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情,止乎于礼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

很惭愧作为哲学系的一名学生,我并太清楚“君子有情,止乎于礼“的含义。

中文系的学生可能懂,但是可能他们又不会了解句子的哲学含义。因为我的中哲丁伟祥老师,我对儒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直至毕业后的今天我一直坚持儒学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文化,它不应该被抛弃,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这是一种旧思想,旧文化。

回归正题,今天偶然在论坛看到有人发的这句“君子有情,止乎于礼”。

我们再来看一下它所出现的环境:

A把车借给了自己的好朋友B,不幸的是B开车时被货车追尾,车尾变形严重。A的老婆特别心疼,车才开了9个月,提议车不要了主张让朋友低于购买价两万左右接手。

网友评语:“君子有情,止乎于礼,真正的朋友就不应该有生意往来和借用贵重东西。不要太高估亲情友情爱情的约束。古往今来为了钱翻脸的数不胜数。”

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对引用的“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产生了疑问;看似没有毛病,朋友之间的情谊要注意礼束,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尤其不要借用钱财。

这句话可能源自“发乎情,止乎礼”,形容的是古代男女关系,男女之间的感情要受礼节的约束。在古代可能还有一层对贵族限制的意思:针对贵族不能强抢民女,不能不顾及女子的感受,行为要在礼法的限制范围之内。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在我认为,它的现代意义仍然是朋友之间的情谊要注意法律约束,不能因为朋友之谊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但绝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随意借用钱物。

对于儒学,我坚信并坚持要以学习的态度认识它,它是一种深植在中国人血液、DNA里的仁义礼智信。它绝不应该被抛弃、被唾骂,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止乎于心。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