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量”不是核心,“降解”才是關鍵

  • 迎來旺季,各大快遞公司的快件量將達到全年頂峰。

一年一度的“雙11”,快遞行業又迎來旺季,各大快遞公司的快件量將達到全年頂峰。

與往年“雙11”產生大量包裝垃圾不同的是,隨著綠色物流新政接連出臺,物流行業從粗放式的“野蠻生長”轉型升級。今年“雙11”部分“綠色快遞”已在路上,您可能即將收到換裝後的包裹。

舊包裝:

目前,我國快遞業的包裝仍集中在六大類:快遞運單/快遞電子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

回收率低: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

垃圾量大: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90%

汙染大:透明膠帶、塑料袋等材料主要原料都是聚氯乙烯,埋在土裡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

綠色包裝:

快遞電子面單:在南寧市使用率從30%提升到90%以上,每年集中銷燬的快遞面單超3億份。

環保包裝材料:可循環利用環保編織袋使用率已經從原先的40%提升到65%以上。

全疊蓋膠粘式包裝箱,紙箱由原來的5層減少到現在的3層。

“瘦身膠帶”:封口膠的寬度由原來的6釐米“瘦身”到4.5釐米,並採用科學打包法。

包裝垃圾回收率低對環境造成汙染

目前,中國快遞業的包裝仍集中在六大類:快遞運單/快遞電子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

隨著快遞業務的猛增,快遞包裝垃圾成了大問題。南寧市民魏女士是網購達人,家裡的快遞紙箱、塑料袋等堆放在房間的一個角落。紙箱會留著拿去廢舊點變賣,塑料袋則進行分類,大的留下來裝垃圾,小的丟掉。單身的小陳同樣喜歡網購,她收到快遞後,總是將包裝直接丟進垃圾桶。因為塑料袋沒有可以回收的機構,紙箱也佔地方。

在明秀東路某小區裡的一家圓通公司網點,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郵寄化妝品、玩具之類的物品多用紙箱包裝,比較輕便的衣服多采用塑料袋包裝,需要按斤稱重的大件物品一般多選擇編織袋。對是否能回收利用這些包裝垃圾,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他們也不會管。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這些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到2016年十年間,全國年垃圾清運總量從14841.3萬噸增長到20362萬噸,其中包含了不少快遞包裹垃圾。在我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90%。

而快遞包裝中常用的透明膠帶、塑料袋等材料,主要原料都是聚氯乙烯,埋在土裡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快遞包裹減負刻不容緩。

管理部門推進城市綠色物流體系建設

郵政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中央對打好郵政業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近年來,南寧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主要媒體和廣大人民群眾都非常關心行業發展,通過議案、提案、新聞報道及建議等方式對快遞包裝治理等工作給予持續關注。

南寧市郵政管理局積極推進綠色郵政業建設,堅持先行先試,先後聯合市快遞行業協會開展快遞面單集中銷燬行動、電子面單推廣使用行動、郵政快遞包裝的可循環推廣行動等,為全面推廣綠色包裝工作積累經驗。目前,全市快遞電子面單的使用率從原先的30%提升到90%以上,每年集中銷燬的快遞面單超3億份,可循環利用環保編織袋使用率已經從原先的40%提升到65%以上。

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其中明確了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推進新增和更新的包括郵政車輛在內的配送車輛採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日前還印發《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措施》,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環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環節、採購及使用環節提出了規劃要求和獎補政策。明確要求郵政業等多個行業,在新增和更新車輛時,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應逐年增加,並提出相應的鼓勵政策等。

目前,區內的順豐、京東、宅急送等快遞企業正在試點通過租賃方式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其中順豐已投入12輛、京東已投入18輛、宅急送已投入5輛,均用於支線運輸和末端配送環節。而南寧郵政分公司投遞郵路電動三輪車覆蓋率達100%,新能源汽車也已在試點使用階段,2019年將重點推廣使用。

據南寧郵政分公司市場部副經理莫堅介紹,採用這些綠色環保快遞措施後,所關聯的成本開支有了明顯的節約。比如,按現在電子運單使用率90%來算,公司一年就能節約好幾百萬元的成本支出。正在推進的新能源汽車,預計公司明年的汽油成本將下降40%以上。

快遞企業紛紛推行綠色環保措施

《快遞暫行條例》今年5月起正式實施,提出向綠色環保傾斜,明確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隨著相關政策標準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開始率先行動,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紛紛試水綠色物流。

例如,中國郵政於今年5月10日啟動了綠色郵政建設行動,發佈了《中國郵政綠色行動宣言》。其中,對快遞包裝進行了改革。11月11日上午,記者在南寧市保愛路66號保愛郵政所大廳看到,大廳內展示著綠色低碳包裝材料的紙箱。1、2、3號包裝紙箱變薄了,封口膠帶也變窄了。

南寧郵政分公司城區營業網點營業管理員李女士介紹說,目前全市100%營業網點銷售的都是全疊蓋膠粘式包裝箱,紙箱由原來的5層減少到現在的3層,封口膠的寬度由原來的6釐米“瘦身”到4.5釐米。之前包裝時,封口膠往往要在紙箱上纏很多道。現在開展膠帶瘦身計劃後,向市民宣傳科學打包法。比如,裝載貨物8公斤以下的紙箱採用“一”字打法,8公斤以上的採用“井”字或“工”字打法,減少膠帶使用量。此外,推廣使用包裹電子運單,推進熱敏打印機和便攜式藍牙打印機的使用等。

今年“雙11”,圓通速遞全面啟用一款芯片環保袋。該環保袋採用高分子聚乙丙烯,比普通編織袋更防水、耐磨和環保。其裝載容量也更大,單隻平均裝件量達38票,是普通編織袋的1.5倍。同時,該環保袋配合到件龍門設備,可有效減少快件錯分等情況,有利於快件的全程流向追蹤。像蘇寧的共享快遞盒採用環保高科技材料,重量輕、無毒無害、堅固耐用,可100%回收再循環。

京東物流率先成立了電商行業首家物流包裝實驗室——京東物流包裝科研檢測中心,先後研發了新型兩層物流標籤、生物降解快遞袋等新材料。推行之後,使用兩層物流標籤每年可減少700噸紙張使用;使用生物降解包裝替代傳統PE包裝袋,每年可減少2000噸聚乙烯材料使用。在減少包裝耗材使用方面,推出了更窄的“瘦身膠帶”,大大減少了膠帶的使用量。同時構建回收體系,目前已在部分城市的日常運營中推行紙箱回收計劃,用戶可以捐出閒置紙箱換取京豆獎勵。提升了快遞包裝在供應鏈中的週轉效率,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壓力。

而如何從技術層面為綠色物流貢獻一份力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未來的快遞業,‘快’保證不輸,‘綠’才能贏。”馬雲曾如是表示。而無汙染、環保、可回收再循環利用,也將成為綠色物流要達到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