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期|陳明昊:立體車位讓停車不再難


星辰在線9月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林)當下,停車難已成為不少城市的通病,立體停車位悄然興起,但其技術多從國外引進,陳明昊相信中國製造的力量,辛勤耕耘,與其技術團隊專研出全球首創的智能立體停車位,不僅能在 40秒內輕鬆存取車輛,還謀劃著輕鬆便捷的互聯網運作。

創業多年,陳明昊務實地走好每一步,從一次次艱苦跋涉中,走向逐漸明朗的前程。

智能泊車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34歲的陳明昊,有著與一般創業者迥然的氣質。將近一米九的身高,寬鬆T恤衫和五分褲,戴一頂黑色運動帽,輕鬆隨意。除了嚴肅的商業場合,他很少穿正式服裝,反而保留著媒體人的自在,以至第一眼看到他,便很容易聯想到,他曾經扛著攝像機四處奔走的模樣。

陳明昊有著近10年的電視媒體生涯,從內容製作到業務經營都有涉足。近幾年,媒體人創業已經屢見不鮮,但多半進入了熟悉的文化傳媒領域,陳明昊卻不走尋常路,跨越行業, 一門心思專研立體停車位的發展。

立體停車是指利用空間資源,把車輛進行立體停放,節約土地並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車。在當下停車難成為不少城市通病的情況下,立體停車及其智能化運作,或許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156期|陳明昊:立體車位讓停車不再難


(陳明昊為數不多的個人照,作為曾經的媒體從業者,他記錄過很多人和事,但很少為自己端端正正地拍一張照。)

8月底,在長沙三一重工產業園,陳明昊向星辰全媒體記者展示了何為立體停車位。黃黑相間塗裝的機械架構,新月形主動臂,上下兩層平行鋼板,眼前這臺U1智能泊車架凝聚了十多項專利技術。

有別於目前市面上的各類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U1智能泊車架採用車輛直進直出的存取方式,無論是新手還是不太善於揉庫入位的不熟練駕駛員,都不用擔心停不好車。“只需通過開關、遙控器或手機APP,便能 40秒內輕鬆存取車輛。" 陳明昊介紹,該泊車架自重只有2.5 噸,但最大載重可達 2.4 噸,幾乎可以滿足市面上所有的主流車型。

此外,由於設備獨特的機構型式,使得設備整體結構不論是在運行過程還是存車狀態時,都處於剛性穩定狀態,其配備的人車誤入檢測系統,會在整個運行過程進行全方位實時掃描監測,一旦識別出意外闖入的人或物體,便立即暫停工作,確保人車安全。

“這種智能泊車架在國際上都是首創。”陳明昊躊躇滿志,他相信新的停車系統,將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中國這麼多人才,還開發不出一臺立體停車設備?”

然而,時間撥回到幾年前,陳明昊還不知道,折騰在立體停車位領域的自己,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

2014年,剛剛離開傳媒行業的陳明昊,尋求著新的出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投身到立體車庫銷售行業。

很快他便發現,立體停車位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但國內卻沒有優秀的相關產品,需要從歐美進口或仿造歐美的圖紙。“中國這麼多人才,還開發不出一臺立體停車設備?”陳明昊不服氣,他決心深耕立體停車領域,做出一番事業。


156期|陳明昊:立體車位讓停車不再難


(2017年6月,國務院“雙創”督察組視察三一眾創孵化器的企業創新情況,陳明昊向督查組介紹新型立體車庫的相關技術和應用。)

苦於沒有專業技術,陳明昊感到一籌莫展,只能不斷學習摸索。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2015年,陳明昊與舅舅郭熙宏聊起自己的苦惱,不想身為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的舅舅,近幾年也在關注立體停車,其設計的智能雙層立體停車設備還拿到了國家專利。

在陳明昊的極力勸說下,舅舅最終答應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合夥創業。技術有了,創業資金從哪裡來呢?陳明昊又親自登門拜訪可能感興趣的投資人,有時候舟車勞頓,費盡口舌,對方也是不屑一顧。

沒辦法,陳明昊只能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委託機械製造企業先做樣品,但沒想到,樣品在製造過程中竟然出現嚴重的技術差錯,功虧一簣。“那時候就懷疑,這個項目多半是要死掉了,看不到太多希望。”陳明昊苦笑道。

然而有些事情,不放棄就意味著希望尚存。陳明昊繼續四處尋找投資人,終於在一場場疲憊地洽談後,事情出現了轉機,一位天使投資人願意出資,助力陳明昊研發與生產立體停車位。

不斷革新與超越

立體停車位看似簡單,實則是各項技術重新組合與再創造,擁有新的技術體系。在創業之初,由於這款不同於傳統停車位的產品屬於全球首創,在認證過程中,國家質檢總局的認證員根本沒見過,也沒有相關的規範制度,認證出現了困難,幾經斡旋,產品才被歸為簡易機械大類。

而在此後的創業之路上,陳明昊也面臨著種種技術挑戰,不斷革新與超越。“最初的樣機很笨重,外觀也很醜。”陳明昊打趣道,如今回頭看當年的產品,有點慘不忍睹,但經過不斷地更新換代,僅設計圖紙就優化了十多次,最終設備重量從3.5噸優化到2.5噸,越來越輕便美觀,鋼結構的強度也越來越好。

最大的技術難點在於,如何實現雙向平衡。“比如車輛在上升的過程中,由於車頭和車位重量不一樣,容易產生傾斜,那我們就必須採取技術手段抵消不平衡。”陳明昊及其技術團隊經過反覆地設計與測試,最終採取先進的液壓平衡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


156期|陳明昊:立體車位讓停車不再難


(2017年7月,“深湘聯動創新引領—產業新動力雙創聯盟2.0峰會”現場,陳明昊正在進行路演。)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陳明昊也尋求著立體停車位的落地,這又是一道坎。大型的停車庫需要有整體的建築構架,來容納一定數量的車輛,這就涉及到規劃、消防等多個部門的審批,需要立體停車位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

陳明昊只能從“小”做起,先普及雙層立體停車位,局部調平機架四角對應的地面,實現不需作任何地面基礎處理和施工,也不破壞設備周邊地面環境,安裝拆卸僅需4小時,見縫插針,擺哪哪用,用完運走的需要。

目前,陳明昊及其團隊已經與全國各省的代理商簽訂了合約,產品也開始在北京昌平區、長沙經開區等地進行試點推廣,未來的大街小巷,或許立體停車位將遍地開花。

融合與創新的互聯網思維

熟悉陳明昊的人,對其獨特的運營理念都頗為讚賞,他的思維永遠不侷限於某一處或者熟悉的領域,這或許是媒體從業經歷給他帶來的視野,他習慣融合與創新。

“很多人認為我是做實體企業,但我一直認為我要做的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只是以實體來切入互聯網行業,比較少見。”陳明昊說,研發立體停車位,是因為市場缺少停車資源,需要從基礎鋪開,而他真正要做的,是實現停車資源的互聯網化,“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就像共享單車並不生產單車,我們到後期,也會把立體停車位的製造交給三一重工,我們只做互聯網運營和管理”。

事實上這些年,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不少共享停車企業湧現,但卻多以失敗收場。陳明昊卻有著洞若觀火的清醒:“滴滴出行的成功在於盤活了私家車資源,於是人們也想著盤活車位資源,但汽車可以移動,車位卻是固定的,而且在有限的空間,比如醫院、商業中心等,無論你如何盤活資源,只要車位的數量不變,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問題。”


156期|陳明昊:立體車位讓停車不再難


(陳明昊(左)與星辰全媒體記者合影。)

立體停車位無疑能讓原有的車位數量翻倍,而且由於其搭建的便捷性,可以有效利用街道、社區的邊角場地,或在大型活動現場搭建臨時停車位,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車位資源的互聯網運作,才能真正盤活資源。

至於如何進行互聯網運作,陳明昊也有著自己的思考。“車位共享、預約等是基礎的,我們還可以引流,與商家合作,通過免費停車來引導顧客消費,會有很多方法,其實就是把一些看似不相關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整合資源,創造出新的價值。”

靈動的思維下,是務實的運作作為基礎,陳明昊說,創業的路上走得越久,越體會到務實的重要性,“凡事不能停留在想象,很多創業者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不切實際,總覺得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卻不知拿到市場上去一文不值”。

而陳明昊的創業之路,則是一步一個腳印,未來亦是如此。

總策劃:何旭

執行策劃:鄭文新、王重浪、林之樂

監製:何樂 黃超

文/李林 圖/受訪者提供 視頻/受訪者提供 編/陳宇 校/羅羅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