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在過七夕情人節?但七夕節的真正由來你知道嗎?

說起七夕,我們兒時都學過課文《牛郎織女》,這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

每年都在過七夕情人節?但七夕節的真正由來你知道嗎?

在很早以前,南陽有個放牛的小夥子,父母早亡,跟著哥哥嫂子生活,嫂子為人狠毒,一天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他趕著牛進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不知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對他說:“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找到了那頭病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等老牛病好後,牛郎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每年都在過七夕情人節?但七夕節的真正由來你知道嗎?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那麼七夕節真正的起因是什麼?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地是中國,是漢族人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我們一直知道七夕節關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但是這並不是節日的真正起因,七夕節的興起是因為古人對天象的崇拜。

每年都在過七夕情人節?但七夕節的真正由來你知道嗎?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那麼,古人為何選擇這一天作為節日呢?專家表示,選擇七月初七絕非偶然,它源於古人對天象、數字和時間的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