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微博、做手帳 95後女大學生實現月收入8萬元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與法學院大三學生劉思含,是個“95後”的小姑娘。她的另一個身份是有八名兼職員工的註冊公司法人代表。憑藉做手帳,團隊每月有8萬元銷售額。

粉絲從幾十到幾萬 她逐漸成為小網紅

手帳,簡單說就是用於記事的本子。這幾年,手帳在年輕人中間很流行,代表著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

劉思含是重慶人,家境一般的她,有做手帳的愛好,從初中時就開始堅持。高中時,她申請開通了個人微博,發自己做的手帳圖片,當時只有幾十個粉絲。上了大學後,她的微博很快加了V,到大二下學期粉絲已經過萬。

劉思含逐漸把重心放到了微博上。標籤為“知名人文藝術博主”的@Puppy思含哇,從今年3月開始發力,每天更新4到5次,從文字圖片到視頻無所不用,很快每篇推送文章平均閱讀量都超過了10萬,劉思含成了手帳界的小網紅。當微博粉絲量達到3萬個時,商機也來了。今年4月,杭州一家時裝品牌公司找到劉思含,請她去給顧客講如何做手帳,報酬是3天講3小時,3000元。

當微博粉絲量達到4萬個時,劉思含的影響力更大了,找上門來投廣告的公司也越來越多,現在每個月廣告業務量已達4萬元。今年暑假,劉思含對創業團隊進行了整合,註冊了公司,通過微博招聘了5名來自四川、江蘇等地大學的學生兼職員工,有做視頻後期的、有做手帳設計的、有做創意策劃的,平常開會網上聯絡,因為營收穩定,員工月工資在2000元以上,比勤工助學賺得多。

95後創業優勢在哪 產品體驗就是商機

做手帳越來越有信心的劉思含,拉著寢室幾個同學參加了學校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並脫穎而出打入全省總決賽,得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臺立項,獲得了1萬元資助和學校學院各類獎勵。

“每一代人創業,都有每一代人適合的區域。現在很多領域都飽和了,大學生創業要學會揚長避短,互聯網是95後創業賴以揚長避短的工具。劉思含團隊抓住了微博等自媒體營銷的機遇,有著95後創業的典型特點。”杭電招就處指導大學生創業的葉琛琰老師這樣評價。

杭電管理學院的錢昇教授,長年跟蹤研究大學生創業,他也很看好劉思含,“互聯網+,這是現在年輕人創業跟大公司競爭克服自身劣勢的關鍵。”錢昇分析,劉思含切入的手帳領域,是大公司很難形成壟斷的領域。同時,微博工具其實有測試手帳產品的作用,他們對年輕消費大軍口味有即時敏感度,這就是很大的商機。

與劉思含團隊合作創建“木田”手帳品牌的一家公司負責人說:“某一款手帳的流行時間很短,這中間95後最有發言權。劉思含團隊都是95後,他們站在手帳設計的最前沿,我最看重的還是他們代表的產品體驗。”

隨著多種盈利手段的開發完善,劉思含團隊月收入已穩定在8萬元——從團隊創立到現在,只用了半年時間。

(杭州日報 通訊員 葉璟 程振偉 記者 方秀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