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枯木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赠古泉上人》

【明】刘熠

花深竹石迷过客,

露冷莲塘问远公;

尽日苔阶闲不扫,

满园银杏落秋风。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诗词大意:古寺幽静,花丛深处,修竹青翠,怪石嶙峋,让来访的客人痴迷,霜露天寒,池塘莲花衰残,询问住持(古泉上人):为什么寺庙庭院里,一片银杏落叶,也不见打扫呢?住持回答道:不用的,自然有秋风去扫啊。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银杏树为我国一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为几亿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的孑遗,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因此银杏树有“活化石”的美称。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长,银杏叶似扇形,如鸭掌状,在宋代被称为“鸭脚”,是银杏树的别名和果实名,银杏果营养丰富,俗称“白果”,从栽培到结果需要30年左右,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取"公种而孙得食"之意。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银杏树高大挺拔,摇曳多姿,葱郁苍健,气势恢宏,尤其是秋天,一片金黄,令人陶醉,是古代寺庙古刹常见的树种。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关于银杏的诗词传世。比如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欧阳修和“宋诗鼻祖”梅尧臣就有多首关于银杏(鸭脚)的诗词以及和诗,其中梅尧臣的《依韵和齐少卿龙兴寺鸭脚树》就很精彩:“

百战蟠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裾。何当避烦暑,萧洒盖庭除。”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赠古泉上人》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刘熠,抱歉的是,关于刘熠的生平未见记录,只知道是明代浙江嘉兴海盐人。这首诗当是诗人去寺院拜访住持古泉上人所作,据笔者猜测似乎应该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可能性较大。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花深竹石迷过客”,这句诗是化用唐朝著名诗人常建的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露冷莲塘问远公”中“远公”指的是东晋著名僧人庐山东林寺住持,净土宗(莲宗)始祖慧远大师,这里用慧远大师代指住持古泉上人。“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采用问答形式融入诗词,别有情趣,充满禅意。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这首诗语言朴素,词句洗练,“花深”对“露冷”“闲”“落”,尤其是“冷”和“落”二字非常传神,把秋天寺庙的闲适幽静、清寂深邃刻画的惟妙惟肖,面对禅院寺庙的优美景色,一片金黄色的银杏铺满庭院,令人湛然空明、心无尘埃,一切都随性而为,自由自在,仿佛领略到禅净的意境。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2018/10/25榆木斋


一日一花一诗:银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