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有四大梯隊,股民要重視這樣的特點

近期股民選股碰到不小的問題,看到金融板塊活躍,結果買了大銀行,大券商,眼看著就是不漲,而板塊內業績最差的,蹭蹭地漲;還有股民明白了反覆提醒過的,

如今是炒小、炒次新的模式,看到了一些問題股有機會,但心裡總是擔心,這個股業績太差了,心裡沒底啊;還有股民是對市場行情不服,認為垃圾股模式不是主流,還是要做績優股,結果買了績優股不僅沒漲,反而跌了……玉名認為這些現象的確是在近期頻頻上演的,一些是源於對市場動態因素的不瞭解,不懂得政策和資金風口,具體的在《如何在投機行情中游刃有餘,要做好這幾步》中,已經告訴大家如何通過自上而下的五步去分析,去發現市場機會。另一些,還是對於選股時的核心因素沒有研究透徹。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今天解決的。

個股股性不變,但市場熱點卻是動態的

作為股民,要明確兩個因素:首先是個股的股性,由於其行業特徵和資金持續性炒作特點,多年累積下來的,股性很難改變。這一點類似於人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即便是同一個板塊,也有不同性格和操作模式的個股,這對股民的功課是一個考驗。其次是市場熱點模式是動態的,因為資金風口和政策因素是變化的,政策可以使一個行業變牛,也同樣可以使其牛轉熊,PPP行業這兩年的走勢就是典型了

;同樣地,價值模式,投機模式,題材模式,也是輪轉的,股民要想賺錢,就需要跟隨市場的變化。

券商股有四大梯隊,股民要重視這樣的特點

​ 回到2018年行情中,為何年初是大地產,大金融活躍,因為那是近期最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降準,而這之後,雖然也有每隔3個月一次(跟隨美聯儲加息的對沖)降準,但那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降準了,而是MLF置換,說白了是一種精準定向投放而已,並不能帶來原有降準對市場的大水漫灌效果,自然無法引發市場反彈,相反,由於利好兌現,反而形成局部的派發,這就是2018年新式降準不起作用,以及大權重並未發揮作用。所以,年初那一波全面降準,引發了大銀行、地產拉昇,指數一下子就到了高位,而其他個股來不及跟風就趕上了全球跳水,一波又一波的殺跌,創業板持續新低。隨後幾波熱點,有醫藥,科技,基建,以及這一波問題股、垃圾股模式。

券商股有四大梯隊,股民要重視這樣的特點

而近期金融股再度活躍,已經也不再是年初那一波中工建交的活躍,而是次新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等;券商板塊也是業績最差,市值最小的太平洋、國海證券等的活躍,領漲居前,這就是行情的差異,如果不看懂熱點和板塊,不懂得選股一樣不賺錢。說到這裡,選股功課,股民應該還記得在《日曆買股法》書中,玉名就對於券商板塊有過四個梯隊的股性劃分:第一梯隊,股性活躍類:國海證券是典型,第二梯隊,中堅力量:廣發證券是典型,介入於股性活躍於業績之間。第三梯隊,老牌勢力:中信證券是典型,牛市可獲得穩健的收益,熊市中生存能力強。第四梯隊是補漲類,太平洋是典型,基本面無亮點,處於行業尷尬位置,補漲時發揮。多年過去了,如今行情中,依然有效,這就是做功課儲備後的反覆使用。

券商股有四大梯隊,股民要重視這樣的特點

​ 當然,這裡面最核心的因素是資金風口,隨著市場發展,已經不可能坐莊模式了,資金通過造“勢”來做行情,而我們每一個投資者,也都在幫助和參與這樣的勢,並從中獲得利潤,所有和“勢”一致的就賺錢, 所有背離“勢”的就會虧損,正所謂“勢在多頭在,勢散猢猻散”(《建立“勢”的概念,探索“割韭菜”真相》中分析過)。

券商股有四大梯隊,股民要重視這樣的特點

​ 這也是為何,一批問題股,前期閃崩股頻頻活躍的原因,很多資金從前期唯恐躲避不及,到如今趨之若鶩,德新交運、宏達礦業、哈投股份、亞振家居等紛紛大漲。所謂股民,我們要不參與這樣的行情,要麼就必須順應的這樣的勢。而在當股民明確市場處於問題股、績差股等投機模式,即資金和政策風口來臨後,就是考驗股民的選股功課了,而各個板塊中都有這樣的個股(類似於上面提到過的券商四大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