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體檢”用上國內最先進儀器:可透視大佛體內


樂山大佛“體檢”用上國內最先進儀器:可透視大佛體內


腳手架未與大佛本體和周邊山體直接接觸。

樂山大佛“體檢”用上國內最先進儀器:可透視大佛體內


支撐在地面的腳手架。

最大難點

腳手架不能與大佛接觸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搭建的腳手架與大佛本體幾乎沒有直接接觸。“目的就是讓大佛本體及周邊文物少受甚至不受干擾,這也是此次勘測工程的最大難點!”大佛“體檢”項目負責人、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說,工程通過在大佛左右手部位,分別搭建橫跨手部的兩個鋼體承重平臺,讓平臺承重受力,且所有可能接觸到大佛的鋼管兩端都包裹了防護柔性材料。

“如果是普通工程搭建這樣規模的腳手架僅需15天,而大佛面前的腳手架則需40余天!”孫博介紹,此次搭建的腳手架總重45噸,鋼管總長加起來達11700米。

設備先進

可探測巖體內成分結構

記者在佛腳平臺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拿著儀器對大佛進行掃描。“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三維激光掃描儀,可對大佛全身高精度掃描,數據精度達到毫米級,不用登上腳手架,甚至遠程就能清楚地看到大佛表面的每一處苔蘚、裂隙和斑點。”孫博介紹。

此外,科研人員還用到了被稱作激光灼燒儀的巖體“針灸”設備。這個從敦煌研究院借來的儀器在我國僅有一臺,此前一直用於壁畫顏料層的成分探測,是第一次在石質文物檢測中應用。這臺“針灸”儀可以發出20微米的激光束,最細僅為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它可以在幾乎無損的情況下透視大佛體內,探測清楚大佛表面以下幾釐米左右深度範圍內的歷代修復層和巖體內部的成分和結構。

孫博表示,隨著勘測工作的進展,預計腳手架將在12月10日前後搭建至大佛頭部區域,12月20日前後就逐步拆除,儘快降低對遊客觀賞大佛造成的影響。

專家推測

胸腹部崩裂有兩種可能

目前,科研人員在勘測中也有了初步推測。孫博介紹,大佛面部發黑可能由三個原因造成:一是水鏽結殼,造成黑斑;二是之前修繕大佛髮髻時摻入有炭灰,經雨水沖刷後,炭灰流出;三是受到微生物、植物多重侵害。當勘測工作進行到大佛面部時,將會一邊勘測一邊做部分修繕工作,使其觀賞度加強。

而對大佛胸腹部起鼓崩裂,孫博認為,首先可能是之前修繕的材料出現耐久性問題,雨水無法滲透;此外可能是巖體滲水,這也是世界公認的石窟文物“癌症”。

孫博表示,對大佛胸腹部的勘察預計將在11月10日前後正式開展,並申報國家文物局,決定是否立即開展應急排危工作。如果要做,則將對兩片主要的開裂區域進行部分清除,確保兩年之內不出險情,再交由後期修繕工程處置。

據悉,整個樂山大佛“體檢”工作將進行至明年2月4日。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