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來源網絡

造車可能真的只是一個夢。

賈躍亭的“造車夢”傷及不少無辜,而董明珠的“造車夢”也是一言難盡。

11月13日早間,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一則聲明,瞬間引爆市場。

銀隆新能源聲明稱,公司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目前,公司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向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相關機構已正式受理。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道哥說車

這件事情變得複雜可能是珠海銀隆把還依然是董事的魏銀倉告了,緊接著魏銀倉對外聲稱“已經起訴董明珠”。

這一份是銀隆新能源對董明珠的起訴說明: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新浪財經

董小姐應該沒想到自己一手捧紅的2017年獨角獸企業銀隆新能源變成了自己最大的“窟窿”。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來源網絡

銀隆新能源成立於2008年,創始人為魏銀倉、孫國華等人,公司總部位於珠海,主要經營鋰電池、儲能等新能源產業,2009年開始進行產業化投資,開始佈局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2011年銀隆戰略收購了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並藉此掌控了電動車鋰電池的鈦酸鋰材料的生產技術。

2014至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珠海銀隆在經營業績上也在高速增長。

不過與此同時,珠海銀隆的負面消息也是一件接著一件。比如被爆出拖欠供應商貨款、騙取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專項補貼等諸多醜聞。

銀隆新能源還曾一度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查封。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來源網絡

但誰叫新能源汽車火呢?在此之前,格力電器便已宣佈出手,提出對珠海銀隆的收購事宜。

儘管珠海銀隆採用三維不是市場主流的三元鋰電池技術,其鈦酸鋰電池技術路線也沒有得到大部分業內人士的認可,但格力電器還是給予了銀隆高度認可。

知識點

銀隆的電池技術來源於其收購的美國奧鈦,2006年美國奧鈦開發了一款鈦酸鋰電池,命名為NanoSafe,被當作核心產品推出。鈦酸鋰的優勢是安全性高、充電快、循環壽命長、耐寬溫性能良好,但跟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相比,能量密度較低,也即是應用續航里程較弱。這勢必限制了其應用領域,大多配套於公交車或短途客車市場,當這部分市場開拓放緩或受阻時,生產企業就會陷入停產的困境之中。

有人士表示,“銀隆公交車每跑大概30公里就要充一次電,成本和實用性上均無競爭力可言。目前武安市已經將一些跑鄉鎮的銀隆電動公交車重新換回了燃油公交車。”

但是在珠海銀隆的估值只有50億元左右時,格力提出的收購價格超過130億元。只不過這個提議沒有通過。

“銀隆的技術是世界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是一定要做的。”在2016年12月舉行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董明珠曾發出豪言。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董小姐對造車如此熱忱,她決定以個人身份進行了投資,並持股17.40%,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後,董小姐還拉上了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個人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

有了董明珠的加持,銀隆的前7年與最近這2年,完全像是兩家不同的企業,其身價也在8年間暴漲223倍。

可惜,董明珠的“造車夢”還是碎了。

gif:來源網絡

為什麼會碎?

首先一定是董明珠不瞭解銀隆新能源。前文也提到銀隆新能源多次出現拖欠情況,但拖欠多少沒說。據報道,2017年9月,珠海思齊電動汽車設備公司因討要尾款無果,將銀隆新能源告上法庭,要求銀隆新能源公司承擔連帶償清責任支付剩餘1775.2萬餘元貨款以及違約金。

銀隆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廣州鵬輝、北京國能、深圳沃特瑪、蕪湖天弋是,幾家公司都存在被拖銀隆新能源欠貨款的情況,欠款金額從數千萬至接近4億元不等。

另外,根據銀隆2014-2017年的財務報表,發現銀隆雖然這幾年營業收入上升,但淨利潤在不斷下降。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來源網絡

資料顯示2014-2016年來,珠海銀隆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申報的國家補貼金額分別為5550萬、10.155億元、21.3537億元;三年累計超過30億元。也就是說,國家補貼成為銀隆目前收入的重要來源。

而在今年年初,河北銀隆被當地自媒體曝光,稱其通過拆卸、更換車輛電機,更改車輛大架號等手法,“一臺車變兩臺車”到北京車管所上牌照,從而騙取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專項補貼。

然在珠海銀隆躊躇滿志正欲大展拳腳之時,隨著新能源補貼變動和新能源客車市場的不景氣,2017業績增速開始出現明顯下滑。數據顯示,該企業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87.52億元,淨利潤為2.68億元。而2016年營業收入為78.98億元,淨利潤8.36億元。這意味著其雖營收有所增長但淨利潤卻大幅下滑。此外,2017年銀隆的訂單銷量僅為6042輛,遠遠未達到3萬輛的年度業績目標。

這從側面反映出珠海銀隆對補貼存在較高的依賴度。據瞭解,銀隆2016年申報的國家補貼金額就高達21.35億元,這意味著當年如果沒有補貼將虧損近13億。

不知道這些事,在董明珠決定入股以前有沒有調查清楚。

豪情與陰謀對賭,珠海銀隆水有多深?

圖:來源網絡

其次,董明珠反客為主操之過急。

對於銀隆的投資,董明珠可以說是出錢出力,不僅是押上全部資產,更是全部的信用背書。

當時魏銀倉就透露,“萬達集團並沒有做盡職調查,完全是看在董總的面子。”而王健林在接受採訪時也證實,“沒有經過什麼深思熟慮,就是相信董總。”

但是董明珠入駐銀隆新能源後,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銀隆新能源的企業管理是存在問題的,曾在央視的《對話》節目中,董明珠與魏銀倉對經營理念就有不同的見解。

視頻:央視《對話》董明珠、魏銀倉,解密“新能源的最後一公里”

當主持人問魏銀倉:“要把此前的走路變成跑步甚至衝刺,能勝任嗎?”

魏銀倉的回答是:“盡力而為。”

臺上的董明珠馬上回懟了回去:“什麼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做到!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必須用極致的眼光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麼盡力而為的事情。”

節目播出後一個月,魏銀倉就辭去銀隆董事長職務,而原格力分公司總經理現銀隆總裁賴信華也曾公開表示銀隆內部管理十分混亂。董明珠入股後的銀隆高管中有4位具有格力背景。

gif:來源網絡

再者,董明珠“不懂”造車。鈦酸鋰電池技術在業界存在諸多爭議,真鋰研究創始人兼總裁墨柯曾說,“銀隆是拿著鈦酸鋰這個技術概念,在資本市場圈錢。”

而董明珠依然看好鈦酸鋰電池的技術路線,面對諸多質疑,董明珠依舊堅持造車,但造車背後一系列負面問題以及未來運營發展問題也亟待解決。

此外,因為鈦元素比較貴,導致鈦酸鋰成本較高,因此鈦酸鋰市場佔有率並不高。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動力電池搭載量為14.3GWh,其中鈦酸鋰電池只有0.57GWh,佔比3.99%,當中珠海銀隆佔到國內鈦酸鋰裝機市場的95%以上。

業界認為,董明珠投資銀隆新能源是個錯誤決策,有可能被魏銀倉誤導所致。銀隆新能源在牽手董明珠之前,已經遭遇多項合同糾紛。銀隆新能源承載了董明珠的造車夢,這條路也讓董明珠走的一波三折。

gif:《中國老總》

“很多人笑我在豪賭,每個人有自己的權利,只能說我這個賭的大一點,不惜借債來投入。我投入的不僅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產業。”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董明珠態度堅決,“我覺得新能源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的一次絕好的機會,所以我願意賭,我要投。”

董小姐的“造車夢”不知道何時能醒,但現在她要為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