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经济学这么有趣……

虽然还有点迷惑,不过合上这本《师说:人文经济学》,头脑像是被注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这原本是一本演讲内容文集,为了避免过分口语化,书的编者将大部分文字“标准化”了一下,但读起来依然通俗易懂,时不时就遇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窗。

全书共五部分(5场讲座),前两个部分比较浅显,第三个部分要有点耐心,第四个部分……哼!第五个部分是方法论的演进。

一. 博弈与社会:浅析纳什均衡 / 张维迎 (简单)

二. 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 陈志武 (简单)

三.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 许小年 (略难)

四.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通缩压力 / 卢锋 (不懂)

五.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 / 林毅夫 (一般)

最有收获的两句话:

① 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是潜在GDP的增长,这和宏观政策没有任何关系。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②人最重要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目标理性)。就是你应该追求什么,不应该追求什么,而不是你要追求的都是规定好的,只是研究用什么方式满足。(休谟 VS 康德)

一. 博弈与社会:浅析纳什均衡 / 张维迎

传统经济学以资源配置理论为核心,关注的核心是财富如何生产、分配。经济学家发展出成熟的价格理论,用优秀的数学模型及函数来解释价格问题,但是他们忽视了人们在实际行为中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社会道德因素、个人的主观判断等。

纳什均衡是一种分析,用来预测互动情况下理性人会有的行为和后果。它的出现让传统经济学发生了一个根本性转变,使经济学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制度中的激励理论,关注的核心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

原来经济学这么有趣……

从纳什均衡和博弈论的角度来看:

社会规则有激励功能——诱导人们保持合作的举措。比如法律,社会声誉等。

社会规则有协调功能——双方有一种解决冲突的合理规则,一个企业/国家的文化就是帮助人们协调出纳什均衡的规则。比如尊老爱幼。

社会规则有承诺功能——就是要付出成本,在成本的制约下,事后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比如企业双方合作签订的协议。

社会规则有信号功能——信号是人们所传递的让别人愿意同自己合作的东西。

但是对于博弈论的假设,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批评:

首先是有限理性。人是想理性,但是能力有限,记忆力有限,加工能力有限,所以现在做的不一定是对自己最好的。

其次是有限毅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抽烟,可能你也知道抽烟对你有害,但还是戒不了烟,这就是有限毅力。

再者是有限自利。人并不是像经济学家讲的那样自利,还存在利他主义。

最重要的是,张维迎指出,人最重要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目标理性)。就是你应该追求什么,不应该追求什么,而不是你要追求的都是规定好的,只是研究用什么方式满足。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我们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东西值得自己追求,什么东西不值得自己追求。在工具理性中,理性在制定目标方面是没有作用的,理性是欲望和情感的奴隶,这是休谟的观点;在价值理性中,理性帮助人们选择目标,所以理性是欲望的主人,这是康德的观点。

原来经济学这么有趣……

总结起来就是,“纳什均衡”创造了一门新的学科,方法就是非合作博弈理论,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从传统的资源配置理论转变成了人类合作,或者说制度激励机制理论。腐败可能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性选择(工具理性)。

荐读:《博弈与社会》

二. 从量化历史看风险博弈与文明变迁 / 陈志武

这部分引用了很多研究成果来论证,严谨而有说服力。核心观点总结一下就是——

人类历史就是与风险博弈的历史,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应对风险手段的进化史。比如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分析,完全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选择定居农耕(避免寅吃卯粮)。人类抵抗风险的四大创新分别是迷信、技术、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 凯恩斯经济学及其批判 / 许小年

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经济大萧条的失业现象,因此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诞生。

古典经济学:市场上自然形成的均衡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下不存在失业。市场的自调节机制是这样的:

存在失业→劳动力供大于求→工资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有助于减少失业&降低企业的成本和价格成本→利率降低→刺激投资→企业用人需求增加→供需缺口缩小→充分就业

但实证研究表明,利率的影响很弱。凯恩斯给出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I(投资)=S(储蓄)。

古典经济学:只要I=S,一定是充分就业。

凯恩斯经济学:不对,即便I=S,失业依然可能存在。(在古典经济学中,I和S由利率调节。)

所以两个学派发生了分歧。

凯恩斯提出,投资由企业家的预期决定,利率调节作用的缺失使充分就业成为小概率事件,利率对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这个“自调节机制”失灵了!即使产品市场上I=S达到均衡,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失业。后来凯恩斯主义走得更远——即使有失业,工资未必下调(工资刚性:工资确定之后不易变动的特性)。

凯恩斯经济学

:当企业对未来感到悲观,投资过低→产出过低→失业,工资刚性的存在和利率的弱影响使得失业没法由市场机制自动消除。结论就是政府干预——对于这种市场自发的经济波动,政府要调控以稳定经济,把投资调节到能实现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去,这是凯恩斯理论最重要的政策含义。

原来经济学这么有趣……

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在市场之外,斯密给出的政府职能主要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

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本是自我支付的。这要涉及到乘数的概念(新增GDP与新增财政收入之比)。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没有成本的,刺激经济→GDP提高→税基增大,甚至税收可以弥补全部的支出。这也就是财政开支带动民间开支。

比如政府花500亿买高铁机车,制造商花200亿买钢材,100亿买矿石,开支链越来越长,需求总量远大于政府最初的500亿。当乘数=1,财政政策的实质是财富的代际转移——我们向子孙后代借钱花。乘数>1,财政政策才是有意义的。(不幸的是,世界各国财政政策的乘数都大致等于1。)总结起来,凯恩斯认为投资取决于企业预期,当民间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政府就要反周期而行,干预经济,增加财政开支,提升GDP。

许小年指出,其实凯恩斯主义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经济过热就紧缩,增长放慢就刺激,只看病症不问病理,是“没有周期理论的反周期政策”。

第二个错误:提倡政府干预、却没有一个关于政府的理论,导致了理论体系的内在不一致性,集中体现在对财政政策的效果估计上。对于乘数的计算上,乘数=1/(1-MPC),MPC是边际消费倾向。民间投资意愿低迷才产生萧条,开支意愿不足,MPC应该是个比较小的数,设想为0.2乘数为1.25,可是在计算乘数时却估计MPC是0.6-0.8,以此论证政策的有效性。这里存在一个

逻辑矛盾。(这个问题我反应了半天!)

凯恩斯经济学被后人误解颇多——

第一,用需求替代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凯恩斯在著作中用的是“有效需求”,后人去掉了有效,只剩下需求。有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收入支持的需求。经济增速放慢不是因为需求不足,而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背后是收入不足,增加有效需求的关键在供给方、在实体经济中,而不在政府,不在货币和财政政策。

第二,宏观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凯恩斯根本没有谈经济增长,谈的是如何使GDP尽可能接近潜在GDP。凯恩斯提出政策建议,目的不是促进经济增长,而是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也就是实际的GDP尽可能接近潜在GDP。凯恩斯主义的这个理论体系根本就没有触及经济增长问题,而只是缩小GDP缺口。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是潜在GDP的增长,这和宏观政策没有任何关系。单纯依靠投资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增长只有通过创新与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也就是说,可持续增长与宏观政策无关。

很多时候,人们把政府做的所有的事情都算作宏观政策,其实宏观政策的定义非常清晰,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简单点说,政府收多少税,花多少钱,央行印多少钞票。只有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原来经济学这么有趣……

图片来源:《师说:人文经济学》 P116

四.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通缩压力 / 卢锋

读不懂,不想嗦话,改天约。(。•ˇ‸ˇ•。)

五.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 / 林毅夫

2009年以后,学界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反思开始增多。当时的理论不能解释出现的现象,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相继失败,而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学习亚当斯密。这一部分回顾了大量历史实践经验,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开始的时候,技术产业都在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之内,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有很多后发优势,可以把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作为技术产业升级的来源,风险和成本比发达国家自主发明技术成本低多很多,所以技术升级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道路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