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星辰在線5月2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邊潤鵬)她曾用二十年打拼事業,成為女強人,卻因為遇見花道,喚醒了心中的渴望。放下風光平順的事業,人到中年的她,開始於花間尋覓有香氣的未來。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花道是喻力中年後關於人生的二度創作。)

女強人的蛻變

喻力的這家妙如蓮素食館已有八年,當時是為了在繁忙的工作中尋找一片寧靜,卻不想未來歲月,她隨心境尋覓到花中世界。

坐在素食館中,感受著空氣中迴盪的輕音樂,身心頓時得到寧靜,內心也越發期待與喻力的見面。她正從河西某個花市場趕來,為明天學員的花道授課準備花材。

初見喻力時,她提著花籃子,一身玄色素衣,不施粉黛,一頭齊肩短髮,清清爽爽,不是她說,絲毫看不到過去“爭強好勝”的女強人風采。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她放下風光平順的事業,只為找到內心的寧靜。)

花道,是她三十餘歲後關於人生的二度創作。青春時,她曾努力拼搏儘量做到世人眼中的有為青年。但到中年,她想要過回內心真實想要的生活。

喻力出生在安化山野,長於花茶之鄉。年輕時單一的想法莫過於以後要出人頭地,於是從湖南大學畢業後,她最快地選擇了北京,進入了當時最熱門的世界頂尖的科技公司做銷售,而這是一個與她專業毫不相關的IT行業。

“年輕的時候總是渴望去四處奔波,但其實並沒想象中那麼好。”已過不惑之年的喻力感嘆,“你一覺醒來,你要仔細想一想,你睡在哪個城市的哪個酒店的哪張床上。365天,基本上330天是出差的。”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的東方花道“瓶花”作品之一。)

因為從零開始,為了能在通信行業立足,喻力一直很努力在拼,她的左手臂上有一個淺淺的疤痕,“自己做夢的時候掐的,壓力特別大。”她的個性比較要強,不服輸,尤其是在IT行業的高競爭環境,這種強勢在她身上越來越明顯。

但很快,這位女強人迎來人生第一個大坎。她是2000年回到長沙成立分公司進軍湖南的通信市場,但由於管理經驗的不足中間起起落落,一直到2005年,種種原因,公司面臨倒閉,滿身光鮮一下子化為烏有。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以素養身,以花養神,她是在花道中尋找充實、美好。)

“那時候可以說是痛不欲生,什麼東西都沒有了,也和我奶奶那一年去世的關係很大,我的路費都是找人家借的。”

那年春節,內心驕傲的她沒有回家,而突如其來的打擊也使她產生兩種念頭,“要不把自己嫁掉,要不就一定要把公司做起來。”當時的她內心還是十分傾向成為成功者,這一次她朝手機廣告領域努力,像短信廣告、移動夢網計劃在當時應運而生。

再出發的她成功把公司做大做強,只是隨著工作強度變大,她的生命有點越不堪重負。“有所得必有所失,你看我現在的白髮,只要一天不努力,你就不知道明天是什麼科技在領先。”

坐在已經改裝成花道教室的辦公樓,喻力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我覺得今天挺好,簡單聊聊天。那時候除了談客戶,要麼在喝酒,要麼在做方案,跟一些不想見的人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笑著自己臉都僵硬了。”她頓了頓,繼續說,“好像也是為了當時的這個夢想而去做一些自己其實並不是很想做的事情。”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從小與花結緣,家住安化,最喜歡的事情是摘花。)

二十年的IT行業生活使她十分渴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素衣簡行,寄情於花事在某個不經意的時段闖了進來。

一入花道心不悔

與花結緣,這是喻力從小到大一直不間斷的事。生活在山野,各種野花更是常見常摘。來到大城市,送花成為她與客戶間一座橋樑。

“像我一個從鄉下來的姑娘,不知道該如何去跟人家打交道,那把自己認為是最漂亮的東西來送給你,我覺得應該是很美好、很真誠的一種方式。”

喻力喜歡帶一束花上門,比如在象徵著“祝福”與“聖潔”的百合花的清香中,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漸漸消融。喜歡花,也喜歡以花命名,她還把幾個分公司取名為“茉莉花開”、“薔薇花開”。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的插花作品之一。)

對花,喻力並不陌生,新奇的是插花藝術。與送人時一大捧的花束不同,插花藝術中,花只有三兩支,卻通過去繁就簡和花器的交融中呈現一種歲月靜好的美感。

這種美感是在2012年初一次去日本京都自由行中遇見,“這不是我心目中想要的中國的古典的事物嗎?”這一刻,花道觸碰著她的心靈。

從一開始的興趣愛好,到2015年關閉公司,全心主修小原流花道,並拜師花藝美學大師,也是《一日一花》、《四季花傳說》的譯者楊玲老師,喻力開始體會插花中的尊重、敬畏、取捨、無常。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帶學員是想讓學員成長後再帶學員,讓湖南有更多傳播美好的地方。)

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這小小的一盆花,因日本人自身的喜好、欣賞的角度和四季花草的不同等因素產生了兩三千個流派,插花成為一門大學問。

“學花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課程體系從初等科開始,然後到本科、師範一、師範二,然後到準教授、四級家元、三級家元、二級家元協教授,二級家元教授,一級家元協教授,一級家元教授,最後,一輩子的習修。” 現為小原流花道準教授四級家元晉級中的喻力如此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頓時讓人倒吸一口涼氣。這不僅每一級有相應的課時,而要到她這一階段,得插好72盆花,且每盆花要過關並拿證書方可晉級。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每週四和週六是喻力給她的學員們上花道課的時間。)

這種陽光下素手拈花的美好,在她心中是任何物質愉悅都不能比擬的。而為了學習插花,喻力每月要跟隨老師去不同地方學習,有時候要去廣州,或者南京和其他。採訪前一週,她剛從日本學習十五天歸來。

插花這過程,喻力像是在整理嘈雜繁瑣生活裡的心情。插花時的渾然忘我,讓她專注於心,在每一朵花,每一片葉裡感受自然、生命的變化。從而,心自在,體自然,在插花中相遇內在的美和良善。

花中有人生自在

“花道並不是一種美麗地堆砌,它要去繁就簡,只留下最美麗、最合適的那一朵花,然後插在器皿中間。這過程,你要去與花兒對話,你也會有想象不到的感觸。”

在喻力的花道教室中,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插花作品,桃枝、柳條、杏花、櫻花、玉蘭花……有的氣度雍容華貴,有的似是一幅山水畫,有的高雅脫俗,不一而足。

而欣賞插花作品也是大有學問,花型有直立式、傾斜式、開放式,分主枝、客枝、中間枝,內蘊“天地人”三位一體和諧統一的精神,和自然、儀禮、德行、內心澄明的花道要義。多年來,喻力在此基礎上創新,並開始形成了自己習修和欣賞的理論體系。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的插花作品之一,“文人調”。)

她隨手托起一盆插花作品,告訴星辰全媒體記者,“你看,我把這個當做是一個家庭,主枝是你,高大挺拔直直的立起來。旁邊是你妻子,以45度角的方式來仰望你。而另外一枝是你們的孩子,他正好在你們兩個人的周圍,他可以看著爸爸,也可以包圍著媽媽,彼此互相守望。”

與花兒對話,對喻力的人生改變非常大,所謂相由心生,“寄情於花,故能安首自心”,心的寧靜,帶來的是容顏的優雅、生活的溫馨。

“我看過身邊有太多那種有錢但家庭不幸福的人,部分原因是成功帶來的心性失衡。”喻力感嘆,“其實男人女人應該互相包容,不論誰更優秀一點。”她是由女強人蛻變為花道老師,沒有了咄咄逼人,而是溫柔以待。“我覺得花道是讓女人迴歸柔美和家庭的一個重要環節。”

來向喻力習修插花的人有大學老師、中學老師、博士生、女子特警隊員等等,大家喜歡叫她“妙妙”,這是她走上花道的一個雅號。“現在很多人學,學一門真正的藝術來改變自己。插花有花禮,通過儀式的藝術感,可把心帶入一種意境,得到沉澱。”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喻力正在向女特警們講解插花中的一些方法。)

喻力有一個不小的願望,“想要把家庭倫理這個體系建立起來,很想自己未來十年後,能夠擁有自己的流派。”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古之八大雅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而,“花”即“中華花藝”、“花道”在中國一直不顯,而在日本卻大放異彩,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喻力主修的小原流花道是日本一大流派,“作為中國人,誰不希望自己學我們自己的中華花藝?‘花道’這個詞亦被日本註冊了。所以,我想試試。”

走上花道後,喻力的大部分時間和興趣全在花事上,其餘在家庭。也因為花,她的兒子認識到媽媽的另一個屬性,時常發現一些好看的花想著給她帶回去。

喻力也是信佛者,正如花道源於佛堂供花,喻力帶著學員們在長沙開始喚醒花道中的一些中華古典文化,像花朝節、歲時清供、香花供佛,讓生活更美,讓自己更美。

“很多人問我:是什麼力量讓你放下風光平順的事業?在人到中年,來潛心學花道?為什麼?將來有什麼用?我想,我現在所呈現出的生活狀態,那就是最好的答案。”喻力以素養身,以花養神,在花道中尋找充實、美好。

138期丨喻力:四十歲,闖入花道不回頭

(星辰全媒體記者與喻力的合影。)

總策劃:何旭

執行策劃:鄭文新、王重浪、林之樂

監製:何樂、王希文

文/邊潤鵬 圖/受訪者提供 編/陳宇 校/羅羅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