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貨幣戰爭》的爭議

關於《貨幣戰爭》的爭議

“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貨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脹、通縮和泡沫越來越頻繁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是貨幣背後隱藏的集團利益之爭,卻在很長時間不為人知。什麼樣的特殊利益集團左右著貨幣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們如何從政府手中奪取了貨幣發行大權?他們又怎樣製造泡沫和危機,從中漁利?”

“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多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使,我們的經濟實際上是被少數人主導的。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在政治與經濟領域不斷掀起金融戰役,謀求最大的經濟利益。而在經濟動盪不安的今天,中國如何警惕和應對金融打擊,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

關於《貨幣戰爭》的爭議

以上兩段出自《貨幣戰爭》的序言。內容十分吸引人,我初看時心潮澎湃,內心不停的翻湧,彷彿發現這個世界新的打開方式。但是深入閱讀之後,發現作者的寫作風格太過浮誇,有一種觀念捏造歷史的感覺。作者很是巧妙的有選擇的列舉了一些事實,再加上看似平常的假設,構造出的龐大的金融利益集團,讓我感覺作者寫的更像是一部基於現實的金融小說,不想發現和研究。但是,不可置否一部引起了從專家到業餘都有爭議的作品,一定有有其價值有其意義。 坦白地說,很多人讀完之後幾乎無法抗拒《貨幣戰爭》的主要觀點,但是真實世界是複雜的,是由各種因素綜合起來發揮作用的,如果盲目地相信這樣的觀點,就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偏見。這種偏見會影響到讀者對事物的理性觀察,特別是對金融市場的理性觀察與思考。

許多名家也對它做出過評價,其中郎鹹平前輩的評價在網上的影響很大。以下是他的評價:

“《貨幣戰爭》裡面寫了很多事情,但是都是胡說八道。《貨幣戰爭》裡面高度表揚了黃金,可以控制通貨膨脹。我告訴你,歐洲在16、17世紀的時候,曾經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是怎麼來的,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黃金之後造成的。你再想想,今天如果要發行紙黃金的話,你相信哪個國家去發行?還是美國,既然美國發行紙黃金,跟它發行美元有什麼差別,不是一樣的事情嗎,所以用這點來看,你把黃金過於神話包括就是錯誤的,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避險工具,而是一個大宗的物資。國際金融炒家賺錢之後不知不覺,還覺得很偉大,比如說建行一上市,像美國的銀行次級債損失了很多錢,但是銀行的上市賺了1300億美元,這才是真正的水平,賺錢之後你完全都不知道,還幫他數錢還挺高興,比如說包括今天的國家所有的對外的金融投資百分之百是失敗的,為什麼?還包括深圳一家公司跟高盛對賭,你怎麼敢賭了,所以告訴各位,我們對於國際金融炒家的理解太幼稚了,而且對整個的金融集團沒有太多的瞭解,這本書裡面只是片面講一些數字,如果國際金融炒家就是這麼一個水平的話,我們就高興了。他們未來會做什麼事,我搞不清楚,但是我告訴你,07到08年國際金融炒家最高戰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大宗物資的定價權,而且你會發現,鐵礦砂也好,農產品也好,幾乎都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大幅漲價。國際金融炒家利用定價權取代了供需,這就造成了國際大宗物資價格大漲,這才是真正的水平,這個水平不是說說就知道的,希望大家有一定的認識,不要想象太簡單,是非常複雜的,實際上我所理解的國際金融炒家的水平比書上寫的起碼高百倍、千倍以上,你根本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高手,被你感覺出來還是什麼高手呢。”

這是一部具有爭議的書,每個人對他的看法不一。在我看來書中有些觀點確實過於犀利,有些想法過於簡單,但還是具有科普作用和閱讀價值,只是讀者要擦亮自己的雙眼,不要被一些理性的偏見所矇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我讀完這本書也很矛盾,對它的評價不敢妄下定論。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