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卡成了一些詐騙團伙“標配”,隨意購買、能上網還不用實名

今年7月底,泉州市民劉女士上班時收到一封以“省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名義發送的郵件,郵件稱公司建了一個財務工作QQ群,要求其加入該群。

劉女士加入後發現群內人員顯示的名字是公司高管人員實名。隨後,公司“總經理”在群內發信息讓劉女士聯繫客戶“嚴總”。“嚴總”以合同有問題不能簽訂為由,要求退還之前的預付款。公司另一名“高管”提供了“嚴總”的預付款截圖並讓劉女士退還預付款,劉女士按“指示”從公司賬戶轉款48.8萬元至“嚴總”指定賬戶。

之後,發現被騙的劉女士報了案。泉州市公安局辦案人員告訴記者,調查發現,詐騙分子使用物聯卡上網作案,無法查詢到歸屬通信運營商及用卡人信息。

物联卡成了一些诈骗团伙“标配”,随意购买、能上网还不用实名

大家都知道,現在手機卡必須實名登記,監管非常嚴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找到了新的詐騙工具——物聯卡。

近期,多地警方搗毀多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查獲大量物聯卡。多地公安機關表示,在當前多起投資理財詐騙、網絡貸款、兼職刷單、洗錢轉賬等涉網絡犯罪中,犯罪團伙大量使用了物聯卡。

物聯卡由聯通、電信、移動三大通信運營商發行,和普通手機卡一樣具有上網、發送短信功能。物聯卡主要用於物聯網的數據傳輸、連接管理等,多用在共享單車、移動支付、智能家居、物流等行業。從三大通信運營商的銷售渠道看,物聯卡只針對企業進行批量銷售,並不面向個人用戶銷售。

物联卡成了一些诈骗团伙“标配”,随意购买、能上网还不用实名

正常情況下,物聯卡的使用首先要加裝芯片模塊或設備並擁有開發操作平臺,有了物聯網運用的需求,才能批量開通物聯卡。但調查發現,個人通過微信、淘寶、QQ等渠道就能購買到物聯卡,在線支付後商家快遞送貨。

但原本只是面向企業發行的物聯卡,在網上可以輕易買到,通過QQ和微信公眾號搜索“物聯卡”,發現至少上百個商家在兜售物聯卡,不少商家甚至將“不需要實名認證”作為“賣點”公開宣傳售賣,對象基本上是個人用戶。每月充值30元就可享受40G全國流量。

淘寶上一搜一大堆,售價從5元到20元不等。

物联卡成了一些诈骗团伙“标配”,随意购买、能上网还不用实名

淘寶截圖

據新華網報道,多地公安民警提出,目前,物聯卡市場快速發展,但管控明顯滯後,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也給網絡安全帶來較大風險隱患。

物聯卡開卡可以繞開手機實名制,一些商家甚至將“不需要實名認證”作為賣點,給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告訴記者,企業在運營商那裡登記名稱後就能批量購卡,一些智能設備、物流業企業一年需要的物聯卡數以萬計乃至百萬計。實際上,其中有些卡並沒有都由登記企業使用,有的通過層層轉賣流入了“灰色市場”,導致網上販卡氾濫,實名制形同虛設。

物联卡成了一些诈骗团伙“标配”,随意购买、能上网还不用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