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雙十一狂歡網購 可得當心這些“客服”

警方提醒:双十一狂欢网购 可得当心这些“客服”

任山葳繪

“雙11”狂歡網購浪潮經久不退,當你滿心歡喜等待電商折扣準備清空購物車時,或許也有人盯上了你。昨天,市反詐中心發出預警稱,最近涉及冒充客服的詐騙案件呈多發態勢。10月20日至31日,全市共發此類案件47起,涉案金額85.56萬元,給消費者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接到“客服”電話,多留個心眼

據市反詐中心統計,今年1至10月,我市共發生冒充網購客服詐騙案件1000餘起,涉案金額1600餘萬元。其中,被騙女性佔比遠遠高於男性,45歲以下的中青年群體最容易中招。

9月28日,受害人王某在家裡接到一個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王某前段時間在網上買的化妝品批次有問題,可以幫其理賠,但需要王某在支付寶上添加其為好友。隨後,對方發送來二維碼,要求王某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並要王某將收到的短信驗證碼告知自己。王某照做了,將二維碼提供給對方後,收到兩次扣款信息才知對方是騙子,損失了11998元。

此類冒充客服的詐騙手法,大家應該不陌生,還是老套路:第一步,謊稱受害人購買的商品有問題,可以申請退款。第二步,通過短信或QQ發送虛假退款鏈接或二維碼給受害人。第三步,等受害人點擊鏈接並按其提示填寫個人信息或直接手機掃二維碼後,騙子就會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網上盜刷消費,並告訴受害人退款不成功,還需再“退款”,直到受害人發現自己被騙。

今年又出新花樣,從天而降的“VIP”

10月14日,家住鄞州區首南街道的王某接到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幫王某開通了淘寶的VIP,並且賬戶下有個6000元的訂單,如不取消VIP,則該筆訂單需要王某承擔費用,因此需要王某提供自己的個人身份資料及銀行卡信息,並將銀行卡里的錢轉入所謂的銀聯高層賬戶,事後返還。

王某相信了,起初分兩次將150餘元轉入對方賬戶,也確實拿到了返還金。後來,對方要求王某繼續轉賬,王某仍按其操作,直到收到銀行的提醒短信後才察覺被騙,共損失75382元。

市反詐中心民警說,騙子的新招數總結起來無非三步:第一步,引你入局,給你洗腦。騙子往往謊稱受害人的淘寶賬號被誤列為VIP會員,如不取消將扣除相應年費。第二步,切入正題,要求轉賬,引導受害人根據其提示在微信、支付寶等支付軟件上進行操作或進行網絡借貸。第三步,獵物到手,銷聲匿跡,等受害人向其所提供的賬戶轉賬成功後便玩“消失”。

反詐民警提醒:如果收到網購客服電話或客服短信,一旦涉及需要提供個人信息及銀行卡等,必須謹慎對待。不要輕易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或撥打其提供的電話號碼,更不要按照對方的提示進行銀行卡的相關操作,以防被騙。

送貨上門的快遞小哥可能是假的

該類詐騙雖沒冒充網購客服那麼常見,但在“雙11”這個特殊時期也不得不防。

10月31日,慈溪的司女士接到一快遞公司的電話。對方稱,司女士有一個快遞包裹已經處於丟失狀態,因此公司需向其進行賠償,後又讓司女士添加了一個“工作人員”的微信。

司女士與“工作人員”聯繫後,收到一個微信二維碼。“工作人員”讓司女士掃碼登錄自己的支付寶賬號,並在平臺上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號,這樣就可以完成退款。司女士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就按其提示操作,直到收到扣款短信才知這是個騙局。

市反詐中心分析發現,此類詐騙主要冒充快遞公司客服,電話聯繫受害人,謊稱快遞丟失或損壞,可以申請退款。之後,讓受害人添加其提供的微信,然後向受害人發送虛假鏈接、二維碼,實施詐騙。

市反詐中心提醒: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該快遞的全國統一客服熱線,登錄快遞公司官網或在購物平臺查詢自己的快遞信息,確認包裹是否有丟失、破損等情況。未確認之前,千萬不要添加對方的微信,也不要撥打或點擊騙子發來的電話或網址。

寧波晚報記者張貽富 通訊員夏怡雯朱麗霞杜路飛陳瑜劉燕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