狀況,分析下,奧迪Q5L雖然這一代多了個“L”來標榜自己加長,但在所謂坊間火熱流傳“8AT退成雙離合、全時四驅改適時四驅”的陰影下,銷量依然沒能進入狀態。至於寶馬X3,則有些讓人意外的堅持“不加長”。

所以,GLC來說,這時候的加長,時機還挺“狠”的。我所謂的狠,指的其一是同價位的加長SUV還沒有形成充分競爭,其二則是能抓住國內不少消費者“豪車非奔馳不買”的心態,關於這點,看看奔馳這兩年在國內的銷量增速就很清楚了。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二、這次加長有誠意麼?

出乎我意料,加長100mm軸距之後的GLC L售價與之前的國產GLC完全一樣,是42.98萬元至57.60萬元。而且之前“不加長”的國產GLC將停產,從現在開始買到的國產GLC將全部是加長軸距版本。標準軸距版?只有進口的AMG GLC家族和GLC Coupe才有了。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至於後排加長100mm軸距之後的乘坐體驗?我打個比方,如果給GLC L的後排腿部空間打10分的話,那之前標準軸距版GLC大概是6.5分。嗯,後排的主觀感受差別就是那麼大,只要你的身高不超過2米的話,在後排的空間都可以用“很充裕”來形容。如果你更偏向於在這個價位購買SUV車型,我相信這個後排空間會讓你很難抗拒。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所以,奔馳是鐵了心用加長版GLC來“打市場”的。

至於價格?我們直接來個對比好了: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奧迪Q5L無論入門版本還是高配的價格都是最給力的,而且實際的店面成交價格也已經有不小的優惠幅度,局部地區甚至能達到4至5萬元!這對於今年上市的新車而言相當罕見,也可見奧迪Q5L面臨的銷量壓力有多大了。寶馬X3則是入門價格相比GLC L要便宜一些而且基本沒什麼優惠幅度,但考慮到X3並未加長,估計此刻寶馬都已經在撓頭了,要知道從早期的寶馬5系Li、3系Li再到SUV當中X1 Li,寶馬一向是加長軸距市場的“成功例子”,這次怎麼就在豪華中型SUV領域“栽了呢”,相當於送分題都沒把握住了……

“加長”仍是靈丹妙藥?論北京奔馳GLC L上市

哎,跑偏了,簡單來說,就是GLC L要想賣得好,還得看市場的終端優惠幅度。雖說GLC L的產品和品牌都有明顯優勢,但對手們也有“降價優惠”這招“殺手鐧”,所以如果你對GLC L已經心心念,不妨再等一會,相信優惠幅度不用太久就會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