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9年小麥再降價,農民不願意種小麥了,吃的小麥是否靠進口?你怎麼看?

心悅則康


如果2019年小麥再降價,農民不願意種小麥了,吃的小麥是否靠進口?你怎麼看?



小麥是否漲價取決於供給量、需求量的影響,並不會無緣無故的降價。當前小麥一斤1.2元左右,從6月以來,小麥整體價格穩定,有輕微的漲價空間,漲價了5分錢左右。

預計2819年的行情與今年相似,下跌的概率並不存在,但漲幅也在一定的合理區間內。


小麥是我們餐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特別是在北方地區,以麵食為主的人對小麥食用量大,而且9月份以來,小麥深加工企業開工率高,帶動了對小麥的需求量。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小麥的需求量更受青睞,意味著小麥未來價格會兩極分化的情況,優質的專用小麥有很大的潛力。據瞭解,小麥畝產在八、九百斤左右,一畝地收益在1000元左右,與經濟類作物相比較收益偏低,但由於產量穩定,價格穩定,所以收益也比較穩定。


小希時間


問題:如果2019年小麥再降價,農民不願意種小麥了,吃的小麥是否靠進口?你怎麼看?

答案:在這裡,可以明確地告訴農民朋友們,從國家政策到小麥市場,都可以感受得到,2019年小麥不會降價,保持一個平穩上升的趨勢。但進口小麥還是存在的,從今年夏糧開秤後,可以說進口小麥對國內小麥市場影響不是很大。



第一,因為今天夏糧減產,總產量下降。今年夏季糧食由於受去冬今春的多次凍害和上春高溫出現赤黴病等病害以及收穫時候出現陰雨天氣,造成小麥減產。大部分主產區今年小麥收購生意清淡,無麥可收。


第二,小麥市場早已出現了供小於求了。由於去冬以來,市場小麥貯存量逐漸下降,國內沒有小麥補充,靠進口小麥填充。進口小麥量是保持穩定不變的,不會大起大落。小麥市場已經早就出現了供求失衡現象。這種失衡現象持續到今年夏糧開始收購後,越來越嚴重。所以看來,到明年夏糧收穫時之間,小麥行情不會走低,只能慢步走高,一直持續到明年夏糧收穫時止。

第三,進口小麥將會仍然存在,不會衝擊國內市場。進口小麥是"中國製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帶來的紅利。國家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高速發展,小麥配額進口將會越來越多。不要把它看作不好的壞事情,其實是一件好事情。從進口小麥可以看出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可以看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走向國際化,這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結果。只要國際貿易存在配額制,存在地方保護意識,我國產品必須走出去,進口糧食將長期存在。這並不是壞事。

總之,作為小麥主產區冬小麥只要不會再降價,農民還是願意播種小麥的。要是進行大面積冬小麥種植調整,直很難找到一種替代小麥種植而經濟收入高於小麥的品種,既不愁銷路,又要種植比小麥簡單的替代品種是非常困難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經過幾年的穩定在1.18元/斤的託市收購底價之後,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下調了3分錢,國標三等小麥是1.15元/斤。而且從政策調控的方向來看,繼續下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國小麥和稻穀市場價格受託市政策影響很大,過去的十幾年裡,兩個品種的市場行情幾乎都是政策主導的。所以,託市收購底價的下調預期,以及陳糧去庫存的壓力較大,帶來的很可能是小麥價格總體水平的下移。



而與此同時,化肥、農藥、種子、柴油、人工等種植成本繼續上漲,使得小麥種植收益下降,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最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逐漸提高,小麥消費已經完全可以依靠國產滿足,近些年的進口量總體有限,大約每年二三百萬噸的數量,而且進口的品種幾乎都是優質專用小麥,用來加工製作麵包粉或作為配麥。而且,入世之後,我國對小麥實行進口配額制度,每年配額數量960萬噸,國營比例90%,配額內進口關稅1%,配額外的關稅65%。這也為小麥進口到國內的數量控制發揮了很大作用。



按照我國小麥年產量1.28億噸左右,制粉消費量8000多萬噸,總的消費量約1-1.1億噸的規模,國內小麥供需已經從前些年的偏緊格局轉變為了供需平衡有餘,但還是存在著區域矛盾及結構矛盾。如果全部依靠進口,肯定是不現實的,一方面,全球小麥產量最近幾年大約在7.3億噸左右,消費量7.4億噸多,年度貿易量約1.8億噸多。

儘管全球產量、消費量及貿易量的總量比較大,但小麥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口糧品種,消費群體大、數量多,而主產國又相對比較集中,其中歐盟、中國、美國、加拿大、澳洲、黑海地區等是主要產區,除了中國之外,也是主要的出口國。一旦哪個地區出現嚴重災害影響到產量,將導致國際小麥價格大幅上漲。2012年黑海地區的乾旱及大火等造成當地小麥減產,使得出口供應下降,進而導致國際麥價大漲,就是明證。



如果我國小麥產量出現問題,同樣不容小覷。所以,為貫徹落實糧食安全新戰略關於口糧絕對安全的要求,對小麥、稻穀生產的扶持不容放鬆,靠進口是不現實的,今年的美國大豆進口就是前車之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