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 臺灣選舉三大懸念之三:如果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過了,大陸如何懲罰蔡英文當局

王義偉

一位74歲的女運動員,正在挑動兩岸關係的神經。

這個人就是紀政,1944年出生於臺灣新竹,祖籍福建晉江。

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紀政是世界田徑賽場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有“東方羚羊”的美譽,國際體育新聞界把1970年稱為“紀政年”。

她曾以身為中國人為傲,也曾熱心兩岸體育交流。在1970年的泰國曼谷亞運會上,紀政對外國記者說:“我的皮膚是中國人的,眼睛是中國人的,我全身無處不是中國人的,我要永遠做中國人。”北京申奧期間,她發起海峽兩岸長跑活動,為申奧造勢。北京申奧成功,她第一時間給大陸體育界同行打電話祝賀。

時間來到2018年年初,紀政搖身一變,變成“臺獨”同路人,領銜發起了“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這項公投的目的,是要將臺灣參加2020東京奧運會以及國際賽事的名稱由目前的“中華臺北”改為“臺灣”。

這項公然挑戰一箇中國原則、挑戰奧運準則的舉動,在海峽兩岸和國際體育界引起極大的關注和震動。

7月份,第一張罰單從天而降。

東亞奧委會取消了臺中市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的資格,9個成員表決時,臺灣投反對票,日本投棄權票,其他7個成員投贊成票。

臺中市不但喪失了一項重要的體育賽事,此前投入的6000億新臺幣,也打了水漂。

如此嚴厲的懲罰,沒能阻擋住紀政,她在催生這項公投的賽道上加速狂奔。

結果,這項公投成案,被臺灣選務部門公告,將在本月24日同九合一選舉一起,由臺灣選民投票做出選擇。

這是本次選舉的第三大懸念:如果這項公投通過了,臺灣選民認為應該以“臺灣”的名義參加2020年的東京奧運,以及之後的所有國際體育賽事,怎麼辦?大陸怎麼辦?國際奧委會怎麼辦?

截至目前,大陸方面一直是國臺辦發言人持續發出嚴厲警告。

國際奧委會則態度鮮明,不斷對臺灣當局示警:5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決議“不予核准任何中華臺北奧委會名稱的改變”;8月,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希望中華臺北奧委會留在國際奧委會的大家庭中”;10月,國際奧委會兩度致函中華臺北奧委會,對此項公投表達關切,再次表明立場。

臺北奧委會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利害,主席林鴻道表示:“一旦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通過,中華臺北奧委會的會籍很有可能被國際奧委會停權甚至開除”。

臺灣當局的做法則是縱容。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表示:“如果公投通過,依照程序將由中華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提出更名”。

蔡英文當局在玩火。

這把火可以一直燒到2020年。

因為2020年臺灣有大選,東京有奧運。從時間上看,臺灣大選在東京奧運之前。所以,蔡英文當局可以肆無忌憚地操縱、放大這個話題,激化兩岸矛盾,激化臺灣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的矛盾,通過這種操作大打悲情牌,固化深綠票源,吸引中間選民選票。

如果2020年大選,民進黨贏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向國際奧委會服軟、修補關係;如果輸了,則會繼續搗亂,繼續鼓動正名,讓新的執政者不勝其擾。

以紀政的腦袋,她想不了這麼遠,想不了這麼複雜。

但是,蔡英文當局肯定想到了。

因為牽扯到臺灣眾多運動員的切身利益,蔡英文當局才這麼肆無忌憚。他們賭的,就是大陸投鼠忌器。

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老鼠滅了,又能保證器皿完好無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