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烏蘭巴托,蒙古國首都,位於蒙古高原中部,面積4704.4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約143.5萬人,蒙古國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於此,以年輕人居多,市區流淌過圖拉河,市中心是成吉思汗廣場。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是蒙古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工業,科技中心。烏蘭巴托有300多年曆史,始建於1639年,1778年起,逐漸定居於現址附近,並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庫倫為烏蘭巴托,並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烏蘭巴托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化大城市。面積為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3.5萬(2017年底),目前蒙古全國46%人口居住在烏蘭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青壯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城市之一。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處中國北部邊疆,歐亞大陸內部。市域面積為17224平方公里,轄4區、4縣、1旗,2017年末常住人口為311.5萬人,市區常住人口215.2萬人。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併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併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內蒙和外蒙,一條國界之隔發展程度天差地別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同時也是呼包銀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7年,烏蘭巴托的GDP總值在26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呼和浩特2017年GDP總值3100億元,相差十幾倍。而整個蒙古國的經濟只有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28分之一,不得不感嘆中國近幾十年經濟的發展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